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盡意而出新意《囍事雙飛》
6月
29
2015
囍事雙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蔡諄任(社會人士)

傳統中國有「立象盡意」的美學概念,象生于意,故尋象能觀意。梁祝故事中最令人鏤記與動容的精粹是化蝶,表述兩人生前無法成眷侶,死後亦要蝶雙飛。同樣有蝶,茲如李商隱《錦瑟》中提及的莊周夢蝶、子規杜鵑、泉客明珠、藍田美玉,都是借物寓情表意的最佳範例,戲曲一樣擁有此尋象觀意的美感。秀琴歌劇團的《囍事雙飛》中,保留梁祝部分劇情的梗概,劇本和演出上表現俚俗親民,保留外台做活戲的韻味,編劇亦掌握變通之法,如《易》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因此有兩大新穎:其一幾乎架空馬文才而擬撰出雙胞妹馬文鳳,原李代桃僵兄長身份要迎娶英台,後英台女扮男裝逃往尼山書院;文鳳深愛山伯欲找尋之,也女扮男裝巧合前往書院。二是山伯墓碑裂開,捨棄尾末英台投墳片段,置換成戲一開頭從現代穿越時空而來的士久,此角色也取代了原本的四九。全劇變通順暢清晰,而最後劇情發展出顛覆悲劇收場的喜慶結尾,卻也滌除化蝶的場景。那麼蝶復何存呢?

文才替妹文鳳抓彩蝶而摔成失語智障,山伯贈與文鳳七彩蝶籠,據此已揭櫫彩蝶的形象,表意出人類互動中最真摯的情感。這種把主觀的思想情感,鑲嵌入客體並與之結合,相輝相映表現主軸概念乃為感情移入,又稱「神入(empathy)」。編劇進一步更將之具體成七彩蝶籠,符合傳統美學立象觀點。但立象絕不只是物體外觀的模仿與傳真,而是能借象表意傳情。文鳳執蝶籠可謂自己情感的桎梏,打開後彩蝶自由飛舞,實則毋須再藉由投影來再現視覺,因觀者已可「觀物取象」而知其意。

況現代的戲曲無不希望能立足傳統而能轉趨創新,「立象取意而出新意」能指涉並驗證出這思維。綜觀全劇因為士久與文鳳的角色改寫與創造,才有新意的創生。如易裝的英台、文鳳、銀心同是性別和身分的重疊,角色在面對事件中表現出性格情感上矛盾與糾結的堆疊,人物跨越古今的時空交疊、因文鳳阻撓而梁祝慕念對方心生精神與現實的虛實摺疊,部分角色誤打誤撞行為的巧合錯疊,四條支線劇情朝主體脈絡的鋪整層疊、與劇終結尾的峰迴更迭。雖然摘抿化蝶橋段,卻在文本上造就另一種「化疊」的一致性,顧及立象盡意也合於戲劇張力,可謂藝術上的「遷想妙得」。然植基傳統亦欲發展革新,勢必也得經的起傳統的挑戰。《囍》劇既以擷萃梁祝改寫而具象立意,在演出上如果要達到更高層次的「得意忘象」亦實是困難。

既是穿越時空,以士久開啟《囍》劇的楔子,用第三者旁觀的立場引領觀眾視角,同時角色也涉入其中,貫串場幕與出入劇情之間。台詞多提及要協助梁祝能相廝守,似乎可扭轉乾坤而密織佈網挽轉舊情節,但除了在觀音洞促成梁祝邂逅在一起,士久的存在卻沒實質轉捩幫助;反而真正執孰全局的樞紐是文鳳,由於她的「澄懷」放下一切做出成全,才成就梁祝彩蝶雙飛的圓滿,讓觀眾「味象」蝶之存在。但也致士久角色對於劇情的功用反淪得魚忘筌;而末段銀心自願去照顧文才,就足以幫助文鳳擺脫偽扮文才身分,作自我去追求愛情?已改寫至此,其可斟就偷梁換「祝」之計,由銀心取代祝嫁往馬家,可合情理達此目的,結局也或能更臻完滿。

此次演出能針對演員量身打造、發揮劇團特色,也替文本改寫與奠基傳統開創新巧思與玩出新味。梁祝的劇情不再淒美與惋惜,取而代之是觀眾對文鳳胸襟的憐惜與同情,卻也因為她而再次體現蝴蝶滿天翩飛的景緻。

《囍事雙飛》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15/06/19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推動梁祝重圓者,不是劇團廣告穿越時空的李士久,而是甘願犧牲幸福、終身假扮兄長的馬文鳳。此層文本變形,讓《囍》劇在既定梁祝框架中,靠馬文鳳來提煉戲劇張力。(郭璉謙)
6月
24
2015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