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演出型態
專題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定論植物們是否喜歡這系列的音樂會,如果它們書寫評論或交換意見又將如何進行。我們就算能透過科學實證論斷植物具有一定層次的感知能力,仍舊無法判斷植物們是否具有「喜歡」這場音樂會的統合性價值判准。
9月
22
2023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
9月
14
2023
捧著「邀請」的思維,嘗試把自己放在「合作」的角度。畢竟舞台上的夥伴,也正用心地高歌、邀請你進來這個情境氛圍——有時候,就只差一點勇氣與自信。
9月
07
2023
近幾年新成立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於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努力下,成為文化復振、藝術創生及探討永續生活的據點,常舉辦各類親近土地與文化的交流活動
9月
05
2023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
8月
31
2023
台灣的國樂因為疫情關係,開始大量演繹台灣作曲家的作品,也因此出現許多寫景抒情的曲子,相較中國曲子之浩瀚廣大,台灣國樂則更能將音色的細膩勾勒。
8月
31
2023
歌者提到東管處在守護東海岸無多餘建物方面的成績,也讓人備感桑布伊所謂「人的存在是為了守護土地」是其來有自,顯然,忠於土地之人會得到力量與土地的祝福。
8月
21
2023
此次邀來多個知名樂團與金曲獎入圍、得獎的音樂人,讓大家認識到台灣原住民音樂近來的發展,不僅將族語與文化記憶融入作品,也常自由地涵納搖滾、舞曲、嘻哈等元素,製作出獨特的作品。
8月
17
2023
由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所組建的「國家青年交響樂團」除了是今年初登場的團體,也是新任總監成績單上的一項,對於年輕學子,能和有豐富歷練的國際級音樂家合作,並且演出多場音樂會,絕對是難得且寶貴的經驗
8月
16
2023
縱使單簧管在結尾時稍與鋼琴不齊,也因詮釋理念相同加上「共振聲波」的協和,彼此彷彿一片片雪花般柔和、緩緩地落在雪地上;而非為求「對點」硬是加上肢體動作,讓粗魯的冰雹釘下一個坑洞,破壞平坦的地面。
8月
15
2023
對比丹第極度壓迫、窒息氛圍的演出,下半場康果爾德獨有的特殊聲響、七彩的熱絡,加上導聆時中提琴家特別獻唱了一段康果爾德的藝術歌曲,場景頓時改變,彷彿站在點綴水晶燈的大廳階梯,緊密交疊的旋律織出色香味俱全的樂段。
7月
26
2023
她的演奏有著修習傳統器樂所講求「精、氣、神」與音樂的合一,造就生動多變的氣韻流動,時刻賦予音樂生命力,深刻感染著現場的聽眾;加上多年來長時間閉關於琴房修煉演奏技巧,手型放鬆且易於施力、手指靈敏、雙手協調性極佳,以純熟的技術與專注的詮釋,帶給聽眾精彩與動人的表現。
7月
19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