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陽到月亮,聽耆老唱族語歌:海海音樂市集的「美式」「海人日常」再發現《海海音樂市集》
9月
24
2020
結合阿美族野菜文化的磯崎女聲演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1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八月底的週六傍晚,花東交界的靜浦有「串生活河口音樂市集」,花蓮市有「2020花蓮夏戀嘉年華」,然而磯崎國小舊址的「海海音樂市集」,似乎除了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的概念,與部落生活及長照運作的連結更深一點。

今年第二屆的海海音樂市集,結合架設於小學司令台前整排欖仁樹之間,掃QR CODE便能聽到耆老吟唱族語歌的「Adihay ko foting──海人日常」展覽【1】;而小小的演出「舞台」就位在展覽前方,欖仁樹及司令台旗桿前的凸台。舞台與觀眾席的間隔就地取材,以欖仁樹掉落的黃、綠色欖仁果排成創意「海浪」作成。下午的場次為磯崎、貓公及港口部落的耆老演出,月亮的時間有磯崎女聲、馬詠恩及鹹豬肉樂團帶來氣氛頗佳的表演。從形式上來看,這場音樂節與筆者今夏參與的其他音樂節都不乏族語歌謠、部落歌手及美食、手創市集等元素,也均期盼來賓能在佳餚、樂舞與藝術的多重饗宴後滿載而歸。有意思之處在於,海海音樂市集的舞台專為老人家搭建。

在思索音樂節的重層意義與節奏時,似乎不一定要從促進經濟與就業機會的角度出發,也可以更加聚焦在,不同世代的當地族人需要怎樣的舞台,才能讓文化與生命更加活絡?的角度開展關乎永續的發想。透過讓因年老而成為長照對象的耆老,藉著音樂節團聚練歌,深度參與表演藝術,不僅長照與老年生活予人的刻板印象被翻轉,因為殖民與工商業浪潮而長年青黃不接的「美式」文化傳統,似乎因為音樂市集等藝文活動,而得以使其美好意涵被重新發現。同時,我們這些外地的參與者,也能在耳聞、觀賞部落耆老真摯的族語吟唱與即興舞蹈後,重新思索表演藝術、文化教育、地方創生以至於生命的真諦。在醫療與科技相當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上半葉,不僅開啟熟齡生活的新想像成為時勢所趨,貼近母體文化的表演藝術,能否開啟生命的另一扇窗?也是個值得好好觀察的思考點。當筆者看著耆老相繼登台,吟唱自己語言的歌並嶄露笑顏,突然理解到主持人所言「中風的都會走路了」並非浮誇的玩笑,或也包含難言的感動;而所謂部落文化再造與實踐的理想,不也就是讓易於被主流社會遺忘的文化生活以自然且率真的角度,重回族人的懷抱與海人的日常嗎?

除了筆者因過去參與漁村服務社,前往澎湖離島探訪獨居老人、舉辦社區園遊會及晚會,而對「當地需要什麼」的話題深有所感;從原住民藝文觀察、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此次阿美族、撒奇萊雅族語歌謠的演唱,同樣令人收穫匪淺。

七月時,筆者參與舉辦於台東的黃貴潮音樂紀念座談會,當時杵音文化表演團盛裝打扮並演唱了Lifok的〈阿美族頌〉、〈月夜〉及〈放牛歌〉;到了海海音樂市集,除了在臨海的戶外場域、耆老口中聽到〈阿美族頌〉、〈月夜〉的旋律,以及PASIWALI 音樂節的同名主題曲而感到古老的熟悉感;觀察這些音樂進入到不同部落歌單的脈絡,也讓人撞見不同文化在花東海岸滾動、碰撞的軌跡。

海海音樂市集現場介紹(施靜沂提供)


此次率先出場的為磯崎部落的男性耆老,歌單中有一首乍聽為〈阿美族頌〉的歌曲,但曲名實為〈Sakizaya〉;仔細一聽很快發現,熟悉的首句「O’Amis hananay a tamdaw」【2】在此成了「Sakizaya hananay a tamdaw」;我們也能從上述「Amis」到「Sakizaya」的族名置換,了解磯崎【3】部落有阿美族人、撒奇萊雅人等不同族群定居並產生文化交融。接著,磯崎部落女性耆老的演出,〈mibuting ku masakapahay〉(年輕人去打魚)的歌名也為撒奇萊雅語:「mibuting」意為捕魚,「masakapahay」意為年輕人。曲子一開始的旋律竟同於〈阿美族頌〉,這點令筆者感到有點意外,另外也聽到,歌詞開宗明義就提到了「kaluluan」(磯崎)部落的名稱。

