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的心裡想起《釣蝦場的十日談》的時候⋯⋯
5月
03
2022
釣蝦場的十日談(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2次瀏覽

吳岳霖(駐站評論人)

看完《釣蝦場的十日談》後,大概有兩段旋律配合著畫面在腦海裡難以散去,或者是時不時於生活場景裡閃過:一是《感謝你的愛》的歌聲,隨著一群修女在類似個人卡拉OK的包廂裡,如走圓場般的移動。另一則是,布袋戲演師蘇俊穎、李京曄等人帶著嬉鬧的語氣,以類似「蝦」的台語發音唱出多聲「嘿」,然後我才開始用力去想前一句歌詞其實是「每當我的心裡想起你的時候⋯⋯」(《我不知我愛你》)。

超過十日後,餘勁還在。弔詭的是,這個強調「及時行樂」的創作,對我而言,這種毫無理由與邏輯的餘韻,其實遠多過於演出當下所接受的笑鬧與歡愉——甚至,在《釣蝦場的十日談》的現場、乃至於甫演出後,我一點也沒感受到任何的「及時行樂」。


開場之後,兩個自設的挑戰

以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十日談》為創作發想的《釣蝦場的十日談》,藉由跨越時空的「疫情」對應,抽出其中十則故事,進行台語/本土文本轉譯,並以「人偶同台」為主要形式。巧合的是,首演時正逢Omicron疫情在台灣升溫,反而製造出兩種「超現實」——「超越」現實、「超級」現實——的情境。如全劇開場時,出入口不關、燈光未暗,在《聖母頌》(Ave Maria)的莊嚴肅穆裡,於舞台上噴灑消毒,隨後是蘇俊穎著道士袍出場,持劍敇令淨台,這種介於戲裡戲外、表演與否的聖俗流轉、東西混雜,乃至於科學與祭儀的並置,先替《釣蝦場的十日談》打造了一個荒謬與寫實的共存時刻。

這個開場,非常迷人。

但是,等到真正關起劇場門、觀眾席暗燈之後,我反而只見著阮劇團與楊輝極力,甚至是勉強要去完成自己設定好的兩個挑戰——布袋戲/偶戲如何登上大舞台,以及製造低俗的文本內容,大鬧劇院殿堂。然後,我就很難再次進入《釣蝦場的十日談》的預期想像中。


釣蝦場的十日談(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挑戰I:溢出的畫面,還是欲蓋彌彰的空洞?


「人偶同台」逐漸成為布袋戲登上現代劇場的必然做法時,楊輝這些年於歐洲的經驗,如曾經帶來台灣的《操偶師的故事》、《牛仔褲》、《邊界》等,成為《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創作資源;因此,全劇替演師與演員的「人」,以及被操控的「偶」,安放了合宜的定位與任務。也就是,「人」多半呈現符合社會期待的表面,而「偶」則表現出原本壓抑的真實慾望與需求,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性愛場景,或是粗鄙用語皆由偶表演。並且,人與偶、操作者與被操作者間,更可能被交換主從關係,導致究竟人是為真,還是偶才為實?

這也有賴於幾位布袋戲演師蘇俊穎、李京曄、黃僑偉、王凱生等人,運用演師口白本有的韻味,達到《釣蝦場的十日談》中濃淡調和後的語言機巧與聲調轉折,讓觀眾足以著迷於他們聲音的質感。特別是中間有大段即興演出,連字幕都已預設放棄(直接於字幕標示),更製造出強烈的趣味——但是,對於不熟台語的觀眾,或許會成為無法進入劇情的阻礙。同時,演師的表演並不亞於其他阮劇團的專業演員,凸顯他們原本藏在彩樓後頭的「人偶合一」,是可以被再次挖掘的表演資源。

但,《釣蝦場的十日談》放大的挑戰其實是「大舞台」。因此導演汪兆謙雖曾操作過長義閣掌中劇團《掌中家書.朱一貴》的人偶同台,但仍須從實驗劇場放大到大劇場,而花更多工夫去處理的是:將畫面填充,甚至是填好填滿。


