從音樂記憶到無邊無際——2022半島歌謠祭《想想,日子》與《島嶼狂想曲》
10月
27
2022
島嶼狂想曲(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洪維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4次瀏覽

由於疫情延期,一年一度的「半島歌謠祭」今年兩度舉行【1】。早在2008年,恆春即有國際民謠音樂節,包含比賽、工作坊及國內外民謠樂團聯演等活動,傳承與推廣半島獨有的音樂記憶。十年後,在地策展團隊火箭人實驗室將之轉型為「半島歌謠祭」,開始逐年推出跨域新企劃,包含「老調新聲」、戲劇、馬戲、舞蹈,及今年度的時尚走秀等【2】。這些無邊無際的想像與實踐,使得看似亙古不變的記憶注入活泉、返回生活,能持續發展與創造。


別出心裁的策展,回到民謠本身的音樂性

自2020年起,半島歌謠祭每年皆有以恆春民謠、滿州民謠為基調,進行再創作的「詩市集」演出。除了吟唱古調,演出重點也著重氛圍營造——運用簡短對話情境結合唸唱,試著呈現悠遠以來,民謠融入街頭叫賣、尋常生活的場景。《想想,日子》即是今年詩市集之延續。值得注意的是,分為上、下半場各二十餘分鐘的演出,中間夾有長達兩小時的民謠時尚秀《島嶼狂想曲》,其中包括DJ、時尚走秀及夏川里美等樂團演唱。兩個節目的舞台皆緊鄰恆春北門城牆,互相對望而區隔甚遠,彼此之間的草地,是觀眾往返兩側欣賞節目的座位區。 


想想,日子(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

或許準備與排練期有限,亦或呈現目標轉變。不若今年三月的詩市集,有較豐富的戲劇動作、情境烘托,或道具使用,《想想,日子》中的傳藝師演唱過程多為定點,似乎較少如過往有市集、叫賣與生活感等氛圍的場面調度,僅些許段落輕輕搖曳、偶有走位,或安排吻合唱詞的肢體動作。然而,由於散落大量紅色塑膠椅的舞台空間並不小【3】,且有一定高度(大約一位成人高),於是不論傳藝師唱得情意多麼濃烈、記憶多麼深刻,都顯得被過於寬闊、空曠的空間所形成的距離感稀釋了些許,頗感可惜。

不過換個角度切入,不難發現這次演出另有別出心裁的一面。比起過去試圖呈現懷舊寫實的表演,這次《想想,日子》嘗試突破的,則轉向民謠吟唱與月琴演奏本身的音樂性。


想想,日子(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


與時俱進的民謠意象,才能傳唱更多生命記憶

在過去,傳藝師的出場,標誌著某種保存意味,而昔日民謠傳唱內容,多是悲苦、無奈、心酸的人生寫照,唱詞與詮釋無不反應著低落或糾結的情緒。然而,此時的生活景況已與過去截然不同,《想想,日子》邀來資深戲曲家游源鏗,以吳登榮、王洋月、林秋月及洪秀蘭四位民謠傳藝師實際的生命故事為本,撰寫全新的長篇唱詞來演出(如年輕時至高雄百貨工作、到台北學機車修理的故事等)。企圖在既有的思想起、守牛調、五孔小調、平埔調及四季春之曲調裡,打開民謠打趣、正向、積極、幸福與自信等吟唱變化的可能。例如,傳藝師吳登榮就以思想起曲調,改唱他親身的經驗:「若是講到機車/欲按怎來修理/首先就來講Kuratchi/這個臺語叫做變速器/變速器若是壞去/變速就會嘰/思想起/Honda的尻川翹懸懸/石橋仔是溜掠好繞彎……」。或像傳藝師王洋月以四季春曲調,唱出她昔日工作的所思所見:「阮遮的貨色是有夠濟/若是買洋裝/著配懸踏鞋/若是有錢就儘量買/若是無錢/就電梯罔來坐」。 


