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行溫雅的拚搏人生《稻禾》
12月
02
2013
稻禾(雲門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0次瀏覽
曾菁美(表演藝術部落客Jimmyblanca)

自10月中於雲門排練場看過《稻禾》片段後,便非常期待在劇院看到完整的作品。這晚看雲門《稻禾》,雖然不若看排時激動 (或許這激動有很大部分是看到林懷民老師本人),但最後的涓滴水流滋養大地,激烈拚搏回歸本初,簡單不過的周而復始,讓眼淚很平靜地感動落下。

雲門40的作品以餵養這塊島嶼的稻子出發,用緩行溫雅的情緒,舞出稻禾成長的過程,傳達萬物生生不息的無窮力量。從什麼都沒有的一片泥濘開始,舞者的腳有節奏的穩健踩地、貪婪卻有力的大口呼吸,土地內蘊著蓄勢待發、十年磨劍的能量,蠢蠢欲動的想要衝出黑暗。微小的幾近聽不見的心跳,正在底層摩肩擦踵的鼓動著。微風吹拂、日光煦照,綠芽們一一冒出頭。「再高一點、再長一點」,舞者們盡情地向上跳躍與抽高,祈禱著青春年華能綻放得更加挺拔。這畫面不禁讓我想起宮崎駿動畫裡,龍貓與姊妹倆在園圃旁跳的發芽舞蹈。這是值得歡欣鼓舞的時刻,新興的生命在備受期望下成長,希冀能快點成熟,好到外頭世界探險。

花粉是替稻子傳遞訊息的使者,一個一個、兩兩成對、成群聚集的在場上相互吸引又排斥;逗弄著稻子搖曳生姿的風動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調情高手,輕巧靈活的拍打著稻桿,這會兒在稻上休憩、那會兒又隱身於稻下,調皮地穿梭於稻與稻之間,開心地玩起「來抓我啊~」的追趕遊戲。等到野夠了、狂氣收斂了、遇上了願意停駐的,愛意滿溢地、毫無保留的將自己付予對方。在段落〈花粉II〉裡,身著肉色舞衣的男女舞者,在金黃青綠交織的稻浪影像裡,從起先的幽微試探、漸漸地將身軀重疊、繾綣纏繞,浪漫親密地共同孕育新生鮮錄。

生命的長成與完熟總是伴隨著許多痛苦,更別論初期懷抱著的母體。結實累累之際,也是骨肉分離之時。〈穀實〉裡並沒有豐收的慶祝,而是由一名身著紅衣的女舞者,肢體痛苦扭曲,不自覺地用力撞擊地面,全身的肌理因用力而清楚可見,不停捧著的下體仿若有東西要衝出。生產,是生命延續的必經過程,當苦痛到達臨界點,突破後所伴隨而來的喜悅將是無可計量。

新生與凋零並行是世界運行的準則,這一代完成了生命展延的使命,活過了各式難以想像的考驗,是時候該進入下一輪迴,以不同的生命形式看顧曾有的一切。長竹桿用著猛爆的力量鞭笞大地,劈噠作響的聲音猶如烈熾狂妄啃食。強悍放肆的火焰互咬成煙塵焦土,高張僵持的氛圍如鑼鼓喧天,灰白的殘煙隨風飄升散去,毫無眷戀的暴力完結,一絲不留。大地再次被破壞,卻將靠著黑色土壤裡留存的養分,重新組織與架構。宛如母親的流水,用其能包裹一切的柔軟來潤澤大地,靜謐振盪出下一輪生命的源遠流長。

《稻禾》運用了大量的投影,將稻子各階段的姿態投在舞台深處與地板。跟著舞者與影像記錄走過了稻禾的旅程,實則也順過了人的一生!初生稚嫩、年少芳華、心熟嫻定、傳承回歸,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課題要進行,也正因為這不止息的代代接續,讓物種能綿密且滿載上輩文化的長存世間!

《稻禾》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13/11/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周書毅的作品總是在觀察常人所忽視的城市邊緣與殘影,也因此我們能從中正視這些飄逸在空氣中的棉絮與灰燼。與其說他作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駐地藝術家,積極嘗試地以高雄為中心對外發信,並發表《波麗露在高雄》與《我》等作品,不如說他是在捕捉抹去地理中心後的人與(他)人與記憶,試圖拋出鮮有的對話空間與聲音,如詩人般抽象,但卻也如荷馬般務實地移動與傳唱。
5月
16
2024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