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表演美學創新裡的莎翁魅影《馬克白的悲劇》
10月
07
2019
馬克白的悲劇(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3次瀏覽

張敦智(特約評論人)


1982年三月,藉由新象藝術中心舉辦的第一屆亞洲戲劇節與會議,香港「進念.二十面體」來臺演出《龍舞》、《中國旅程五——香港台北》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為臺灣劇場投下一枚震撼彈。黃美序在第六屆華文戲劇節「華文戲劇百週年」學術研討會中即指出,臺灣在此前引進的許多大型戲劇,就算票房叫好,藝術手法上也少有突破,但該次演出中,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給台灣小劇場帶來的激發最大」【1】。此後,香港與臺灣的戲劇界漸行漸近,1988、1997年,「進念.二十面體」兩度與屏風表演班合作演出;2006年,演員梵谷、導演鄧樹榮皆曾到臺灣參與論文研討會;2012年,香港話劇團桂冠導演毛俊輝推動第一屆「香港週」,直到《馬克白的悲劇》演出的2019年,已是第八屆。此外,2017年起國際劇評人協會香港分會(IATC-HK)舉辦首屆「劇評人獎」,分別頒發年度演出、劇本、導演、演員、舞台科藝/美術四項獎項;而2018年,IATC-TW【2】首度舉辦的年度論壇也接連兩年邀請香港分會共同與會交流。這些經驗都顯示了香港戲劇界歷來蓬勃、遒勁的力量。綜觀整個過程,香港在戲劇發展與表現中,一直持續帶給臺灣刺激與養分,除了交流性質,身為位置鄰近、同樣渴望民主的社會,對臺灣劇場亦起著良性競爭的作用,《馬克白的悲劇》也不例外。

首先,在受到最多矚目的性別面向上,導演鄧樹榮打破了馬克白與馬夫人兩者的界線,讓生理男女性別的演員在宴會的場景中互換角色。為什麼這樣選擇?導演在演後座談中提到:每個人內在都應該有兩個性別。而宴會場景讓他想到結婚,一個男女性別切割非常清楚的場合,此時又有班柯鬼魂現身,幾種力量交織,讓他選擇最終在這裡交換性別。這樣生理男女特徵交融的作法,令人不禁回想2018年臺北藝穗節,周安迪導演的《令人討厭的白蘭琪的一生》。在《令》中,周安迪同樣讓生理男女性別的舞者分別扮演白蘭琪,破解白蘭琪一直以來固著的孱弱女性形象。【3】因此,在這一點上,鄧樹榮的嘗試在臺灣劇場不算首開先河,但也確實再度撼動了性別想像。這也反映,臺灣社會這方面的思考,還具有相當發展空間。不同劇本、不同題材裡性別角色的橫跨與翻轉,讓觀眾有機會以不同角度重新審思此問題。在此面向上,這齣作品激起了大量漣漪。

接著,在美學面向上,導演融合了中國文化的美學,不僅把服裝、道具、舞台都調整為東方的風格,連表演手法都加入許多傳統戲曲的寫意形式,大量吸收《馬克白》原著劇本搬演的困難度,使整體演出更加精簡、洗鍊,也部份克服了《馬克白》劇情廣為人知的條件下,重新觀看該劇的新鮮度問題。傳統戲曲手法在全劇中皆流暢地與現代戲劇形式接合、且互補,可見導演對兩造表演風格的理解之深,讓莎士比亞劇本有了被重新想像的空間。

然而以此為出發,進一步值得追問的是,既然這齣戲已經在各方面大量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甚至劇本上也用了近似《莊周夢蝶》手法,讓兩位主角似真亦假地,做夢成為馬克白夫婦,那麼,這齣核心旨在探討權力分配的劇本,其中屬於香港視野的權力觀察又在哪裡?2019年在臺上映的英國國家劇院現場《馬克白》中,導演魯弗斯・諾理斯(Rufus Norris)將舞台、服裝設定在世界大戰期間,試圖指出該劇本在當代社會的座落位置。反觀鄧樹榮版《馬克白的悲劇》,這個問題卻幾乎無所著墨。這也讓人無法不憶起,該作起初首演於2015年倫敦,為英國倫敦環球劇場及香港藝術節的委約作品,是否在該脈絡下,為了讓自己作品在西方容易「被看見」,而使《馬克白的悲劇》只在服裝與表演上具有十足東方氣息(當然這也不易),而在演出的精神核心層面卻完全不見「香港」的蹤影?這是否成為另一種西方框架底下的自我觀看,進而展現出的,來源自東方的東方主義?這是筆者在《馬克白的悲劇》的諸多突破與創造性裡,看見的遺憾。

整體而言《馬克白的悲劇》在綜合層面的成果仍不可否認,在性別議題上的開展,以及在表演方法上的融合,都帶給臺灣劇場耳目一新的效果。然而其在美學詮釋的突破,明顯高於精神與政治層次。這也使觀看該劇全程,對熟悉馬克白劇本的觀眾而言,形成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為什麼要在當代的東方重新觀看馬克白?除去形式外衣,背後留下的,仍是十六世紀莎士比亞的魅影。透過做夢的兩位主角穿著時裝進入《馬克白》故事,這種簡化手法,試圖拉近作品與當代的距離,反而如同兩人身上的西裝,顯現了作品在最核心處仍受困於西方框架。這也是後殖民與後冷戰氛圍下,所有東方作品共同面臨的結構與文化困境。當西方的鬼魅不斷現形,反觀在地,如何在各種翻譯作品裡照見自身?這齣作品在港臺戲劇交流史中再度刻上一筆的同時,也在一種比較嚴格的標準下,再度提醒了我們如何在反身性觀看裡,找到貫穿、剖析自身之力道的古老問題。


註釋

1、黃美序,〈台灣現代戲劇的發展〉,2006。

2、國際劇評人協會(臺灣分會)。

3、更多討論請見筆者拙作〈白蘭琪不是性別,白蘭琪是一種心境〉。原文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0662

《馬克白的悲劇》

演出|鄧樹榮戲劇工作室
時間|2019/09/21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劇在2014年獲英國環球劇院邀請創作的同時,以及在台北演出的此刻,香港社會都經歷了一些事,無論持守什麼樣的意見,任何一個對香港有愛的港人,看著眼前土地的動盪,應都會有所喟嘆,整個參與製作的劇團成員,可能都在以他們的角色對此回應。(王佳珺)
10月
01
2019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