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該何以敘事?又何以對話?《行過洛津》
12月
13
2017
行過洛津(陳煜典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8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行過洛津》這部作品,改編自當代作家施叔青「臺灣三部曲」的首部曲《行過洛津》。做為小說的《行過洛津》,或許對於某些觀眾而言並不陌生,簡而言之,小說講述了泉州七子戲班小旦許情隨著戲班至臺灣演戲,經歷了《荔鏡記》的搬演與改編,及其與烏秋、朱仕光、阿婠等人的往來,漸漸改變自己認同的歷程,同時映照著舊鹿港(即洛津)的興衰。在南管實驗文學劇場《行過洛津》中,編劇吳明倫亦同時渴望能夠藉由劇場對文本的重現,召喚小說中的歷史關懷,以及鹿港的興衰。【1】

因此,吳明倫與導演陳煜典協力完成文本與舞臺呈現,【2】構想以兩方小戲臺,一臺演出南管戲《陳三五娘‧益春留傘》,一臺則演出《行過洛津》小說改編之劇情,試圖藉由兩戲臺的搬演、對照、串聯,「對臺」映照出兩造文本的異同。【3】此一實驗、并置的手法,能夠理解創作者渴望與小說敘事暗合,並以兩臺戲「互文」做為文本間實驗、對話的企圖。甫進劇場,望見兩方小舞臺,接著頂上張燈結綵,眼前樂隊羅列、古樸畫布的張掛,與演員在舞臺上的戲曲妝容、復古打扮,帶著觀眾走出了當下,好似進入了清代,無不充滿著懷舊感。但是,待鼓樂一奏,演員開始唱、演,我的眉頭便從此深鎖。

以小說/戲劇文本與戲曲進行對照、對演,究竟敘了什麼事?又對了什麼話呢?事實上,吳明倫與陳煜典是聰明的,就其選擇了〈益春留傘〉做為南管實驗劇《行過洛津》的脊樑,掌握了此劇的「留/不留」、「離/不離去」的情感,確實碰觸到了小說/戲劇文本中某部分的敘事精神。但,此一并置卻忽略了〈留傘〉一折的敘事內涵是否有力碰觸到更核心的問題。除了前文所提及留與離的情感矛盾外,回到《行過洛津》這一文本來看,〈留傘〉的映照究竟能夠引出原著中多少深刻的情感與歷史興衰?南管樂音、唱腔、表演環迴複沓,如同跳針唱盤播送出的音樂,凝滯了劇場中的空氣。在〈益春留傘〉的重複搬演,以及對臺演員的「音配像」【4】對照演出中,溫柔、悠遠南管的演出儼然成為一隻巨獸,蠶食鯨吞了《行過洛津》一劇的主要敘事。

以兩臺對演做為小說、戲曲間的對照並沒有什麼問題,正如前文所言,這樣的手段的確也碰觸到了小說/戲劇文本中的精神。然而,讓「戲曲」在《行過洛津》一劇中成為巨獸的原因在哪呢?就文體而言,無論小說或是戲曲,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敘事性與抒情性,然而,將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并置,就更不能忽略了兩者在敘事、抒情上皆有著其一定的強度。在觀看此劇時,《行過洛津》組與《陳三五娘》組【5】皆同時進行敘事與抒情,《陳三五娘組》又同時被當作「象徵」放置於舞臺映照原著文本,兩方舞臺交錯或同時進行敘事、抒情,幾乎像是兩頭牛直衝對方,狠狠地撞在一起。所以,觀眾要聽的是誰?兩個一起聽能聽見什麼?在導演刻意營造出的「歧間」中又有多少解讀空間?又誰才是《行過洛津》這部改編作品的主線、重點呢?

從前文所提到的「互文」再進一步思索,若是「戲曲」在此部作品中,僅能被看做劇中的「象徵」、「對照」,那麼演出此一戲曲折子的意義又在哪?又會不會過於便宜行事?事實上,無論是當代劇場、當代戲曲,又或是過去的古典作品,將傳統戲曲作品的片段,或是將「戲曲」并置於劇中的作品並不少見。就如改編自白先勇小說的《遊園驚夢》、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國光劇團《孟小冬》、《水袖與胭脂》、明華園戲劇團《散戲》等等,幾乎都有這樣的手法在裏頭,但是,這幾部作品的「戲曲」,除了被當作一個「象徵」、「隱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推衍劇情、深化創作的重要關鍵。