到了貓公部落的女性耆老演出時,幾位領唱者一度弄錯演唱順序,先是直率豪邁地唱起「O’Amis hananay a tamdaw」,發現唱錯後很快更正為阿美族著名的古調〈PASIWALI〉(日出東方)。由於磯崎面臨的海邊,正是歌詞:「Nengneng pasiwali yo sadak sa ko cidal」(眼看日出東昇)描述之太陽每天升起的海面,因而如此描述可謂鮮明又寫實;在筆者因留宿磯崎而一睹太陽自太平洋海面升起的絕景後,也瞬間明瞭到部落耆老吟唱這首歌謠時,餘音繞樑間,為何如此陶醉與深情流露。在她們的歌聲裡,彷彿聽得到海浪滾動石頭的聲音,也有日出東升的希望;同時其與古老的祖靈心眼所見,更是同一片海洋與生活的風景。換言之,「日出東方」不只是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在時空流轉與民族從這片海岸遷移至南島等因緣際會下,更被賦予希望、啟程等意涵;或也因此,花東海岸近年來成了南島民族來台文化尋根時的必訪之地。

緊接著〈PASIWALI〉的〈阿美族頌〉,不僅與前者承接地相當流暢,聽起來彷彿同一首歌的兩個段落;讓人想起年少時參與救國團童軍的晚會活動,也有類似營歌一曲接一曲的情景與氛圍。然仔細一聽,「O’Pangcah hananay a tamdaw」【4】中的「Pangcah」【5】替代了黃貴潮版本的「Amis」;爬文後得知「Amis」原為卑南族人對北方族群的稱呼,後來才轉變為台東阿美族的自稱;而今花蓮阿美族仍較常用「Pangcah」;可見台東的阿美族與卑南族有較多連結,而花蓮海岸的阿美族,則和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等民族更有交匯。

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小有名氣的部落樂舞團體「磯崎女聲」,以頗新穎的方式演藝/再建構部落歌謠的生活感。演出開始前,工作人員搬來了圓桌及幾張塑膠椅,桌上竟還有些待處理的野菜。燈光搖曳間,配戴麥克風的團員熟練處理起野菜,好一陣子才緩緩唱起歌;如此場景,彷彿音樂節的當下就是再平凡不過的「海人日常」──耆老群聚家屋外廣場,手頭與歌喉一樣忙碌;植物、食物、音樂、族人與海邊空氣的味道交混繚繞,共構與自然合一的和諧美好。演出後段,磯崎女聲唱起Lifok著名的〈月夜〉;這首歌的內涵其實也相當接近海海音樂市集本身了──群聚家屋外頭的人們歡聚同樂,共享美好時光。

磯崎女聲演出(施靜沂提供)


偶然翻閱介紹太巴塱文化的立體書〈你要回來了嗎?〉(Rayray no Tafalong),書中介紹阿美族女性喜愛在家屋外的廣場一起吃飯、聊天和工作;讀到這裡,筆者很快憶起音樂市集樸實的舞台及「磯崎女聲」處理野菜的圓桌和塑膠椅等畫面;突然有種感覺,或許此書的封面及書中介紹「家屋外廣場」的文化意涵,與音樂市集本身所要傳達的意境非常相近呢。

尤其雨後月亮再度露臉,演出者放開「舞台束縛」更加即興演出,部落舞台的表演竟意外地「相當日常」;我們這些外地來賓更在參與族人飲食與文化生活之餘,很自然地對此地「美式」「海人日常」的情調,產生單純也直接的理解。

註釋

1、Adihay的阿美語是「很多」,foting意為「魚」,整句話的中譯應為「祝福你有很多魚」(海海音樂市集臉書的翻譯),也就是「祝你漁獲豐收」之意。

2、歌詞賞析詳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

3、磯崎的族語為「Kaluluan」,除了模仿海浪拍打石頭造成的滾石聲,也象徵磯崎這個部落所包含之族群遷徙與文化流動的文化歷史。

4、歌詞賞析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一文。

5、資料來源:「南島觀史.福爾摩沙」臉書粉絲團2014年的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AustronesiaFormosa/posts/338957832948135/

《海海音樂市集》

演出|磯崎社區發展協會主辦
時間|2020/08/29 15:00-20:30
地點|磯崎國小舊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