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京劇的兩種方式《易》&《馬伯司氏》
9月
07
2016
易(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3次瀏覽
汪俊彥(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回到歷史脈絡,百年來以戲曲改編、嘗試、挑戰為名的表演,自西風東漸、感時憂國開始,延續至今仍為當代戲曲表演舞台上的重要議題;只是今日再以戲曲實驗、跨文化、現代化、東西交融、本土化等等,重新圍繞在「當代」與「戲曲」的關係。歷史的包袱不小,往往不自覺也就擔上了,反而不擔同樣的包袱才需要更大的決心與洞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像,但我認為這次台北新劇團實驗劇場加上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沒有打算處理同樣的問題。戲曲改良的歷史包袱暗藏著一項美學前提:戲曲具有一套自給自足的形式、風格、音樂,甚至民族、文化與內容的完整性;換句話說,我們常聽到的戲曲程式、這才(不)是京劇、這(不)是歌仔戲等,往往就是依照這個前提作為判別的標準。這一晚表演的兩場演出《易》與《馬伯司氏》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卻都指出了這個前提的問題。

導演兆欣以一群長期浸淫於京劇行當的演員,安排了一場挑逗「是京劇非京劇」的表演。但如果問題只停留在這樣的表演究竟是不是京劇?那就正好掉進了導演的陷阱。演出的序場安排了所有演員分別以不同的速度、方向、身體體態,以或聚或散的方式跑場、碰撞,而這群演員表演就如同眾生相,(京劇)身份只是生命/表演旅途的其一。導演一開始就透過「反京劇」的方式,拉出了現代主義式的命題高度,更以接下來的第二段,琵琶與女演員的反覆拉扯與掙扎,一再質問或許根本無所謂絕對京劇的表演,而是京劇不斷被要求、認知與想像作為京劇。無論是第三段的演員唱功相互拼場,或是第四段徹底翻了一桌二椅,遊戲空間作為網球場、小便斗、攀岩、降落傘等,始終都在挑逗若是執著於這些京劇聲音與身體如何歸屬,將大大失去了看戲的樂趣。除了逗弄(太認真的)觀眾之外,導演也沒忘記鬧鬧(太認真的)演員,最後一場精彩的武打過足了全場的癮,想必也滿足了演員的一展身手;但如果僅僅活在「京劇」(或是「京劇改良」的夢中,而且還是一場百年來的話語早已編寫好的歷史惡夢),可能都無法更直接地面對現實。節目單寫著:以三慶班「身段譜口訣」為本,導演透過小分子的重新排列,建構異樣的時空。但我認為兆欣的野心更大,他不僅僅建構了異樣的時空,甚至「還原」京劇的時空。他讓京劇開始有機會擺脫百年來一旦「演得不像京劇」就只能面臨接受京劇實驗、京劇現代化套式的話語,而是還原京劇的任何形式本身即是作為劇場表演的一種,自然在面對不一樣的觀眾、不一樣的時代與劇場環境時,就帶著變異/易。

從這一點「還原京劇」看來,導演劉亮延的《馬伯司氏》與兆欣的《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劉亮延安排劉欣然以滿清遺老的碎叨同時獨角飾演馬克白夫人(馬伯司氏,也是馬太太),近似以說書人的身份,不斷進出當下臺灣、清末民初與莎士比亞筆下的十七世紀蘇格蘭,進而帶出呈載在演員身體之下究竟是劉欣然、京崑乾旦、遺老、馬太太、馬伯司氏還是馬克白夫人的問題。或者,根本全都是;是夫人扮將軍、是遺老扮夫人演將軍、是劉欣然透過旦角以遺老扮夫人演將軍,還是根本就是倒過來,成了將軍透過夫人讓遺老使旦角喚劉亮延操劉欣然?導演在這裡精彩地展示了表演話語的高度複雜性。換句話說,劉亮延並不將重點放在京劇如何改編莎士比亞,也不是莎士比亞如何在地化;而是對於莎士比亞與馬克白夫人(以及她在中國、在臺灣、在清末民初、在當今的各種分身)如何作為「事件」(event)及其複雜性、作為偶發也是對於歷史性的深究,表達出更高的興趣。劉欣然真假嗓的念白與京白變換,以唱腔搭配爵士、弦樂、歌劇、鋼琴編曲,在表演與觀眾接收的每一刻,亦透過形式不斷衝撞與辯證某種(被假定)穩定的京劇表演。對劉亮延來說,這種衝撞與辯證恰好才能精準地貼近每一種身體、每一個文本、每一場表演,次次迥異的狀態,而得以「還原」京劇被民族文化、歷史包袱、美學程式層層包裹得密不透風的話語。也因次,我們可以看到劉亮延的馬克白夫人不必然是那個充滿野心、被權力與慾望吞噬的將軍夫人,而是一位絞盡腦汁只為如何能將馬克白將軍留在身邊的情人。

在京劇的舞台上等待這樣的表演已經太久了,辜公亮文教基金會酷集劇場真敢,也為這兩場表演喝采!

《易》

演出|台北新劇團實驗劇場、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時間|2016/9/1 19:30
地點|台泥大樓士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中以時間的連綿,改造了原有京劇身體需要快速到定位的內規。正如《遅刻の誕生》用遲到來直指現代時間的存在,這不同節奏的京劇身體也指向了現代京劇身體的誕生。(印卡)
9月
09
2016
跨越了京劇原有的音樂框架,《馬伯司氏》的音樂充滿各種可能解釋,但可確認的是,京腔的主導地位被取代了,劉欣然僅僅在演唱著,但依字行腔、樂器音色再托於其上形成的「腔」確實不見了。順此脈絡,京腔不再是京腔,是一套工尺譜上的旋律。(紀慧玲)
9月
09
2016
劇本與歌詞的巧妙詩意,其中獨特的語感仍然討喜愉悅,尤以劇末的女巫調湯之歌甚有樂趣。跨文化的情調展現,以及人物幽微可嘆之面相揭露,是為詮釋此莎士比亞劇作的不同角度。(陳元棠)
9月
07
2016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