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偶.台前台後.回望並向前走《掰》
12月
01
2021
掰(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5次瀏覽
白斐嵐(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傳統戲曲的再更新,通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技術形式,另一種則是題材內容。至於真快樂掌中劇團於「2021戲曲夢工廠」由柯世宏自導自演、林乃文編劇的《掰》,在形式實驗上搶眼,於其內容卻自原徑低迴踏出另一番命題。

對於看慣戲台布袋戲的觀眾來說,在戲師兩隻手臂的跨度之間,收整了全場觀眾的目光,與飛天遁地的情節。這樣的觀賞經驗與空間感,是內聚而集中的,由缺乏景深、幾乎是二維度的平面,隔開戲師與觀眾、台前與台後兩個世界。然而,《掰》卻把一切都分開了──正如其海報所顯示的,象形文字拆解成「手分手」三個元素。觀眾進場,首先感受到的或許是一種發散的選擇困難(至少我是這樣的):一邊是戲台,一邊是書桌,中間一條長長通道,觀眾席分列兩側,四個角落則有四片投影幕包圍。從劇名「掰」到「手分手」的形狀拆解與文字遊戲開始,便徹底挑戰了布袋戲的既定「視野」。

戲是從書桌開始的。戲師柯世宏端著一碗麵進場,整理著桌上物件,為戲偶的頭縫上衣服,邊吃麵邊讀起劇本。他的視線隨著額頭上的攝影機,即時投影在後方四個角落的螢幕上,偶爾也切換為戲偶的視角,與他對看。身為觀眾的我們,不再單單聚焦目光於戲劇情節,而是被分散式的多重視角圍繞,彼此對話;甚至隨著劇情推進,跟著戲偶與戲師來到另一端的戲台位置,從戲師的視線看著在前景的偶,與成為模糊背景的觀眾身影,抑或是從戲偶的視線回望操偶師,同時也看著其他角色登場。幕前與幕後,場景與扮演,角色與操控,皆在此並置,並以某種後設角度反身回溯。

這是我所謂形式搶眼之處。你很難不第一時間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空間關係與交疊視野。儘管,在或穿梭、或圍繞的虛飾影像之間,不免也令人納悶:這樣的形式實驗,除了拆解元素,提供另一種觀看的可能,又是如何進一步創造對話空間?換句話說,它如何呼應故事本身,又可以把「布袋戲」(作為一種劇種)帶往何處?許多時候,在影像上感受到的,是一種點綴式的新奇(或說是打破慣性與既定想像的奇觀),卻也僅此而已──而這絕對無關於演出過程幾次出現的連線技術問題。

大概要等到戲偶在戲台上「活過來」(是偶與角色雙重意義的「活過來」),上演一段宋代話本《碾玉觀音》,我們才會猛然發現,撇除發散視角的裝置投影與舞台不談,這齣戲始終還是相當古典的──當然,這還不包括布袋戲音樂少見而相當令人驚豔的南管女聲;不包括實際上是由偶戲師柯世宏搖身變為道士柯世宏,用箱子裝著戲偶的肉身與靈魂,蹽溪過嶺,回到舞台/戲台排解這對怨偶主角的生前恩怨。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古典」。

這幾年結合傳統劇場的當代劇場作品,常常會在劇中穿插原汁原味的傳統戲,以戲中戲形式為主線場景(通常以當代時空為背景)提供某種呼應或隱喻。也因此,無論有意或無意,主線場景往往退位成為背景框架,藉此凸顯傳統戲橋段的存在。但是在《掰》一劇中,彷彿彼此拆解的元素,跟著故事線一路慢慢再度收聚靠攏。所謂戲中戲的框架,被淡化甚至消弭(或許因為,反過來說,這是一齣結合當代劇場的傳統戲曲作品?)。隨著戲師翻讀劇本,化身道士招魂,故事就這樣一層又一層牽引進入亡魂怨偶的回憶,不著痕跡地在人與偶、扮演與上演、記憶與故事的虛實之間穿梭。

掰(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相較於當代劇場,傳統戲曲倒也特別常見鬼怪情節。雖說鬼怪本來就是民間通俗故事常有的題材,但另方面來說,卻也沒什麼比偶戲更適合靈異路線的。戲偶在台上活過來的那一刻,簡直就是靈魂現身的瞬間,正如不久前莎妹劇團王嘉明導演才再度在衣袖飄飄、鬼影幢幢的洗衣店裡聊完的《聊齋-聊什麼哉?!》。然而,我想這其中必然有什麼更深層的潛意識,讓才子佳人的故事非得至死方休。或許,所有藝術形式最終都得面對消亡的恐懼。形式與內涵,就像是肉體與靈魂。《碾玉觀音》裡的鬼妻,死後依然守著對丈夫的承諾與依戀(丈夫如何懦弱出賣了她,在此先不提)。這股執念成為牽引著戲師化身道士、招魂重演過往回憶的原初動能。重點實不在鬼,而是肉體沉睡後魂魄依然不願消散的意念。