就以國光劇團的《孟小冬》來說,話劇串接著京劇經典唱段,如《四郎探母‧坐宮》、《搜孤救孤》等等,很明顯地都是串連著孟小冬的生命經歷而置入劇中的,無論曲文、作表,都與孟小冬這一人物的形象、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又如明華園戲劇團的《散戲》而言,劇中反覆演至三次的《鍘美案》,都以劇中人物、情節所生發的情感,表達了戲中戲外的人物面對戲班困境的種種無奈。相形之下,《陳三五娘‧益春留傘》一折,在劇中似乎僅能映照出《行過洛津》原作中許情三度來臺的「留/不留」、「離/不離去」的拉扯,與《行過洛津》中小博大的歷史關懷,以及在創作概念中所提及的不能自主、壓迫、規範等等想像產生了一段距離。

《行過洛津》試圖以小說中串接戲曲的方式,并置了南管戲《陳三五娘》,卻僅只引出了前文提到的部分的敘事精神,無法真正將《陳三五娘》中的人物情懷與樣態完全映照在「行過洛津組」的人物身上,並引出小說文本中的人物幽微的內心,又或是創作者在其創作概念中提到的「歷史關懷」、「嘉慶咸豐年間的鹿港興衰」。舞臺上,《行過洛津》組進行敘事的同時,多次插進《陳三五娘》的演出,不停打斷了原有的敘事脈絡,整部作品猶如一頭未曾打理的亂髮。導演於劇中并置出的「歧間」讓「戲曲」成為一種有限的「象徵」,然而觀眾又要如何在這有限的落差中,去馳騁想像呢?除此之外,更核心的問題,演員在語言掌握、戲曲演唱、身段等表現,似乎仍不夠撐起此部南管實驗劇中,以「戲曲」作為脊樑的重量,無不令人感到可惜。

編劇與導演的意圖是可以被期待,亦是可以被理解的。只是,兩個不同的敘事主體究竟應該被如何放置、看待?甚至是如何調整比例、安插、凸顯,以及思索兩個不同敘事載體的互文空間等等,仍是需要再斟酌的。無論是新編戲曲,又或是實驗劇中的戲曲,都不會只是「符號」,更不會是一種「象徵」的存在。除此之外,劇末肉傀儡的表演、大幕背後的神將偶、神明塑像,以及演員唸出絳紅燈籠上的名字等等表現,【6】或許也必須再重新思考安排,因為就文本的書寫與期待看來,劇中的這些安排似乎沒有被有效達成。比如劇末所有樂音戛然而止、演員全部下臺之後,坐在椅子上的執拍拿起一張名單開始誦唸,似乎讓觀眾們有些尷尬,就我而言,甚至誤會那段姓名的誦唸是仿效電影片尾的演職員名單。

註釋

1、詳見「松菸新主藝」節目冊,「創作概念」一文。

2、編劇吳明倫表示,劇本有非常多的想法是來自導演陳煜典的想法。

3、松菸新主藝節目冊中導演陳煜典專文。

4、即搭配樂音、歌唱,卻不真正發聲演唱的演出。

5、非常感謝編劇吳明倫提供《行過洛津》的演出文本,文本即與舞臺搬演相同,一開始即明確地分為《行過洛津》、《陳三五娘》兩組進行對演。

6、此段是以觀戲經驗對照文本書寫的觀察。文本中寫到:「樂師宛頤一一唸出絳紅燈籠上的人名,像遶境暗訪隊伍經過時,大人會把熟睡的小孩喚醒,深恐魂魄被邪魔陰祟帶走。」不過,在劇中無法明確得知此企圖,舞臺上誦唸名單之演員,僅只是拿著一張紙就逕自唸了起來。

《行過洛津》

演出|吳明倫(編劇)、陳煜典(導演)
時間|2017/12/08 19:30
地點|松菸文創園區LAB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江之翠劇場從1995年推出《南管遊賞》演出後,以學習南管、梨園戲為基礎,嘗試創造梨園戲演出的新可能。《行過洛津》一如劇團的創作方向,他們想要召喚的,可能是邀請觀眾貼近梨園戲的世界。對於製作團隊來說⋯⋯(劉祐誠)
12月
30
2021
《行過洛津》的舞台設計很有意思,⋯⋯南管戲舞台的安排相對單純,一折〈益春留傘〉演了又演,⋯⋯或許是因為此戲為南管戲和現代劇場的實驗之作,所以要透過這樣子才能平均分配比重?在兩種藝術形式之間展現南管戲曲的主體性?(何玟珒)
12月
30
2021
「黑盒子版」的敘事仍是碎片般地灑落於劇場裡,而一度造成觀看的困難;但,卻有被《陳三五娘》拾起而後串起的跡象,終於有意圖說故事的可能。當「對台」此一形式的流暢度提高後,隱喻結構才真正被生產。(吳岳霖)
8月
10
2018
多排紅色燈籠橫串整個舞台,這樣的表現形式,當然可以表現泉州-洛津的對渡,或是陳三與五娘的角色對位,但是要如何從劇作的蛛絲馬跡,讓觀眾感受到洛津的意象,顯然還有很多空間值得追索。(劉祐誠)
12月
16
2017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