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花園裡重新建構的台灣流行樂——2021創意內容大會「花園練習」
11月
29
2021
花園練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1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花園練習」裡,一系列和台灣音樂相關的活動,於台北深秋,連續三天舉行。音樂響起,松山文創園區標誌性的巴洛克式花園,燈火絢爛通明,舞台後的巴洛克式噴泉,在樹與葉的圍繞之下,吸引眾多目光。科技和視覺效果,顯然為演出的重心。從 ØZI 、孫盛希等人的現場表演、電影《小島大歌》的放映,到與PUZZLEMAN的音樂演出相伴,配合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與瑜伽課程。然而,現場音樂的溫度仍然是這一切的中心。在全球藝文產業經歷 COVID-19 疫情,造成的前所未有挑戰的一年,花園練習的最後一個節目於週日晚上上演。觀眾們隨著泊人 ANKR 的節奏舞動,沉浸於電子節拍,在台灣自然風景投影裡轉換,自由地於燈光燦爛的花園裡穿梭。

「花園練習」是2021創意內容大會(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的一個環節,由文策院舉辦。以「元宇宙」(Metaverse)為題,商業媒合、作品項目展示、產業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皆在會內上演。「花園練習」為大會中以演出為主的活動,大部分場次都是免費的。除了對公眾開放,同時也透過網路進行現場直播,可見文策院推廣台灣內容的使命。文策院成立於2019年,旨在全球推廣台灣的內容產業和文化品牌。兩年來,它服務許多領域,包括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出版、ACG(動畫、漫畫和遊戲)等。可以預期,未來機構也將持續台灣的文化和創意產業帶來影響。

雖然,音樂,主要存在於創意內容大會的附加活動(side events)裡,但不難發覺,音樂是既有效又強大的媒介,吸引民眾參與並主動進行宣傳。然而,音樂與大會致力推廣的新興科技間的關係,似乎仍待探索梳理。當科技與技術革新廣泛受讚揚稱許,大會論述擁抱元宇宙和虛擬環境,音樂創作者和技術發展間的關係,時而曖昧,時而緊張。雖說台灣流行音樂工業,數十年來可說是區域的先驅,且至今仍有人認為,台灣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心,但,影響力的下降顯而易見的。如文化部的產業報告所承認,這樣的挑戰,不僅僅來自中國音樂產業的興起,且吸引了人才,還與全球市場於數位化時代消費被重塑的事實密切相關。英國和台灣的研究,皆不約而同表明,在串流媒體當道的世代,對於新興、剛起步的音樂人而言,盈利和生存可能比以前更具挑戰。面對網路科技,音樂時常是虧損的帶路貨(Loss leader),吸引目光帶領風向,但難以自立。創意內容大會呈現音樂的方式,也體現了這宿命。

花園練習中,《小島大歌》的現場演出以及泊人 ANKR,皆在演出中巧妙溫婉地傳遞了台灣內容能為生態永續做出貢獻的訊息。台灣,被再現為一擁有南島文化遺產的島嶼,而海平面上升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泊人ANKR強調台灣聲音、空間和自然間的聯繫,也恰如其分地呼應了這主題。本月,在地球另一端的格拉斯哥,COP26 氣候峰會也剛剛結束。儘管台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仍然困難重重,這些作品反映出了重要的意義,在世界的關鍵時刻,提供一個屬於台灣的視角,反映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我們的處境。當「元宇宙」已然成為最新的科技關鍵字,人文體驗,仍不停鼓勵我們,與宇宙和地球切身互動。而在這個宇宙裡,氣候變化真實無比。當創意內容大會展示了台灣的文化科技,花園練習則呈現台灣如何通過文化,在全球社會進行即時對話的可能性。

在花園裡,台灣的音樂於巴洛克式花園中被重新構建。從南島語系的傳統音樂、嘻哈到搖滾,可見音樂場景的活力和多樣性。當然,熟能代表台灣音樂的問題,依舊存在,但我們也需持續對產業和權力結構,提出新的疑問。推動創意經濟,往往由政策驅動,擴大市場規模。雖然這相當重要,但,努力建立一個能夠適應新變化、具有韌性的音樂生態系,始終應是優先事項。聲明音樂的重要性,恐怕並不足以改變環境。擁有能與不同產業複雜性相呼應的政策和戰略,方能產生影響。唯此,音樂這隻虧損的領頭羊,身先士卒的帶路貨,便不至於死而後已,創造力才更可能得到釋放。希望她能像巴洛克式的噴泉般源源不絕,正如這晚的花園萬紫千紅,百花齊放。

《花園練習》

演出|文化內容策進院
時間|2021/11/14 18:00
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