以此觀點再看一次《掰》在形式上的實驗,即時投影畫面中的戲師視角與戲偶視角,也隱含某種訊息,讓向來藏身幕後的(如戲師)、或被他人操縱的(如戲偶),皆各自被賦予主體性。如同那雙啟動一切的「手」,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為著戲偶服務,而在畫面上被揭露,成為特寫的表演元素(此手法在真快樂掌中劇團前作《孟婆・湯》便已多次使用)。如果作為肉身的形式,一旦被挑戰、被拆解、被翻轉,是否只能意味著這門技藝的消亡?抑或是,什麼是它陰魂不散的執念,讓各自元素瓦解卻依然不滅,手分手卻依舊牽連,帶著懸而未決的前世記憶再次轉世?這股執念於是延續到最後,隨著排排戲偶從天而降,柯世宏此時回復開場時的戲師與表演者身分,一個個將手穿進去,讓關雲長、哪吒等不同的角色還魂,為他們說出死亡時刻的心中執念(或遺願已了如程咬金)。是意念賦予了戲偶生命,交還主動權與主體性,讓形式有了反身指涉的意義,也因此讓形式的消亡不再可懼。

走出劇場,相較於搶眼卻無法使人目不轉睛的空間裝置與多重視角,或許真正牽動人心的,還是傳統布袋戲的古典本質。然而,無論是「手分手」或是「掰」的形式實驗,在分散之後再度聚合,竟也不知不覺為古戲賦予了另一層意義。

《掰》

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21/11/14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劇團在短短一小時內無法顧及情節的深化,或者,目的是藉由《碾玉觀音》的故事來傳達分離與離別的意象,操偶師的雙手結合與分開,像是分別代表著秀秀與崔寧,他們經由「上帝之手」結合,卻也「手分手」的分離。至於離別後的陰間重聚,並非處理的重點⋯⋯(林慧真)
12月
01
2021
此劇以「掰」為名,是有意經由「雙手分開」的意象,討論演師的雙手與戲偶的關係。但在演出上,並未因此理念而喪失故事性,而是透過〈碾玉觀音〉的故事,再建立出劇中的另一架構,⋯⋯從而使《掰》在討論「人與偶」的關係的同時,也處理「愛侶關係」。(蘇恆毅)
12月
01
2021
實際上,朱陸豪的表演完全無須依賴於布萊希特的論述,導致布萊希特在結構上的宰制或者對等性顯得十分尷尬。問題的癥結在於,贋作的真假問題所建立起的比較關係,根本無法真正回到朱陸豪或布萊希特對於形式的需要。對於布萊希特而言,面對的是納粹與冷戰秩序下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世界落回了另外一種極權的狀態;而對於朱陸豪而言,則是在冷戰秩序下的台灣,如何面對為了蛋跟維他命離開家的童年、1994年歐洲巡演時傳來三軍裁撤的失業,以及1995年演《走麥城》倒楣了四年的生存問題。
5月
07
2024
《劍邪啟示錄》這些看似破除框格的形式與情節,都先被穩固地收在各自的另一種框格內,最後又被一同收進了這個六格的大佈景裡頭。於是,原本比較單線、或平緩的情節架構,在導演運用上、下兩條空間帶的操作下,能夠立體化。空間搭配情節後,產生時空的堆疊與跳接。
5月
07
2024
如同《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石牌上兩邊的那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贋作是假,傀儡是假,裝扮是假,演戲也是假。然而,對藝術的追求是真,對表演的執著是真,對操作的技巧是真,在舞台上的用心呈現及感情投入也是真。如今,布萊希特的身影已逝,朱陸豪的印象仍歷歷在目,儘管透過鍾馗的交集對歷史反思、對過往懷疑,西方理論與東方經驗的激盪、辯證,最終的答案其實也是見仁見智吧!
5月
06
2024
以情節推進而言,上半場顯得有些拖沓,守娘為何化為厲鬼,直至上半場將盡、守娘被意外殺害後才明朗化,而後下半場鬼戲的推展相對快速,而推動著守娘化為厲鬼主要來自於謠言壞其名節,以及鄉里間的議論讓母親陳氏飽受委屈,或許也可說,守娘的怨與恨是被親友背叛的不解和對母親的不捨,而非原故事中受盡身心凌辱的恨。
5月
03
2024
《絕色女妖》目前最可惜之處,是欲以女性視角與金光美學重啟「梅杜莎」神話,惟經歷浩大的改造工程,故事最終卻走向「弱勢相殘、父權得利」局面。編導徹底忘記壞事做盡的權貴故事線,後半段傾力打造「人、半妖、同志、滅絕師太」的三角綺戀與四角大亂鬥,讓《絕色女妖》失去控訴現實不公的深刻力道,僅為一則金光美學成功轉譯希臘神話的奇觀愛情故事。
5月
03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天時地利人和搭配得恰到好處,只不過有幾處稍嫌冗長的部分可以在做剪裁,使文本更為凝煉也不讓節奏拖頓,但瑕不掩瑜,著實是令人愉悅的一本內台大戲。看似簡單的本子卻蘊含豐富的有情世界,守娘最後走向自我了嗎?我想沒有,但她確實是在經歷風浪後歸於平靜,她始終在利己與利他之間選擇後者,不稀罕華而不實的貞節牌坊,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得尊重守娘的選擇,就像我們在生活當中得尊重其他人一樣,她不是執著,不是固執,也不是不知變通,只是緩緩的吐露出深處的本我罷了。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