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焦慮的弱聲《野草》
9月
04
2017
野草(夢遺少女的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4次瀏覽
石志如(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回家路上,忘卻名字和進路是同一件事,終於你用力記住的姓名,但找到自己了嗎?被刪減的,沒關係,內心的根,終會越往深處,茁長。」(引自演出宣傳文字)這群集結阿美族、鄒族、平埔族與漢族的劇場新鮮人,以《野草》之名,要向大眾提出他們對於言說適切性的集體焦慮與抗議。

開場男子(萬英豪)以阿美族語,獨吟追思祖母的古調,他一邊唱著歌謠,一邊將手中的長棍奮力跺地敲打節拍,在高亢的歌聲中,撞擊聲只發出與力量相違和的微弱聲音,是展場地板使然?還是導演的刻意安排?皆使這意象直接與主體靠近,貼切地表現出部落青年在自身傳統庇佑下,卻仍顯得徒勞無功。舞台的唯一裝置以麻繩象徵枯萎的野草,它們被倒掛在舞台上方(象徵超現實的空間),另外正後方是大面積的麻繩所垂吊的流蘇牆,這是舞台上唯一一處被切割的空間,只是這軟弱的流蘇牆隨風搖擺,雖展現了草的韌性,卻無法成為台上青年的依靠,更無法替他們找到生命的答案。《野草》的意象在一開始空間營造的「弱聲(生)」之中,似乎已透露了這齣戲終歸走向無助的孤寂。

由女子(劉穎蓉)的阿美族童謠嬉戲橋段導入故事的生命體。遊戲,是每個人邁向社會組織的開端,也是學習信任與謊言的一場賭注,劇中透過遊戲歡樂氣氛,逐漸在肢體越來越暴力的拉扯之下,轉為展現被權力宰制的傷痛。遊戲,之於導演李柏良(阿美族)的眼中,成為詮釋族人受體制壓迫的替代場域,他說:「我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我的天真也是讓我受傷的開始。」這句話,好熟悉卻也令人沮喪,沮喪台灣社會如何讓這位年僅二十出頭的導演新鮮人,有如此深刻的痛?是部落人的集體焦慮?還是現今所有職場新鮮人的焦慮?

回到劇中,《野草》整體走向肢體劇場,從演員的舞蹈肢體訓練背景,展現出融合街舞、現代舞風格的情節性詮釋,整場演出背棄語言文本的思維,表演者的話語權被剝奪,僅擷取片段語句中的短詞作為意義指涉,而失語或是弱聲的選擇,是否是這些部落青年想要表達的焦慮?想說的話,不能說?還是用什麼說?該如何說?於是,失語後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承載繁複意義的載體,反倒給導演與演員一個巨大難以招架的大問哉。在筆者內心數度困惑與推敲下,作品中數個舞蹈片段,以明顯展露出街舞的排舞隊形與舞動姿態,其外來的文化符號意象倒是成為與原民傳統文化斷裂的證明,而有現代舞訓練背景的柏良,則將發自內心的困惑與焦慮,應用在舞蹈創作中,以重拍引流出奔放具流暢的動作設計與聲響,使作品自始至終,都與傳統身體失聯,而產生了傳統與混雜文化的身體辯證關係。

這場最為驚艷的感觸,應屬於年輕導演所選擇的議題意識。以自身對環境、社會、文化的感受,敏銳地以「言說」做為延伸發想。說與不說,都可能是錯,身體的弱聲吶喊,卻又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利器,他們仍舊走不出自我矛盾的城堡。雖然在觀賞期間,筆者數度與台上的肢體意象形成詮釋上的疏離感,但也許是導演與演員幾乎是成長於網路知識爆炸的90後,在他們的生存環境中,充斥著快速、便捷、簡短、拼貼式的圖像式思考行徑,於是這種塊狀式的邏輯思考,形成他們表述的方式之一。筆者反思這群正參與社會競爭行動的新鮮人,「言說」竟成為他們面對社會的集體焦慮,從他們選擇以部落曲調的追思儀式,再到自身傳統歌舞的空白,似乎透露了他們只能回憶那如幻似影的傳統文化,傳統的語言及身體,在「想像」中尋找、茁壯。

這場演出雖然就整體戲與舞的結構安排,呈現不太和諧的混搭與疏離感,卻因拋出的議題具有思辨與衝擊性,以及服裝的設計上,巧妙應用病房手術服的綑綁設計,在劇中以勒束脖頸、綑綁軀體等增強情境的想像,另外音樂以工業再製的撞擊與重複,展現當代社會所造成的枯燥乏味的生活,整體展現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過去台北藝穗節曾被諷喻為在校生的作品發表會,在這次的節目中,《野草》的製作團隊全部來自高雄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畢業的校友,在這次議題取材、文本演繹與劇場設計等詮釋,皆勇於挑戰學院風的框架,也讓北台灣難得一見南部學院出身的劇場創作。

《野草》

演出|夢遺少女的劇場
時間|2017/08/30 11:10-12:00
地點|知信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周書毅的作品總是在觀察常人所忽視的城市邊緣與殘影,也因此我們能從中正視這些飄逸在空氣中的棉絮與灰燼。與其說他作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駐地藝術家,積極嘗試地以高雄為中心對外發信,並發表《波麗露在高雄》與《我》等作品,不如說他是在捕捉抹去地理中心後的人與(他)人與記憶,試圖拋出鮮有的對話空間與聲音,如詩人般抽象,但卻也如荷馬般務實地移動與傳唱。
5月
16
2024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
「解構,不結構」,是編舞者為當代原住民舞蹈立下的休止符。編舞者細心梳理原住民的舞蹈身體在當代社會下的種種際遇,將其視為「符碼的」、「觀光的」、「想像的」、「可被消費的」,更是屬於那位「長官的」。走光的身體相對於被衣服縝密包裹的觀眾,就像一面鏡子,揭示所有的對號入座都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所謂的原住民「本色」演出難道不是自身「有色」眼睛造就而成的嗎?
5月
09
2024
可是當舞者們在沒有音樂的時刻持續跳大會舞,彷彿永無止盡,究竟是什麼使這一切沒有止息?從批判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已為原民劇場建構的典型敘事,但若平行於非原民的劇場與文藝相關書寫,「冷戰」之有無便隔出了兩者的間距。實質上,包括歌舞改良、文化村,乃至林班歌等,皆存在冷戰的魅影。
4月
30
2024
另外,文化的慣習會在身體裡顯現,而身體內銘刻的姿態記憶亦是一種文化的呈顯。因而,透過詳實地田調與踏查的部落祭儀資料,經由現代舞訓練下的專業舞者的身體實踐,反而流露出某種曖昧、模糊的狀態。
4月
29
202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