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席華筵終散場,轉瞬平生《紅樓夢》
12月
31
2014
紅樓夢(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5次瀏覽
賴妍延(出版社編輯)

林奕華改編的四大名著中,《水滸傳》討論的是男人(Man),《西遊記》問什麼是范特西(Fantasy),《三國》則是探究何謂成功(Success),這次來到人物關係千絲萬縷的《紅樓夢》,他更是大膽直言──”What is SEX?”擷取了《紅樓夢》章回橋段,舞台劇中不用原著裡遠近馳名的十二金釵,而是帶著一種父權主義的自我懺悔與自省,將之投射在一群男金釵身上。都說林奕華的戲裡沒有窮人,這次和兩廳院合作的四大名著最終章《紅樓夢》更是如此,顛覆古典,玩轉性別,型男群舞帥氣養眼,合襯的西裝包裹著現代雅痞的優雅與大觀園裡的興敗榮衰,卻仍舊符合林奕華作品中一貫當代城市的調性,以古典文本攤開了現代人在情感裡的孤寂脆弱,以及再三想要握在手中對於關係中的強勢權力。

以夢中說書的形式讓主人翁賈太太在意識朦朧間面對自己的罪,但下一秒用酒杯散落舞台似乎暗示這些罪不過是醉,不管夢與生活,誰又能真正清醒的批判自己?當觀眾們好奇張望舞台上如何詮釋SEX的時候,看到最後卻是發現,這榮國府的愛恨瞋癡比對今昔社會仍舊如此,演員們在舞台上聲嘶力竭哭喊著自己的想望時,其實也是將現代人對每段關係中的不甘及憤恨脫口而出。不過由於劇中台詞多參照原著小說,原本用詞就不太貼近現代用語,在演員們忘情嘶吼之下,台詞幾乎變成一片模糊,同樣情況也發生在人多嘴雜的群戲當中,相當可惜。

少了《水滸傳》與《西遊記》針砭時事的大量諷刺,拿掉《三國》那段巾幗不讓鬚眉的男子氣概,像水一樣的《紅樓夢》,人人身處心細如髮如履薄冰的大觀園,在那花花世界的每段關係中,個個活得精明任性,那些不敢說不願說不想說的自私自愛在舞台上被赤裸裸剖析,當以「我」為感情中心時,必定伴隨著真心相換的利益衝突,對於一段感情付出的多寡便成了斤斤計較的項目,我投入了十滴眼淚換你一眼回眸,兩次不經意的微笑得你一嘴欲語還休,在紅樓夢中的情感如何較量?看演員化身說書人更成為劇中人,他們在自己的慾念中輾轉渴求,由男人來詮釋高壓父權體制下壓抑扭曲的女性愛欲,比想像中還要激烈外放,那近乎偏執的表現似乎也道出在一段關係中誰先投入一顆真心便是瘋魔。林奕華的作品一向不怕彰顯現代人通病,就像浮誇歌詞中說的:「你當我是浮誇吧 誇張只因我很怕」,怕寂寞怕被遺忘怕不受重視,所以我們過濾了那些不順眼舒心的訊息,更喧擾更高調更暴力的膨脹自己,當外在爆炸成長卻沒看見自己內心正無限萎縮。

臣服情字之下,每個人是機關算盡的王熙鳳、閬苑仙葩黛玉妹妹、更是「說話忘了情,不覺的動了手,也就顧不得死活」 的賈寶玉,What is SEX?,是性別、是性慾、是性感性情性向性高潮性虐待性的歡愉,活生生的一顆心,即是性。

《紅樓夢》

演出|非常林奕華
時間|2014/12/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我而言,在討論「林奕華的《紅樓夢》『是/不是』對名著的改編或是再造」的同時也返照著「那些說著《紅樓夢》的文字『是/不是』評論的思考」,但顯然對於後者的討論,目前還少有人關心。(吳牧青)
1月
26
2015
當性別成了被操作的假議題,原罪與宿命之間曖昧不清,畫面關係只有放肆的符號堆疊,《紅》劇的角色單薄空虛,故事輕挑嬉戲,想像力匱乏的城市泛景,便失控得無以復加。(黃佩蔚)
1月
06
2015
崑曲成為「顯學」,許多藝文界的人士開始關心崑曲,甚至直接參與製作演出,更甚至於開始創作,一時間崑曲界好不熱鬧,但真正讓人心服口服的作品似不多見,現在又多了一個《紅樓夢》的大製作。(陳彬)
3月
07
2012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