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劇的逆襲《你好,打劫!》
6月
16
2015
你好,打劫!(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4次瀏覽
林乃文(專案評論人)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的《你好,打劫!》,是2009年起在中國各地巡演超過200場的商業劇,由創作人自組的「工作室」出品,交專營製作的公司代理發行,仿照電影產業的模式,規模雖小,卻也能靠著演出場次的累積而獲利。這種徹頭徹尾的商業模式,是台灣戲劇市場尚未有過的氣候;同時它的內容也多少打破台灣大眾對商業劇或通俗劇的想像:佈景不豪華,沒有明星(至少對台灣觀眾來說),也沒有「東尼」或「普立茲」頭銜的劇本;雖然是娛樂性十足,但不走溫情路線,也不浪漫虛無,沒有滿口的夢想和愛,倒扯了不少哲學及社會思想,到了最後甚至有點「憤青」的味道。

因此演後座談無論主持人和觀眾的發言都失去了準頭,例如主持人拼命搞笑以製造「活潑熱鬧」的場面(不活潑熱鬧就不能受歡迎?),或者觀眾問:「請問劇中的壞人⋯⋯」被導演客氣地打槍:「我不知道這齣戲裡哪個人算壞人?」——或許不是感受不到,而是長期被台式「通俗劇」的制式餵養,在習慣的詞彙裡一時竟找不到精準的言語。

其實劇情是十足老梗:銀行搶匪搶劫未成綁架人質挾持警方,在談判的漫漫過程中,共處密閉空間的人質和搶匪產生同理心,甚至一起思考如何應付警方脫困。雖說根據1975年的美國電影《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Al Pacino主演)發想而成【1】,然而主題已順利嫁接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中國,毫無舶來氣品,倒是主角名字矯情地像要向好萊塢電影工業致敬/嘲諷:Tom、Hanks、Cruise⋯⋯組合在一起念時會令人發出惡笑。全劇就貫穿著這種「你好」的彬彬有禮與「打劫」的惡狠氣概,一路滾滾不斷地生出突梯與驚奇,和甚為合理的劇情發展綜合成一種荒謬性,加上演員的精彩表演,成功的人物塑造,節奏恰到好處的調度,整體構成非常「好看」的通俗劇——它讓觀眾充分融入劇情,享受聽故事的快感——但並非言之無物。它擺明了要娛樂你,可同時又刺痛你。

導演受訪時也表明「紳士喜劇」並非什麼藝術流派,而更似行銷所需要的「標籤」(多直白,多少藝術假「流派」之名行「標籤」之實)。他說:商業性作品和藝術性作品的差別,並不在於「意義」的深淺:「(通俗作品)所闡述的就不一定是膚淺的內容,有時候是很深刻描述人性⋯⋯。」【2】,但我常見到所謂的「大劇場」拼命搞笑、搏感情到幾乎是弱智和濫情的地步,也聽過不少「小劇場」導演在作品叫座後反而困惑:「我難道是做通俗劇?」,前者叫人不動腦筋到了極點(簡單幼稚大腦放假),後者又往往叫人傷透腦筋到了極點(怎麼認真也看不懂),看似涇渭分明,其實盲點相同。兩者真正的分野或許在於作品的意趣是屬於「大眾」或「小眾」所能欣賞。大眾並非膚淺幼稚,小眾也不代表必然深刻深奧。

我想起朱延平導演的通俗電影《大宅們》,「台味」近年成了賣點,此片也就大搞台式趣味,好笑歸好笑,但此片絕對是一部把「笑點」和話「梗」當「賣點」堆砌的破碎作品,情理講不通,美學也不連貫。導演猶如同操縱「賣點」的商人,不講創作品格。然而,我們對「通俗劇」的想像似乎也到此為止,不是樂在其中就是排斥不屑。相對地,《你好,打劫!》在每一分每一刻的搞笑裡,都精確地扣準主題;道具的選擇,燈光的轉換,到語言及動作的設計,不偏不倚,讓觀眾感到拳拳到位的過癮,既不煽情賣弄也不閃避問題。其實高明的喜劇不是耍嘴皮子堆砌笑梗,而是利用喜劇的荒謬情境,將人們從社會慣性的桎梏裡鬆開,更深一層地審視人們現實處境,因而反思何以我們身處於其中卻無知無覺?

