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盒子桎梏的野台《代戰》
8月
18
2015
代戰(李欣哲 攝,國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9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一個年輕女子,揹著嬰兒、提著皮箱,路人似的跟著未定位的觀眾們,從入口走進黑盒子。音樂緩緩地奏著,她搖了搖揹巾裡的孩子。沒有出聲,只是走著、走著。穿梭過台上的戲箱、滿架的戲服,以及觀眾的嘈嘈嚷嚷。無聲的她,作為故事∕生命的開始,沒有一句台詞,卻牽引著整個故事;因為,她是主角的母親──阿春(吳侑函飾)。

「阿春仔,阿春仔!」團長∕姑婆(劉雪惠飾)啷嚷著。當四周開始吵雜,她再次隱沒於陰暗之中。旋即而來的是,這場在桃園的大慶典、臨時搭建的戲棚、一齣又一齣的演出。戲,與戲中戲即將開演,在團長的叫喊聲中。

文和傳奇戲劇團的《代戰》以戲裡被團長強迫搭演的「山大王」(李菄峻飾)為故事主角,戲裡戲外都是活在戲台上的百變天王,從歌仔戲、京劇到客家戲,從小生、老生到刀馬旦,在髯口的掛卸、戲服的穿脫、頭飾的變換、妝髮的梳化間,性別扭轉、忽男忽女,穿梭於不同角色之間。於是,《代戰》巧妙地串演了傳統戲碼《紅鬃烈馬》的三個折子,李菄峻則運用三個不同的地方劇種、詮釋三個相異的角色∕腳色──歌仔戲〈三打薛平貴〉的小生薛平貴、京劇〈平貴回窯〉(京劇折子多稱另一名〈武家坡〉)的老生薛平貴、客家戲的〈銀空山〉的刀馬旦代戰公主。如此跨劇種、跨行當的演出,著實展現李菄峻在戲曲演繹的天分及實力。同時,作為戲班演員能夠隨機變換客家、京劇、歌仔戲的身段、唱腔,生活語言也摻雜著客語、國語、台語,重現的不只是五○、六○年代的戲班,也是當時台灣的生活原貌。不過,《代戰》最為動人且真誠的並不只是表演藝術的絢爛與精湛,以及形式的跨越實驗,而是在三段傳統折子之外,如何述說李菄峻個人的生命故事,並且串聯起主角的過去與現在,穿透傳統戲曲裡的角色追憶他已故的母親。

劇名的「代戰」,是李菄峻最後所演繹的代戰公主,實為母親最擅長的戲碼,卻也是他不敢再提、不敢再演的,在他十八歲那年、母親離開以後。當點染朱唇、頂上頭飾……,他不只是代戰公主,也是母親在身上疊影,那個「終於同台飆戲」的意念終成為一種懺情、一種救贖。他因戲仰望母親、因戲見不到母親最後一面,最後也因戲找到與母親唯一的溝通管道。轉身過後,李菄峻的最後一段唱:

你就這樣沉沉睡去,在無窮無盡的夢裡。

我在世間就如無魂入體,這才明白生死的意義。

縱是有天有海有大地,也尋不到阿春母親你。

留下絕望孤身影,只能回憶台上代戰女。

詞雖淺白,卻佐以質樸且濃情的腔調,在即將哽咽的時刻,去面對自己最脆弱的一面,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一開始即隱身的母親,最後與他所飾演的代戰公主一同站上舞台謝幕,虛實交錯的畫面,正傾訴著整部作品的依戀,母親依舊無聲。

