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進逼《散戲》
3月
01
2016
散戲(明華園戲劇總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43次瀏覽
李光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演員所搬演的是別人的故事,流的卻是自己的眼淚」、「好業(富貴)等後世,當官趁作戲」,此二句話一語道破戲班演員的無奈,又可引喻為台灣早期農業社會人民的地位卑微。洪醒夫說:「散戲寫那些人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不願意放棄的東西時的悲壯淒清……我寫『散戲』也無意確定歌仔戲的地位。我關心的是這一批人。我要寫的是戲臺後面的『人的生活』,不是寫那個戲。」而〈散戲〉被改編成舞臺劇之後,同樣承襲著小說文本的意念。但因為是具體化的戲劇呈現,又與歌仔戲特色相互融合,故焦點似乎鎖定在「傳統表演藝術的輝煌記憶與式微瓦解的環境現實」,使作品蛻變成為一部「臺灣歌仔戲(抑或明華園家族)前期發展史」。

進入劇場,在正式演出之前,明華園家族早期演出的影像記錄在舞臺投影流動著,企圖將觀眾拉進時間洪流,並溯流而上。女主角秀潔(陳昭婷飾)緩緩走出,句句內心獨白透過【黃金年代】一曲唱出,藉此來將觀眾情緒帶入故事情境。另一方面,則以傳統古冊戲《鍘美案》為依託,開始回憶並訴說起戲班幕前、幕後,臺上、臺下所有令人慨嘆的「文化秘辛」。

玉山歌劇團的戲臺後,團主阿珠姐(孫翠鳳飾)與前輩金發伯(林少竣飾)眾演員說戲:頭手旦秀潔演出秦香蓮、懷孕的小生阿蘭(李郁真飾)演出陳世美、美琴(高玉珊飾)演出國太、素梅(黃錦雯飾)演出公主,戲中戲演出「秦香蓮苦情訴當年 陳世美對堂包青天」。飾演包拯的金發伯卻是無精打采、若有所思;陳世美與公主也因臺下的恩怨情仇而呈現貌合神離的狀態;一旁的國太也因個性無厘頭的兒子阿順(林東緒飾)臨危授命演出韓琦而感到七上八下;秀潔的秦香蓮雖然平穩的以【慢板七字調】唱出角色該有的情緒,卻也因整體氛圍的不對勁而面露無奈。

此齣戲中戲演出兩次,導演黃致凱中間以「演員私生活的呈現」來分隔,「製造笑果」的幽默手法帶出戲班的零落分散;再用「旋轉舞臺」帶領觀眾到下戲後的空間。演員私生活劇情的部份包括三條支線:一、進旺(韋以丞飾)與阿蘭(正房)、素梅的三角戀情。二、觀眾阿正(鄭凱云飾)對於秀潔的愛慕。三、阿珠姐與金發伯觀念的拉扯(傳統唱作或流行歌曲);秀潔與阿正(西藥房小開)二人因社會地位不對等而遭到男方母親(周羿汎飾)拆散,雖決定私奔,終究未達成。三角關係的糾纏,讓阿蘭曾想跳河尋短,最後被阿珠姐以一句「 人生若是越艱苦,就要笑得越大聲」勸回;關於劇目該如何創新,阿正提供了電視歌仔戲的劇本《樊梨花》,但因團員多半未受過教育,素質良莠不齊,大夥兒雖決定以「金光戲」的型式演出折子《大破金光陣》,最後仍敗給相互「拚臺」的黑玫瑰歌舞團,甚至因素梅及阿財(李英宏飾)的惡意操弄下,玉山歌劇團落得「散班」的下場 。戲散了,團沒了,但秀潔心中的理想沒有因此而泯滅,獨自徘徊於愛河邊揣想著《大破金光陣》演得緊湊,打得精采,戲肉並沒有為了拉攏觀眾而變質;演員的心態更是眾志成城(阿蘭臨盆,阿珠姐及時救場),戲齣終於圓滿落幕。

《散戲》結束了,當中的心路歷程相信能引起大多數觀眾共鳴。但靜心思考過後,腦中浮現一個問題:電視歌仔戲風華過後,雖有衰微,但從民國七十年代起,經有志劇團及戲曲學者的提倡、推廣,現今戲曲舞臺在藝文界已經佔有一席之地。為何在介紹這項瑰寶時,卻總是先從辛酸面切入呢?若是先以茁壯成果、傳承意義為要,最後以辛酸面作為反襯,對於未來有意投入的青年來說,這份心意才不會被輕易動搖吧!

《散戲》

演出|明華園戲劇總團
時間|2016/01/31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場運用舞臺劇、投影、旋轉舞臺,運用靈活。「戲中戲」的安排橋段帶出腳色中彼此的情感關係,演員在現代劇及歌仔戲之間不斷進行感情與腳色的交替變化,對於演員而言是一大挑戰。(黃絹雯)
3月
24
2016
戲中戲的部份,不管是秦香蓮還是樊梨花,這些經典劇碼與角色都是眾人屏息投入的,我感受到觀眾席間快要壓抑不住的興奮感,歌仔戲不管本再老,都讓人陶醉,不過這齣「跨界」之作將其屢屢打斷,無法暢快。(陳元棠)
3月
18
2016
編導安排了一個有點意識流的手法,虛擬了一場想像中的完美演出,再點出只是虛幻。這回歸這齣劇作所本的,洪醒夫關照現世人生的現實主義。只是,這齣戲仍然選擇相信希望,一齣戲散了,總有另一齣戲會再登臺。(陳涵茵)
1月
29
2016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