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與展演—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歲末展演《衡》
12月
31
2019
衡(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3次瀏覽

簡麟懿(舞者/嘉義國中兼任教師)


一直以來,臺灣的舞蹈學院皆有在特定時分進行售票展演的慣例,藉以挖掘該學年潛質舞者的能力與特質,為此,臺灣的舞蹈環境能不斷地被注入新血,甚至將人才輸出至國外舞團茁壯。

挑戰學生各方面表演能力需要極限,學院往往會邀請國內外的優秀編舞家或是校友,為該展演設計節目,制定一個需要被超越的標準,故今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歲末展演《衡》之所以值得關注,起於三支作品皆來自歐洲不同國家文化,不僅可窺見學院派的企圖與展望,正逐漸構劃長遠的舞蹈地圖,歐亞兩地也逐步在強化聯繫,成為未來學子外出的橋樑。


隱匿之聲

《隱匿之聲》為英國Hofesh Shechter Company的舞者兼二團排練助理,張建明創作,此作貫徹了Hofesh後搖滾【1】的畫面色彩,更毫不避諱地強化舞團本身原有的身體風格,宛若2016年《SUN》磅礡登場。

張建明利用Prologue-Disappearing Sound-Begin三個章節來呈現兩個段落,彷似日本舞踊「序-破-急」【2】三個篇章的構築,第一段舞者將全身塗抹成蠻荒土著,以極其野性的身體在音樂之間喘息,在這裡舞者強調十足十低重心的移動,即便身體能力還跟不上情緒,但過程中的殘影卻也彷彿重現某一群未知的民族,第二段則直接破題,另一批西裝筆挺的舞者登場並淹沒上半場的舞者,進行毫不留情地屠殺肆虐;作品前後呼應一個民族被另一個民族所取代,或可延伸至為消失的母語系統發聲,低重心的肢體運用成為了一個強烈的身體符號,與最後章節的「Begin」一同嘲諷社會現況,強調人類歷史中從未終焉的悲劇輪迴。


以舞為鏡,可以知興替

張建明於2014年北藝大研究生畢製「嬲」中開始發表創作《黑洞》,2017年更成為焦點舞團的大師作品,當年他擅用回溯的長鏡頭使觀眾一窺作品原貌,與如今之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黑洞》曾透露張揚而放的男女慾望,對應起《隱匿之聲》,蠻族的情慾是否於作品必要,則是有待時間慢慢咀嚼。

Hofesh早期曾待過以色列Batsheva Dance Comapny,其動作根本隱約有GAGA Dance*的味道,脊椎的本能擺動帶動肢體無設限的張牙舞爪,此次北藝大再一次透過張建明將這些技法傳遞給莘莘學子們,抹去古典技法的菱菱角角,甚是難得。


墮落的天使,如極簡的身體聖歌

由Roslyn Anderson與Shirley Esseboom協助重建的《Falling Angels》,為捷克編舞家Jiri Kylian的經典舊作之一,以Steve Reich的極簡音樂當作基底,整場的鋪排如飛魚跳躍在流動的浪潮當中,相較於張建明創作的《隱匿之聲》,《Falling Angels》像是一整牆的象形文字,八名舞者以極快的速度構畫出毫不間斷的身體風景,更徹底展現了學院派該具備的能力專業。

在北藝大作品重建的歷史中,不論是以舞譜解讀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或是科特.尤斯《綠桌》,大體上都是屬於硬底子的創作,在每一個節拍上考驗舞者的基本能力,同時行政上也花費了相當的成本,這樣的資源挹注是否使學生舞者更容易與國際接軌,回顧許芳宜、張建明、李貞威、田采薇、吳孟珂等旅外舞者,似乎有了印證。


原地踏步或許是一種落伍

臺灣的舞蹈環境與海外其他國家相比,有毫不遜色的能量正在活躍,只是殿堂式的創作居多,時常撐大了觀眾的胃口,並提升了藝術的高度而不勝寒,學院如一座座舞蹈工廠輸出優秀的舞者,以供社會賞用,但如何將作品平民化,筆者認為還是在教育的普及與藝術的推廣,在不過分強調草根性而忽略品質,複雜龐大的作品又能舉重若輕的前提下,著實期待可以看見更多觀眾,走進各個不同的場域去親近藝術,包含義大利籍編舞者方浩宇的《Burqa》在內,這些作品的價值都必然能可大可小,邀請到更多元的群眾進駐。


註釋

1、「後搖滾」一詞被認為是源於1980年中期,由評論家Simon Reynolds所提出,用來形容搖滾樂樂器做非搖滾的事情,並在節奏、音色及和弦進行等上頭進行改造。

2、「序破急」為日本室町時代中雅樂等傳統藝術代代相傳的術語,也是能劇的一種結構;序-背景交代、破-劇情轉折、急-煞尾。

3、Gaga是來自以色列Batsheva Dance Company的原創術語,為藝術總監Ohad發展來適用於專業舞者以外的身體用法,其概念包含「Lena」、「Luna」、「Biba」與「Oba」。

《衡》

演出|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時間|2019/12/12 19: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周書毅的作品總是在觀察常人所忽視的城市邊緣與殘影,也因此我們能從中正視這些飄逸在空氣中的棉絮與灰燼。與其說他作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駐地藝術家,積極嘗試地以高雄為中心對外發信,並發表《波麗露在高雄》與《我》等作品,不如說他是在捕捉抹去地理中心後的人與(他)人與記憶,試圖拋出鮮有的對話空間與聲音,如詩人般抽象,但卻也如荷馬般務實地移動與傳唱。
5月
16
2024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