只是,雖可感受到李菄峻融於其中的血淚,但《代戰》似乎欠缺講故事的方法。

整部作品雖到最後才呼喚出「代戰」對於主角∕創作者的意義,但在「半自傳」的結構下,卻也乘載了過多主角的個人情感,包含親情、生命、乃至於戲曲傳承,重地壓過了作品本身的表現,而採取相對粗糙的敘事手法進行表達。像是山大王在上場沒多久後,就以大段獨白在哽咽間完整地述說故事,爆滿的情緒促使他成為另一個說書人,地位還凌駕於原本的說書人(團長∕姑婆)之上,因為他才是故事的主角。這段獨白,明顯地缺乏更好的轉化,過度流於主角的個人論述,形式上趨近於講述,戲感相對被稀釋,同時也太快地破了題。同時,戲曲文本與生命故事本該互為表裡,但在分段間多半各自表述,缺少更深層的解讀與演繹。三段新編曲,曲式重複、作詞淺白,雖情感濃厚,卻在語言轉換間欠缺韻味,尚未找到比直接告白更深層的表述方式。如此厚重的情感因素,操控了整部作品的流動,我雖相信可以打動知曉創作者背景故事的觀眾,也因無力找到更好的宣洩空間,趨近於某種自溺與內部力量的導引。如此帶有自傳性與個人色彩的戲曲作品,遠會想到當代傳奇劇場的《李爾在此》(2001),近則為台灣豫劇團的《巾幗‧華麗緣》(2013)。兩部作品不論成功與否,都將吳興國與王海玲的個人情感退位到副線,分別以莎劇《李爾王》(King Lear)、台灣的豫劇發展史作為主線,經過文學∕藝術化,將私領域的情、悔、悟轉入隱喻,讓戲與戲中戲互讀、作為彼此的文本,盡量地避免自說自話的窘境。

此外,在演出上較為可惜的是,李菄峻雖可自由駕馭不同的劇種、角色,但與他搭配的年輕演員就顯得生澀許多(如戲裡所說的,他們是會在KTV唱《小蘋果》,而不是唱傳統唱段的新人類);更尷尬的是,《代戰》並非純粹的戲曲作品,在小劇場裡更趨近於舞台劇,於是這群年輕演員們在原有表演體系已不夠純熟,又無法適應屬於小劇場的表演語彙,並在缺乏導演意識的情況下,往往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窘迫與侷促。

或許,《代戰》最大的問題就在此。也就是,為何要把一個活躍於野台的表演體系,硬生生地「關」進黑盒子呢?

已經舉辦第三年的「小劇場大夢想」,始終很有目標地在黑盒子小劇場裡進行戲曲的實驗,試圖呼應「多元劇種、多重交融」的特質;在此目標下,文和傳奇戲劇團的《代戰》在歌仔戲、京劇、客家戲的穿越間,完全符合主題。不過,整部作品又更有企圖地重現了野台風貌、戲班環境。於是,背景投影了廟埕,呈現場地;因爐主喜好而變換劇種、當天才決定戲碼、以及團長演出講解劇情,都呈現了「幕表制」的特性……等,有意地重新搭建出一個戲棚、一個野台。但,野台本就不只是一個「地點」而已,野台之所以為野台,更存在著屬於那個空間的特殊性,以及不可複製性;同時,將這群外台演員丟到了狹小的黑盒子裡,也扼殺他們本有的蓬勃生命力。黑盒子雖製造了看似與觀眾貼近的三面舞台,但怎可能如此輕易地複刻野台能夠凝聚的效應呢?那個空間裡,同時成就的是演員的特殊表演型態,以及觀眾群的喜好。進了黑盒子,在部分觀眾群不同的情形下,那些草根、鄉土的動人,著實缺乏更有機的互動以及調和。矛盾地在錯置的空間裡,進行錯誤的表演方式,以及採取錯解的觀賞態度。因此,我在前面所說的那些演出缺失,或許壓根不在劇團本身,而是在如此前提、策略的失準之下。

最後,我很清楚透過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或許從來就不是文和傳奇戲劇團的觀眾群所關注或在意的,也完全不可能去掩蓋李菄峻的演員魅力與生命力。但,我更在意的反倒不是劇作或演出本身,而是每個作品、每個演員該找到屬於他的空間,而不該同一性的拉進某個殿堂、或是某個場域,演給某些人看,反遭桎梏。劇場不是動物園,沒有該被圈養的觀賞品(也或許本就不該有動物園存在)。於是,戲劇作品也從不只是一個文本、一場演出,更存在著演員、觀眾、空間,甚至更多的互動關係與意義。

《代戰》

演出|文和傳奇戲劇團
時間|2015/08/15 14:30
地點|國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另一種角度切入此段劇情演繹,山大王的代戰女雖是為了記憶裡美好卻早逝的母親而扮演,舞台上的代戰女卻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戰,不無傳承技藝(記憶),開創未來新局之意。(王妍方)
8月
18
2015
當李菄峻於台上彷彿為母親重生,甚且再創新的表演高峰,對照客家班糅和各劇種,化缺點為強項的反轉力量,以及李菄峻的客家戲班的確吸攏了新的一群觀眾群來看,在我們固定認知的戲曲體系裡,因偶像而創造的,一種新的跨越是否正被產生?(紀慧玲)
8月
17
2015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