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量「笙」打造的樂曲分別突顯各種形制笙的特性與張力,觀者也在這樣的過程裡享受音樂,並對笙擅長駕馭不同曲風的可塑性感到驚嘆。(齊于萱)
5月
02
2017
音樂會上半場是以兩種不同種類的音樂,彼此較勁的方式呈現,國樂與流行樂,你一曲我一首互不相讓,又互相配合,彼此各展特色,又能有配搭,所以引起觀眾許多共鳴。(王瀚億)
3月
29
2017
若從綜藝電視劇的角度來看,這是場極為美好的演出,觀眾喜歡、曲目親民。然而若從音樂角度出發,加入了新素材,重組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但樂曲在音質、音域、音色並沒有太大的變革。(謝瑋秦)
3月
27
2017
國樂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底蘊,是屬於華人的音樂資產,然而真正在此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卻不是具有先天優勢的東方人,而是西方的好手們。 (武文堯)
2月
24
2015
第三樂章慢板,作曲家拉開了先前的對比,利用了箜篌獨有的技巧如滑音、琶音……等等,來詮釋重生後的鳳凰展翅飛翔的神采,吳琳將箜篌的技巧發揮到極致,不僅滿足聽覺上的期待,視覺上更讓觀眾不由的摒住呼吸。(陳宜嬪)
11月
29
2012
傳統國樂與流行樂的跨領域創作手法,筆者認為屬於「cross」的折衷態度,可看出傳統國樂雖然已經跨入流行音樂的音樂領域中,但整體還是可以聽出以流行樂為主體,繞著和弦跑的國樂伴奏則變成了客體。(齊于萱)
10月
1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