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墟上用身體絲絲絮語《巴勒摩・巴勒摩》
3月
10
2015
巴勒摩.巴勒摩(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09次瀏覽
鐘煒翔(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

大幕升起,只有一堵牆。安靜、安靜,冷光打在磚牆上,安靜、靜默。

轟的一聲,煙塵狂亂,牆塌了,觀眾目睹廢墟在劇場中成形的一瞬間。女舞者踏過殘垣而來,手中握著粉筆在下舞台畫了一個大大的X,接下來,一切都發生在舞台/「廢墟」之上,牆塌之後一切都因此重生。

1989年首演之後的半個月內,柏林圍牆倒下。無論有意無意地,這齣舞作與這件事連結了起來,於是台上那面空心磚牆的倒塌不只是舞的開場,而有了更多意義。正因為一開始就照見追求自由的歷史,使得觀賞這齣舞作時更容易浸淫在一次又一次奇觀式的場景與舞者身體,那些衝擊帶來更多表象之外。碧娜.鮑許的作品向來多線交織仿若拼貼,她也曾言每一部作品都屬於她創作脈絡的一部分,雖作為世界城市系列的早期作品之一,這齣舞作想說的事,遠超乎能被呈現出來的場景。【1】三個小時大量看似無關的獨舞、群舞、獨白、物件、場面、音樂令人神迷,這不僅是獻給巴勒摩這個西西里島首府的作品,在蒙太奇的亂中有序裡更是看見人與愛的生命力。

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是現代舞蹈各式形式特殊的其中一種,筆者查詢文獻時發覺不少台灣研究者在探討鮑許及其舞蹈時採取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理論及概念,鮑許的舞作在晦澀難解的畫面中帶來體制之外的遊牧狀態,就如同「地下莖」的蔓延概念,與「無器官的身體」展演了身體感官認知的可能性,從「演變」(becoming)之中,讚揚也肯定了差異多元面貌。【2】在德勒茲的「地下莖」(rhizome)概念裡,不是樹也不是根的狀態正好創造一個模糊的地帶,符號系統的脫離與失序達成解放,進而創造差異與各種可能;在鮑許的舞作裡,舞者間的獨白與碎裂產生這樣多可能的效果。

在《巴勒摩・巴勒摩》長達三小時擷取城市切片與編舞家心靈的拼貼/碎裂中,鮑許的重複手法與舞台上對美學的堅持讓人回想這齣作品時,常是一個又一個片段的自由組合。高牆倒塌、垂降的大樹、鋼琴手彈奏柴可夫斯基、狗將食物吞下、舞者前進的同時落下垃圾、紅色沙塵瀰漫、舞者頭頂著蘋果⋯⋯這些一次性的舞台美學(甚至無關美醜)與不斷說著親我、抱我、停、親我⋯⋯,這些重複的元素構成一片繁花盛景。在這個歧路花園之內,一切都被打散,沿著任何一條路探究像收集著彩蛋,看見性別關係的人撿拾這邊的泥土、看見人與土地共處的人整理那邊的荒煙、聽見宗教與人群的人傾聽風中的聲音──一切都瑣碎,因瑣碎而親近人。

同時,鮑許極獨特的舞蹈語言不禁令人聯想到法國女性主義學者西蘇(Hélène Cixous)在1975年提出「陰性書寫」的概念與詮釋。西蘇在〈美杜莎之笑(Le Rire de la Méduse)〉中寫道:「女性必須以她們的身體書寫,必須創新堅實豐富的語言,摧毀隔離、階級、修辭、規則與律典,她們必須沉潛、切入、並超越終極的固有論述。」鮑許發展的舞蹈語言,某種程度上直接重現所謂「身體書寫」,觀眾從拼貼的敘事中看見她用纖細的方式關懷人與愛,女舞者一遍又一遍地說親我、抱我,是具有力量的表達卻無法(在陽性語境之下)仔細言說,衝突與想像的可能便由此而來。

西蘇使用法文書寫,法語結構中的陰性與陽性名詞正好創造了一個「中間之境」的結構,文意因此流動又具有多重意義,【3】模糊性與不確定剛好與德勒茲的概念不謀而合。因此看碧娜.鮑許的舞,每位觀眾都應當發展自己的角度,她創造一個奇異的時空邀請觀者一同進入混亂中的某種秩序,聽碧娜與舞者的絲絲絮語。

註釋

1、林亞婷,〈充滿矛盾與宿命的人生縮影—碧娜.鮑許的《巴勒摩、巴勒摩》〉,2015TIFA《巴勒摩、巴勒摩》演出節目單

2、張懿文,〈數位與舞蹈的美學交會:由舞蹈劇場影片《女皇的怨言》談起〉,2013年10月,原文網址http://www.digiarts.org.tw/chinese/Column_Content.aspx?n=42B9A64DC480BC01&p=E612E6F6E4C14DCF&s=2369CA4B0F78EE82">http://www.digiarts.org.tw/chinese/Column_Content.aspx?n=42B9A64DC480BC01&p=E612E6F6E4C14DCF&s=2369CA4B0F78EE82

3、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頁64-65

《巴勒摩・巴勒摩》

演出|烏帕塔舞蹈劇場
時間|2015/03/0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