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陣「擊」上舞臺-《麒擊》
8月
04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13次瀏覽

王昇揚(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 )


張鎧麒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修擊樂,受教於李慧老師、黃馨彗老師,啟蒙於郭以芯老師。現今擔任聖德傳藝會館執行長,主要以傳承臺灣廟會文化與其常用之中國傳統音樂,如:北管、國樂吹打樂、醒獅鼓樂。在不失傳統精神的原則下,開創新型態的擊樂表演風貌。

《麒擊》張鎧麒&聖德傳藝公益音樂會是以傳統人文文化的陣頭文化,運用音樂的角度,切入深造與研究,使民間遊藝不再擁有刻板負面之詞。在演出內容分別有三點個觀點,一、以北管音樂結合神將藝術,將七爺八爺呈現在舞台上演出。二、編排設計將醒獅鼓樂與舞龍舞獅表演融合於舞台上。三、引用「布袋戲」、「北管」、「醒獅鼓」三大臺灣廟會常用的音樂元素,創做一曲吹打樂形式的曲目,作為傳承與呈現。由以上三個觀點,探索擊樂不同的新風貌。

上半場第一首曲目是張鎧麒的拿手曲目《龍騰虎躍》,不管在樂曲詮釋、樂手整體搭配都將五音排鼓的打擊技巧展露無遺。第二首為張鎧麒的自創曲《Who am I》,全曲以傳統加入現代元素,以京劇戲曲的曲牌《備馬令》為開曲、中段以鐵琴演奏北管曲牌《風入松》、再嘗試加入不同風格的日本太鼓團體DRUM TAO的經典曲目《大祭》,試著將不同元素融合,並創造出不同的火花,使曲目元素更加豐富多元。第三首為醒獅鑼鼓(戰鼓)曲目《賽會-擊鼓戲獅》,《賽會》是由鴻勝醒獅團張遠榮先生在1996年參與「國際打擊藝術節」所創,顛覆傳統醒獅在舞臺中央,醒獅鑼鼓樂在舞臺旁為配樂的概念,將傳統醒獅鑼鼓樂由一顆大鼓,增加到五顆大鼓,並將鑼鼓改到舞臺中央演出的形式演出,此次演出演奏段落為:《操練》、《競技》、《奪標》、《得勝歸》,更是在《得勝歸》中加入醒獅一起演出,讓觀眾看見不同的藝陣風貌。

下半場第一首為《北管牌子聯奏》,曲目以「插字」讓演奏者有更多變化與演奏空間,曲目內容以北管經典曲牌《番竹馬》與《新風入松》作為演奏內容,最後神將「謝范二將軍」登臺讓人驚呼,也因為謝范二將軍登臺,讓觀眾彷彿進入廟會情境當中。第二首為《潮州(大班)鑼鼓-社慶》,潮州大班鑼鼓是潮州民間音樂,樂曲內容是表現喜獲豐收日子裡的喜悅畫面,在鑼鼓的鑼聲、嗩吶等樂器演奏,讓整首曲目更加豐富。第三首為張鎧麒的自創曲,也是第一次呈現的曲目《官將戰駒》,在曲目演奏開始之前,先講述了一段臺語「增福損祿為地藏,天露地氣化毫光,風吹鼉鼓山河動,雷轟陸旗日月高!」,後張鎧麒手持官將首的刑具「三叉戟」走至舞臺中央演出「官將首」,再走至定位演奏,曲目以臺灣廟會的傳統「神將鼓」加以改編,融入舞蹈與官將首的演出,使舞臺畫面豐富且多元。在演出謝幕後,也隨著觀眾的掌聲為觀眾帶來了驚喜的安可曲,全曲以國樂曲目《渤海歡騰》作為基底,而張鎧麒則是套上「三太子」來為觀眾祈福,也在歡樂的氣氛之下,為此場音樂會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除了第一首使用國樂樂曲外,其餘的曲目皆是在廟會慶典中常聽到的鑼鼓樂,如:醒獅鼓、北管、潮州鑼鼓樂等等。藉由此場音樂會可以看出,臺灣的傳統藝陣中的音樂,不是只能出現在廟會祭典、儀式中,更是可以進入劇場、音樂會。此場音樂會除了能夠藉此推廣擊樂外,也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藝陣新觀點,正如同張鎧麒所說:「學藝陣的人不見得是壞小孩,但是藝陣讓我們進入不一樣的世界觀。」

《麒擊》

演出|張鎧麒、聖德傳藝
時間|2022/07/16 19: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