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嗔笑終空響,動靜有無皆無聲《等待果陀》
7月
17
2015
等待果陀(當代傳奇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1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鄉村小路。一棵樹。傍晚。貝克特經典之作《等待果陀》原劇開頭,簡練單純的空間描述,幾乎照本具象化呈現於當代傳奇劇場版的舞台上,但不同的是,更添了一層夢的氛圍,還有幾許佛道禪味。

孤樹枯枝倒掛空中,鄉村路面落於略微傾斜的四方平台上,劇中兩位身分不明的流浪漢哭哭(吳興國飾)、啼啼(盛鑑飾)遊走其中。平台乍看有邊有界,似有自由意志的人物們卻時進時出,甚或偶爾繞入平台外的框間小徑,反覆迴繞,然而,即使歷經千轉百折,始終走不出、逃不去的,是整座舞台框限。就視覺上而言,此版舞台體現不僅將原劇裡的荒寂之地,幻化成一處如實如夢的雙重場域,也延伸出人與境、我與非我、無限與有限的多重辯證空間。

事實上,雙重與矛盾並立的本質,自貝克特原劇作結構中即可見端倪,而此次展演的忠實詮釋,完整地提煉出劇本底蘊。哭哭啼啼兩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等待是角色主要目標,期間諸多瑣碎動作如哭啼、脫靴、吹哨、打鼾、擁抱、行走、奔跑、跳舞、嚼食、對罵等,皆成了「對抗等待的等待作為」。人物以動制靜,化解等待,亦是位於空間上的實存證明;天體似靜而動,月昇日落,交互運行,成了時間移動的軌跡。然而,從時空擴展的視角窺探而去,不論移動如何,終歸於靜,正如兩幕結尾皆說道:「我們走吧」,充滿「動」機的台詞,結果卻靜凝不前,隨著舞台上燈光漸收,人形也緩緩消如翦影,最後遁入黑暗。在時空、人物、事件、行動反覆之下,兩幕相仿,彼此對映,宛若循環,亦像重疊;然而,第二幕近乎全然質疑第一幕種種事件的存在,因此兩幕觀照,若有似無,既是非是。兩幕交辯、消解之際,何為有,何為無,何為存,何為空?全劇眾生彷彿掉入了一個無底無解、無路脫逃的無限迴圈,這也正是此劇的悲劇性所在。

劇中的相對性不只出現在幕與幕之間,也互映於人與人之間。破梭(馬寶山飾)、垃圾(林朝緒飾)兩人一主一奴,看似一強一弱、位階分明,實則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牽繫兩人的繩索更像是關係連結的具象。某種觀點來看,破梭、垃圾兩者互動成了哭哭、啼啼之間狀態的對照,若即若離,既愛又恨,互賴互虐,共生相斥。然而,在此次演出中,由於詮釋聚焦於「丑」,萬物萬事皆成戲局,卻淡化了人間遊戲內──也是劇本本質上──可能潛藏的生理及心理層面的角力往來及危險平衡。因此,對於處理這些可說是眾生縮影的角色互動而言,整體顯得「謔而不虐」。

不過,以戲曲型態為出發的表演特質,激盪起文本字裡行間富饒的音樂性,不只聽覺上,也是視覺上。雖然已非完全京劇,但演出中仍不時感覺到京劇餘韻,自然地融入表演中。演員唱唸交混,且唸句中時有音律,極富抑揚頓挫,長短有序,快慢有致,間或呼吸,看似不自然的語言表現,實則將語言超脫於原本框架,化約成較為直感直觀、自然同頻的音樂節奏。同樣地,表演雜揉程式與日常,平實中偶見悖離常軌的機械化或高難度動作,如翻滾等身段,不僅增色了視覺音樂性,也因時與邏輯脫勾的荒謬,而豐富了此劇的喜劇性。

透過結合傳統戲曲手法,當代傳奇劇場成功呈現《等待果陀》劇本開頭即清楚表明的「悲喜劇」面向,同時,以詩意的調性隱隱帶出動與靜、有與無,實與虛、在與非在、變與不變、限與無限等多重矛盾狀態,反覆叩響本劇存在主義的提問,亦幽微引悟佛道的空性禪思。

《等待果陀》

演出|當代傳奇劇場
時間|2015/07/02 19: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版演出特別強調了急於填補空無的焦慮感,兩位演員精準地掌握語言節奏,靜謐空拍過後的喋喋不休,將表面上的閒聊成了非閒之聊,成了有目的、有意識的動作,顯得荒謬。(吳政翰)
8月
28
2017
導演基本上尊重文本,未作大幅更動,但很明顯地添加了音場的框架‭: ‬開頭與結尾都聽見火車引擎聲。也許這是畫蛇添足的提點,強化提問「等待果陀」等的人‭ (‬神‭?) ‬來了,或走了‭? ‬拯救者會來嗎‭? ‬等待得救者會走嗎‭? ‬答案留白。(王寶祥)
8月
14
2017
《等待果陀》近乎是當代傳奇劇場的創作中與原著達到最多溝通的作品。從一些細微的表演動作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士傑的痕跡,包含情感於動作節奏的強弱拿捏等,特別是怎麼去解讀貝克特文本所刻劃的深度,達到「悲喜劇」的質地,而不侷限於自我的理解迴圈。這不只是成功詮釋,同時也成為如何再度進出經典文本的可能。(吳岳霖)
7月
14
2015
看似用來打發時間的大量(有意義與無意義的)台詞堆疊,轉化成舞台上豐富的行動:唱歌、念白、跳舞、體操、雜耍,把唱唸做打全用上了。這突顯了哭哭啼啼的依存關係與行動能力,原來在看似只剩等待的過程中,竟然可以挹注如此的生產性。(汪俊彥)
7月
13
2015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