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靈魂的國度《2015新人新視野─舞蹈》
11月
26
2015
小小國度(新人新視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4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有沒有這樣一些時候,當你從作品中,「感受」到有些創作者正默默且執著地梳理自己的內在,即便方法可能有些樸拙、甚至無言,但你會覺得真誠、可愛,因為透過作品,你彷彿接收到,他或她正面對深處的自己,這很直覺的,但你就是會知道。也有些時候,某些作品中,你「讀」得出來富潛力的編舞者巧妙運用各種新穎的身體語彙,也彷彿點出了一些當代議題,但無論如何,你與作品之間不知怎樣,就是連不上。

看朱蔚庭的《曼∞曼II:靈魂的地理》,你不得不承認,它其實有點怪。怪在,無論片段內或片段間,肢體語彙似乎難有邏輯可言,好比一開始舞者何姿瑩坐在椅子上,大力踱步,完畢,燈暗。下一段,她就跟舞者董存真開始流暢舞動,唯衣服將她們「相連」一起,於是顯得不太自由,纏繞、解開、纏繞、又解開,大約是兩人反覆加強的語句,再次完畢,燈暗。上來了另外兩位男舞者初培榕與李承軒,身著同樣相連的服裝,一人以身體做著斷裂、瞬間定格、有些扭曲的動作,另一人則相對柔軟、綿延,又完畢,燈暗。就在此刻,前方兩位觀眾笑到抽動的肩膀,已說明這選擇夠怪。接著,兩名女舞者又是相連而出,但這次,她們只是背對觀眾,彷彿波浪般綿延地動著,身後的投影加強了流動性,好像她們正經歷一段旅途,無盡地走著,不知要去哪裡,就這樣,燈又暗了。

可想而知,目前為止最怪的大概就是舞台調度,時間拿捏令人錯愕的換場,一明一暗間,造成了呼吸與閱讀上的障礙,於是,就在差不多要放棄閱讀的時候,詭譎具吸引力的最後一段出來了。輪迴般,回到了第一段的場景,舞者紛紛換上款式不一的服裝,何姿瑩依舊大力踱步,只是腳上穿了加厚鞋底的靴子,用力踏著;先前綿延、柔軟舞動的男舞者,其實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枯枝間;動作斷裂的男舞者,原來是身上背負重物如駝背的男人;不斷向前奔跑的人,為了生存又再長出了一雙腳。此刻,音樂隆隆,低音頻彷彿黑洞般,將觀眾吸進每個人各自畸形、突變的生存方式。《曼∞曼II:靈魂的地理》一路順下來,其實會覺得有點毛,這裡面的人們神情似有若無,好比何姿瑩,你以為她面無表情,卻其實有一種怨懟,你不知道她在沉重甚麼,直到誇張厚的鞋底出來。於是,不太順暢的舞台調度與不甚細緻的結構紋理雖未能因此合理化,但編舞者執著的表達,竟讓觀看到後來成了一種自省,回想自己的無言與前方觀眾的訕笑,也許正呼應了朱蔚庭想要反映人們對表面與結果的注視吧。

來到了許程崴的《小小小國度》,編舞者有些巧思,首先,他用紙張講了一個寓言故事,聽到海鳥與浪潮的聲音,知道這個寓言故事發生在一座海島上,「人性」的各種變因在此被放大檢視,這裡面,因為人們的無知與懦弱,才出現了王,以對抗不知名的外力,於是這個王的權力乍看可以成為刀槍,本質上卻也如同散落各處的紙張般,薄弱不堪,隨時可能崩潰,且隨時可能有另一個王的誕生,所以,人人都可能是王,也都是被蒙住頭部的背面人形看板,扁平、單薄、不知名。再來,島上的人們衣衫襤褸,姿態猥瑣,對於世界從來不正面迎擊,所以人形看板總是背面的,而真正的人們竟還躲在人型看板之後,即便現身了,也總是拱背曲身、眼神飄移。至此,可以讀到人的無知與沉默造就了不被限制的權力,進而產生了不平等,這不平等的環境體質,再度加強人的卑微與猥瑣,惡性循環於焉而生。許程崴用紙張創造的小小國度,大致是講述這樣一個彷彿影射當代社會的故事。目前為止,你會讀到編舞者試圖勾連社會、反映現實,但不知怎麼地,一種始終說不上來的無力與空虛,總時不時在觀看的過程中出現。

原來,真正該給力的身體,或說透過舞蹈,我們可以對世界如何著力的支點始終難以在《小小小國度》中感受到。難道說,小國度的人們就真的如此猥瑣、懦弱嗎?似乎又不一定,不然舞者陳智青與賴澔哲雖未正面迎擊,但也已赤裸上身,反覆做著具能量的搥打、踹腳,這不就說明抵抗還是可能?但迎擊也僅此而已。多數時候,動作本身總在一種不高也不低的能量狀態,看似拼命揮舞、抖動,但對於這所謂不公不義的寓言島嶼,編舞者所給予的「行動」是甚麼?無論是卑微、是虛無、是抵抗、是到後來的歇斯底里,都有可能在行動的反覆強化中,成為一種身體,那會是舞者在動作中的精神所在。但在《小小小國度》裡,似乎僅能看到動作,感受不到身體,舞者們反覆地顫動、搖晃、彷彿具野性力量的甩動卻始終難以撼動或不撼動什麼,於是,最後舞者們集體對觀眾投以某種控訴的眼光,便更難以引起反思。如果,編舞者真要說的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社會與世界,可能是真槍實彈、血肉模糊,也可能真有一個面向是如紙張般的扁平與薄弱,那麼我的好奇會是,編舞者如何透過他的洞察、沉澱與巧思,引領我們看見諸般現象下的核心,不然,種種形式語言就真有可能像紙一般扁平與薄弱了。

說到底,我們究竟對於關懷的事物體會了多少、深刻了多少,雖非一兩部作品的時間足以完成,但的確是一點一滴為身體灌注能量、為形式增加厚度,為心中的「小國度」賦予「靈魂」。

《2015新人新視野─舞蹈》

演出|朱蔚庭、許程崴
時間|2015/ 11/ 21 19: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