釣蝦場的十日談(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除了因戲偶大小,必須採取的投影並置外,大量的舞台道具被設計,如釣蝦場的蝦池、夾娃娃機、修女的行動卡拉OK機台等,以及樂師的後場樂器、DJ台等,都被放上了舞台。其他如服裝、音樂等,都大量拼貼了不同元素,台灣與西方、流行與傳統,未循著太多規律,一股腦地安插在舞台的每個角落。最後,這些安排更像是符號的展示,雖可用台灣的多元文化加以解讀,但回到創作本身,卻更像是一種「台味」的指向——「對,這就是『台味』」這種態度,並未給予足夠的認知條件。舉例來說,單就劇名「釣蝦場」,以及劇情裡出現任何與「釣蝦場」或「蝦」有關的運用,都找不著更有力的立足點。

這些畫面填充的作為,看似目不暇給、光鮮亮麗,卻已溢出全劇的必須。會否只為了掩蓋《釣蝦場的十日談》可能無需使用大舞台的空洞,最後淪為一種場面調度、畫面營造的填空遊戲?


挑戰II:低俗的反攻,還是先射箭再畫靶的行動?

改編《十日談》而構成的台式風格,其實我是喜愛的;甚至可以發現這些顛覆倫常卻又無比日常的情節,往往橫跨東西、穿越古今。在經過一定程度的嫁接後,這些遠在1348年義大利的故事,竟與我們熟悉的《戲說台灣》、《玫瑰瞳鈴眼》等類型劇情節不謀而合,甚至必須懷疑編劇是否有經過另種田野調查與取樣。

當然,也不否認的是《釣蝦場的十日談》裡的十則故事,雖於部分轉化、部分拼貼的過程裡,對應著台灣的多元語境(就如前述提及導演的舞台、道具、音樂等的運用),而無需進行全盤在地化——如天主教修女與道教儀式、神佛等宗教文化的同在,也不會感受到尷尬。但是,卻也在凸顯部分劇情、弱化原著背後脈絡的情況下,流於純粹的情慾展演與低俗演繹。

例如,造成我有很強記憶點的《感謝你的愛》旋律與畫面,來自於全劇的第八日〈惦惦食三碗公半〉,原著藉由修道院裡的(每一名)修女與這名外來的男子間的性愛,來諷刺當時教會人員的道貌岸然與內部腐敗;但是在《釣蝦場的十日談》裡,因為文化脈絡的淡化,反而缺少諷刺意味,更趨近於一種離經叛道的性愛求取,變成一則光怪陸離的故事。其他像是〈夜鶯啼叫〉、〈學姊的英雄旅程〉等雖都與〈惦惦食三碗公半〉相仿,若隱若現了女性在追求性慾的主導權,卻往往在故事鋪陳裡更傾向於奇聞軼事、或是民間傳奇,背後的指涉都明顯被掩蓋。


釣蝦場的十日談(阮劇團提供/攝影馬雨辰)

再加上《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十則故事個別未有明確的前提與結尾,而十則故事間也未有連貫,縱然呼應了《十日談》本身的故事集形式,且頭尾邏輯與連貫也絕非一個作品的死罪,但問題是:這些故事及其元素的拼貼到底預期指向什麼?若用「疫情」作為一種收束,「及時行樂」視為核心命題,十則故事的情節既未與疫情達到全然的密合,因此《釣蝦場的十日談》於此時此地演出的必然為何?如何引導觀眾真正達到及時行樂?

若其真正的意圖是,將這些低俗的話語與故事帶入殿堂,看似百分百達到目標,卻更像是把箭先射出,再畫上了這個「大鬧殿堂」的靶;或者說,這麼做的用意為何,或真可被視為創舉?可能是我雖享受到片刻餘韻,卻無法認同《釣蝦場的十日談》的不安與惶恐吧。

《釣蝦場的十日談》

演出|阮劇團、楊輝
時間|2022/04/16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筆者順順看完後感到茫然。原著中滿是針對腐敗天主教會與權貴王族的批判,可本劇卻批判了誰?基督教修女?對岸的習大大?為何不是自己的政府?(李紹庭)
4月
22
2022
我認為「阮」想要做的,是將世俗搬進相對來說正式且嚴肅的展演空間中,把世俗完全、赤裸、直接的放在「大雅之堂」,將所謂的「雅俗」界線打破,解放空間與觀眾⋯⋯(林伊辰)
4月
22
2022
臺灣的偶戲、民俗、說唱、舞蹈、流行音樂以及操偶師的腹內才華,都能在舞台上盡情揮灑,幾乎全本押韻的說唱本、搭配每位演員(包括旁白)道地好聽的臺語與豐富的聲情,更是使人大呼過癮。(許美惠)
4月
21
2022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