在搶匪和人質同時困陷的銀行內,應當下班而無法下班的銀行員被迫脫離生活常軌,進入非常思考;一通通從外面打進來的電話,更顯現了被人奉行的「常軌」有多不合理:有人被感情綁架,有人被父母的價值觀綁架,有人被資本主義綁架——每個人都在被「打劫」的狀態裡,其中對資本主義的打劫最是批判。有人說資本主義宛如金錢奴役系統:「這個經濟系統真正的功能與目的,是人們被無止境的追趕,輸家的存在是被這個系統所保證的,而『匱乏』則是被這個系統所人為創造的」【3】,這齣通俗劇在一片冷笑熱笑聲中所要觸及就是這麼嚴肅的議題。

制度性的「打劫」最難控訴,人人都被打劫,卻不自知自己應該反抗,或有反抗的權利義務。相較起來,劫匪有形的打劫竟顯得「道德」(他們劫走的是大資本家的錢又不是小老百姓的錢),於是觀眾也跟著人質慢慢認同劫匪:「我請你們睜眼看周遭的世界,是不是到處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搶劫?」;在巧妙的劇情編結中,連警方也搞混了到底誰是劫匪誰是人質,以為是銀行員們打劫自家的銀行,觀眾一起眼睜睜地看著「道德」變得百口莫辯,變成一種「說法」——而難道大官巨商創造的完全「合法」卻不合理不是嗎?

這齣戲最浪漫其實也最冷酷的場景發生在最後:看似即將歡喜的喜劇收場急轉直下,一個動不動就上廁所、毫無作為的小警員在一瞬間成為關鍵——形勢所趨小丑也可以變英雄——然後,活著的人唯一的出路是繼續被「制度」操控,死去的人從「制度」結構裡逸逃得到自由,他們在一片血紅的光裡歡樂漫舞——而自由,難道不是身為一個人天生應有的權利,為什麼只有死後之後才能獲得?

《你好,打劫!》指出了通俗劇的逆襲:通俗並非討好諂媚無關意義,正如小眾藝術不見得要故作高深;而在對當代的批判性也未必前輸於後;縱然我相當肯定當代藝術在質疑線性思考和開拓感覺系統上的努力,然創作者必須自我要求做到符徵和符旨互相辯證的準確度,並非虛招打混不知所云,還自命清高。其實,當我們將時間的軸線拉長時會發現,所謂大眾或通俗藝術,會因為時移境往失去當下性而變成「小眾」才能欣賞的藝術品(例如傳統戲曲或希臘悲劇);相反地當下顯得「小眾」的藝術也可能慢慢獲得「大眾」的理解而認同(例如印象派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只是,當下就需要觀眾的表演藝術恐怕缺乏漂流在時間之河等待被發掘的優勢吧。

註釋

1、 見專訪報導〈生活被父母被社會價值觀打劫,難道大家都麻木了?-專訪《你好,打劫》導演饒曉志〉:http://blog.accupass.com/hello-rob-you.html

2、 同註1

3、 〈沒有匱乏的社會〉http://non-mainstream-research.blogspot.tw/p/blog-page_18.html

《你好,打劫!》

演出|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哲騰文化)
時間|2015/05/22 14:30
地點|高雄市圖書館總館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謔的口吻、不合常理的邏輯觀與不時的情緒失控,讓人隱約感受到壓抑的恐懼,雖然穿插不少笑點包袱,但現場一觸即發的氣氛使觀眾如同人質般一顆心懸在半空。(張明惠)
6月
01
2015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