想想,日子(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

因此,倘若仔細聆聽及閱讀唱詞(一旁有大面投影),便可察覺樂聲呈現的意象,相較過去的內容,顯得輕鬆、詼諧且繽紛了不少,且暗藏著全然不同的生命記憶與生活感。這項變化相當細微,不過頗具發展價值。也許,民謠能藉此以更多樣的質地與色彩,融入吟唱當下的時空條件與心境,並收服更多具有不同生命經驗的聽眾,帶出更多樣的情緒起伏與味道之後,重新回到當前的生活裡,續存並傳唱下去。這或許正是半島歌謠祭渴望開創的目標之一,一如這次主視覺及現場陳設,那把不斷流動變色、半透明的絢麗月琴,其幻變、未定、新鮮且廣為接納的通透意象。


用悠遠的文化底蘊與聲音記憶,編織伸展台上的自信光彩

至於夾在《想想,日子》上、下半場中間的《島嶼狂想曲》,主要由設計師Daniel Wong帶領四十餘位專業及徵選而來的素人模特,共同在恆春北門城牆上,帶來近一小時的服裝走秀演出【4】。除了擷取在地意象、色彩及動植物來設計的全新服裝,以及印花動態投影令人屏息外,城牆走道轉化後的景象也頗為撼動人心。也許本就是人們日常步行的走道,當轉為伸展台使用後,筆直深長的高位空間,正好提供了模特們展示自我的絕佳場域。甚至,在凝望他們的同時,觀眾也正以嶄新視角仰望著古蹟,兩者因而產生連結,互相給予彼此豐沛的注目與活力,古老的城牆於是有了全新的生命。要說《島嶼狂想曲》是場無與倫比、深刻動人的時裝展演,一點也不為過。


島嶼狂想曲(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洪維倫)


島嶼狂想曲(半島歌謠祭提供/攝影邱家驊、林科呈、朱靖閎、洪維倫)

其中,搭配走秀的音樂,數次安排民謠經典〈思想起〉,由A_Root同根生樂團、歌手范逸臣及恆春國小南灣分校的學生,以各種編曲與演唱組合在不同的段落演出。悠遠懷情的聲音記憶,頓時與流行有了意想不到的獨特感官交會,彼此匯聚於新生的地方文化印花上,及走秀模特散發的自信光彩裡。

於是,從《想想,日子》上半場,到《島嶼狂想曲》,再到《想想,日子》下半場,歌謠祭的節目安排,讓人意識到民謠原是具有萬千變化的創造源頭,領著眾人重新探索音樂是如何跨越時空與各種形式的邊界,不斷復返到當前的生活之中,成為凝聚、維繫人們情感的動能來源。

記憶能帶人去到多遠的地方與未來?半島歌謠祭給出了看不見盡頭的實踐能量,接下來又將前往何處,著實令人期待。

 

註釋

1、七個月前(今年三月),「2021半島歌謠祭」才剛舉辦完,當時地點選在屏東縣恆春鎮西門廣場(自2018年以來皆在此),這次十月則是首度改在北門廣場舉辦。今年三月其中一檔節目內容,可參考拙筆〈帶風的身體——《半島來跳舞》〉。

2、半島歌謠祭每年皆至少有一項新的展演企劃,挖掘民謠與其他領域結合的可能。例如:2018年,以傳唱古調加入流行音樂元素改編演唱的「老調新聲」;2019年,由在地傳藝師結合台南人劇團與斜槓青年創作體的舞台劇《半島風聲 相放伴》;2020年,與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開幕秀與遊街,及2021年,安排在地協會與微光製造共創舞作《半島來跳舞》等。各項演出皆可見民謠的運用,其中「老調新聲」、舞台劇等項目,更不只在當年出現,而是逐年持續著。以舞台劇的相關書寫來看,表演藝術評論台目前已有五篇歷年演出的評論文章,筆者亦曾投稿〈從旁觀走向和鳴《半島風聲 相放伴》〉。此劇今年仍有演出,可參考評論人吳依屏〈唱出人生的歌,演著青春的夢:《半島風聲 相放伴》〉。

3、不確定大量堆疊陳設的椅子是否為佈景,多半僅是散佈、置放於台上,表演者只用部分乘坐使用。由於台下椅子不足,民眾數度衝上台欲拿取,但總是被一旁工作人員制止。

4、額外約一小時,為Jez Fang的DJ演出及夏川里美的演唱,兩段並無走秀。

《2022半島歌謠祭:《想想,日子》與《島嶼狂想曲》 》

演出|半島歌謠祭團隊
時間|2022/10/15
地點|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