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北管「現場」《北管憨子弟做伙來排場》
10月
27
2021
北管憨子弟做伙來排場(劉祐誠攝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7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自2021年5月19日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三級疫情警戒後,原先活絡的民間廟會活動,便無法舉行遶境相關活動。經常為台灣酬神賽會的主要音樂陣頭:北管,自然也無法得到演出的機會。

北管演出團體除做為陣頭外,也能於固定地點單純演奏曲牌的排場,或是呈現角色編排的亂彈戲。誠實的說,以前在許多場合呈現的北管排場很難有精彩的表現;筆者以為的原因有,北管被主辦單位當成聊備一格的節目,演出團隊負責人很難特別號召團內成員積極參加,再者,許多北管團體各自演出機會不少,因此要讓團員們用心的投入演奏,往往需要有相當的耐心才能見到一次精彩演出。由於此刻遶境尚未得到政府允許,原本經常在各大廟會相見的北管軒社現在鮮少有碰面的機會,因此這場由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安排的北管排場演出,集結了多個中北部重要的北管軒社,並選定於大甲鎮瀾宮共同完成兩天的排場演出。

儘管這篇評論以台北靈安社與淡水南北軒的演出為主,但參與的其餘北管團隊也都可從演出現場或直播畫面見到其用心。從視覺上觀察,各團除了帶來各自的彩牌、托燈、旌旗等印有各軒社社名的家私(ke si),各軒社也都各自準備自己的拿手曲牌,甚至有些軒社還有成員進行掛詞演唱。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北管音樂可以用熱鬧、喧騰等字句形容,譬如許多廟會場合,北管軒社經常使用《一江風》、《風入松》等曲牌,此次許多軒社挑選演奏曲牌時也都盡力展現這樣的風格。北管不僅能呈現熱鬧的風格,像板橋潮和社、新港舞鳳軒、南屯景樂軒是揀選搬演戲曲的後場音樂為主,北港集雅軒則是於該日的掛詞演唱唱詞,嘗試增填新詞,藉此展示他們對於北管的體會。

台北靈安社與淡水南北軒,主辦單位將兩個軒社安排在這次北管排場活動的第二日下午。該日下午的演出團體依序是,鹿港玉琴軒北管樂團、台北靈安社與南北軒。

靈安社和南北軒同樣為北部兩個歷史超過百年的子弟軒社,儘管各自都有輝煌的歷史事蹟,但也都曾面臨成員短缺的問題;晚近的十幾年,才分別在主要負責人的積極推廣下,增加許多年輕的面孔,兩個軒社的重要活動也都能見到對方盛情支持。縱使雙方有相當的交情,但是難得的同台競演,雙方成員自然都想盡力表現。值得一提的是,當日的演出連台下也相當有趣。表演時間較早的靈安社在台上表演時,靈安社一眾長輩開心的在舞台旁邊與南北軒的長輩們喝酒聊天,當南北軒上台演出時,原本喝酒的靈安社成員們則是紛紛聚攏於觀眾座位區附近,或站或坐專心欣賞南北軒的演出。同樣在靈安社表演時,坐在筆者前方的兩位南北軒資深成員,他們也是無視其他南北軒成員們以手勢提醒他們盡快前來整隊等待上台,專心看完靈安社的演出,才趕緊跑至預備區準備上台演出。

昔時鼎盛的子弟軒社碰面,常常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自然而生的相互拚場。拼場固然是一代子弟們重要的回憶,但是在這類只有卅分鐘的「文化場」(文化場是指政府相關單位舉辦推廣傳統藝術的節目)演出時間,子弟們想展現該團的深厚北管腹內(pak-lāi)或是軒社的聲勢,主要展現的方式僅能從挑選的曲牌著手。

靈安社挑選的曲牌是【銀葫蘆】、【新大瓶爵】與《十排》,其中《十排》還有兩位成員掛詞演唱,由於這支曲目包含十首曲牌,因此當有人掛詞演唱時,演唱者也需要連續唱十隻曲牌。《十排》在亂彈戲中,經常出現於《倒銅旗》劇目,並主要用來烘托兩軍對戰。在現今嫻熟北管知識的人越來越少情況下,選擇較無情緒起伏、並且需有一定程度演唱能力的《十排》進行演唱,靈安社的預設觀眾,或許不是舞台下前來鎮瀾宮拜拜順便坐在台下的觀眾,而是那些同樣相當喜愛北管音樂的愛好者。

如果說靈安社的演出是種「婉轉」表現,南北軒的演出則是展現另一種含蓄的奔放。

南北軒安排的曲目共是【新番竹馬】、【新二犯】與【新大燈對】,這三首曲牌是以嗩吶為主要樂器的吹打樂型式。當日的南北軒共有將近四十人登台排場,光是負責吹奏嗩吶的成員則近廿人,充分展現子弟團貴在一同參與的民間特色。由於該日下午的大甲鎮瀾宮出現許多觀眾,加上靈安社剛結束他們的精彩表演,南北軒藝員們自然也想趕快展現他們的練習成果。嗩吶本就是個容易製造聲響的樂器,再配合著展現嗩吶特色的曲牌,並且又有近廿人的吹奏,這個排場中的嗩吶自然成為相當強勢的演奏部門。儘管這三個節奏明快的曲牌,倘若一味的讓演奏速度加快,不僅很容易失去欣賞北管的趣味,單純聽到一團吵雜的聲響,也容易會讓吹奏嗩吶者發生失誤,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要相當考驗團隊中控制演奏秩序的頭手鼓。

該日負責北鼓的翁瑋鴻,不僅要敲擊清楚的鼓點,讓北管各樂器部門清楚知道演出節奏,還要面對龐大的嗩吶群,不能被嗩吶帶快演奏速度。當嗩吶吹奏者清楚知道曲牌演奏的快慢,同時再搭配響盞、大小鈔與大小鑼等樂器,形成錯落有致的演奏,這些原本用來展示戲齣中外邦將領的蠻橫,則變成南北軒悅耳的氣勢展現。縱使演出結束後,筆者因為不常閱聽過大聲響的北管排場而造成暫時的耳鳴,仍舊覺得該演出相當精彩。

新冠肺炎疫情增溫以來,許多表演創作者紛紛開始思索線上演出的可能,同時持續創造多種的演出形式,並且也有諸多活動討論觀眾「在場」的相關思考。對於筆者而言,透過這場北管排場的演出觀賞經驗,筆者找到一個「拒絕」順應趨勢的理由。首先當日下午若無舞台前方的這群觀眾,北管軒社成員們應該也會有不一樣的表演狀態;再者,儘管主辦單位也在粉絲專頁上提供兩天的同步直播影像檔,像北管這類容易製造大聲響的音樂演出,透過直播軟體的相關技術處理,筆者重新觀賞那些自己曾經也在現場的演出影像,被記錄的北管演奏聲音不會再有刺耳的欣賞體驗,同時也很難再次體會到當日藉由眾多北管樂器,部分時刻由軒社成員們共同創造「和」的合奏經驗。

以出生於1990年代的筆者或是再更年輕的一代人來說,北管軒社的黃金年華無法有親自躬逢其盛的機會,僅能從書籍及相片的介紹遙想那些風光,甚至對於不是北管軒社子弟的一般人來說,百年北管軒社的璀璨,僅是歷史的吉光片羽。唯有讓觀眾再次體會北管的魅力,才能再讓生冷的知識成為熱切的追求。

《北管憨子弟做伙來排場》

演出|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
時間|2021/10/10 15:10
地點|大甲鎮瀾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