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悲劇的悲劇性《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4月
15
2019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Hubert Amiel)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7次瀏覽
吳政翰(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故事是人寫出來的。在現今這個「後真相時代」裡,這道理更是不證自明。從處處充斥的假新聞,到看似紀實而旁觀、實則充滿主觀導向的紀錄片,皆顯示出每個表面真實的「真實」,或多或少都有著「非真」的成分存在。瑞士導演米洛・勞(Milo Rau)的作品《重述:街角的兇殺案》(The Repetition Histoire(s) du théâtre (I))中,以一則死亡懸案出發,在重演舊案的過程當中,再構了真實,亦瓦解了真實;搬演了歷史,似乎也質疑了歷史。

這件兇殺案是一件社會上發生過的真實案例。一位名叫薩能・賈非的男子,在比利時列日街角的一家同性戀酒吧附近,與幾位素昧平生的男子攀談,隨後上了他們的車,不久之後,以薩備受凌虐,最後全身赤裸地陳屍在森林中。然而,導演米洛・勞並非只是在搬演此事件,而是在搬演「搬演此事件」;所搬演至舞台上的,不是兇殺案本身,而是將時間的跨幅延展到案發過後,團隊為了要搬演這齣戲所做的種種準備,如田調、選角等,這些一連串的過程都在舞台上展現。前者是複製真實,還原事件;後者則是將整個複製真實的過程複製出來,所還原的是「複製」這個行動。有了這樣的展演前提,真假虛實的辯證層次變得更加複雜,讓再構、假造的過程本身反而成了戲的真實,也因此,全戲所有還原的真實都直接成了一場有意識的搬演。

打從演出的一開始,似乎就預告著所有這一切只是演出,真假參半,假要亂真,真亦有假。舞台上煙霧四起,演員扮演著哈姆雷特,講著獨白,召喚鬼魂,鬼魂沒出現,卻又存在著。爾後,擺有幾張簡單桌椅的舞台,成了一個甄選會場,諸多甄選者們一一現身說法,各以不同面向和經驗,間接參與了真實的建構:一位曾經演出過達頓兄弟電影作品的臨時演員,講述了許多在拍攝現場之外的瑣碎事情,破除了達頓兄弟強烈寫實風格鏡頭下所形構的真實場面;劇組演員帶著一位甄選者,以不入情的親吻、借位的毆打,試圖製造場面真實感;另一位甄選者從機器中放出了鳥鳴、雨聲等聲響效果,以聽覺讓人身歷其境;還有一位黑人演員,時而被找去演阿拉伯人,時而假裝會說丹麥語,加入一些如Youtube或Coca Cola的單字,就被信以為真。不僅揭穿了這些真實表面的「偽真實」面向,也顯露出表面化、全球化、資本化似乎才是共同的真相,引人發噱。

爾後,眾演員們開始模擬案件中的多位人物現身說法,搬演著訪談或回憶,由一個事件散射出多種立場和觀點。許多時候舞台上的演出都被影像化,透過現場表演與影像表演的並置,在相互干擾之下,更進一步地挑戰各個媒介、各種載體所建構出來的真實。例如,上一秒是現場非常認真地演出,顯像於銀幕上,下一秒影像不再,收回現場,忽然鬆懈,切換到了截然不同的語境和氣氛。這一斷裂,使得本來非常真實的真實狀態瞬間瓦解,變得一點也不真實,此時揭露了影像真實的虛構,以及顯現出看似眼前唯一真實的框架之外,原來另有一層的真實存在。有時則是現場與影像同步進行,時而重疊、合拍,像是回憶完整再現,但時而延遲、錯開,彰顯了兩者之間的縫隙,彷彿也暗示著回憶的必然失準。

於是,在這樣真必然有假的展演邏輯前提下,後段現場與影像幾乎完美無縫的兇案現場再現,就顯得格外有意思。此段再現,兩種媒介完整合拍,一方面讓人感覺觀者冷眼凝視著命案現場,但另一方面,卻又被提醒著眼前一切仍然是假的狀態。延續前段的借位打鬥、真假邏輯,似乎也大膽質問著眼前即景是真的嗎?這樣的回憶是真的嗎?甚至,這樣真的是原汁原味的原音重現嗎?有沒有尚未發掘的線索?有沒有這看似明確而簡單的命案之外所不為人知的實情?倏地,手段更為激烈,某種程度上,加諸在受害者赤裸肉體上的痛苦,這不堪的凌虐極致,讓觀眾有了共感的基礎,用感受締造了、確立了真實的基礎,卻也同時,最後用了一泡無形的尿,讓人一面感受更加被壓迫住,一面被打醒。

整場下來,重點並不是去挖掘層層迭起的懸案謎團,也並未針對這個議題或案件辯證出更深層的立場,而是多面地、有意識地、一再反覆地呈現出這個悲劇形構過程的虛與實。全戲目的不在於激起悲傷和恐懼,反而在於讓觀眾正視悲傷和恐懼的無形與無力。最後再藉由一位準備上吊、等待觀者救援的演員/角色,喚起了行動為上的意志,使得此劇在挑戰悲劇力量的同時,有趣地激起了社會行動的意識。不過,就更大的框架來看,這樣的行動是否就真能為真?或者,這樣的行動也必然虛構、必然無力,悲劇成為一道不斷重述的宿命歷史,才是真正的悲劇性所在?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演出|國際政治謀殺學院、導演米洛.勞
時間|2019/04/0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故事」一詞,筆者以導演為撫平傷痛、社會正義、無法重現真實的困境、而讓再現本身成為真實(依據《根特宣言》第一條)等創作前提,詮釋其僅僅試圖為說一個五幕悲劇形式的故事。(劉沁)
5月
07
2019
從觀念上,導演屏棄了將作品「開放」給大眾的想法,而是更徹底地,將現實條件、人物皆考量在劇場創作範疇。透過此舉,無論是《剛果裁決》中的討論,或《重》中當地民眾對事件的爬梳、對當事人的試圖同理,都由於戲劇藝術的現場與直面性而被編織出來。(張敦智)
4月
11
2019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