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是笙音開始的地方《笙態樂園-朱樂寧笙獨奏會》
5月
02
2017
笙態樂園(笙根蘭陽藝文平台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58次瀏覽
齊于萱(表演藝術教師)

「笙態樂園」,為臺北市立國樂團笙演奏家朱樂寧欲發展的個人音樂會風格,預計以四場以笙為主體的音樂會,訴說不同時期對「樂園」的定義。首場音樂會以「家」為出發,藉由探索、對話、回憶,除了是趟向自身環境誠懇地內尋的旅程,同時也傳遞「家,就是心之所向的樂園」的訊息。音樂會運用少數民族的葫蘆笙、袖珍笙、民間的傳統笙、當代改革之三十八簧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等七種型制的笙族樂器,呈現笙的多樣性展演生態,並藉由舞台、燈光及多媒體等媒介形式,強化音樂及整場節目的核心概念。

如同音樂會中該場節目製作人楊智博所說:「笙是個古老,具有和聲張力與個人魅力的樂器,但在當代的整體發展仍處於相對弱勢的狀態。」因此整場音樂會邀請了徐瑋廷、刁鵬、鄭光智三位臺灣新生代作曲家,分別為笙譜寫《蒲公英》、《歌舞御前町》、《黎慕阿莎》三首全新創作,演奏家朱樂寧也為該場節目創作《樂園》一曲。各自呈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格,量「笙」打造的樂曲分別突顯各種形制笙的特性與張力,觀者也在這樣的過程裡享受音樂,並對笙擅長駕馭不同曲風的可塑性感到驚嘆。例如:《歌舞御前町》作曲者刁鵬在影片中提到此作曲概念,模仿日本音樂的創作風格並結合爵士樂,除了特別喜愛狂飆的速度感,樂手們間的即興對話,則讓人感覺到真實旺盛的生命力。

《黎慕阿莎》述說著魯凱族「巴冷公主」的愛情故事,作曲者鄭光智除了保有原住民特有的和弦結構與歌謠旋律外,更描繪出故事中不同的情境,配合傳統笙特殊的音色與技法,使得樂曲意象更加鮮明。《樂園》則可聽見朱樂寧透過音樂鮮明的刻畫不同家人性格,藉由二十六簧傳統笙、葫蘆笙、三十七簧傳統笙、三十八簧高音笙,分別代表軍人退役的爸爸、溫暖慈祥的媽媽、放浪不羈的哥哥,與如同另一個媽媽的長姊,在影片的輔佐下,此首壓軸曲目除了在音樂上流瀉出真摯的情感,也與整場的家即樂園命題相呼應,釋放出令人感動的力量,並在其人笙合一的表演中,投射關照自己的人生。

整場音樂會影像佔了相當大的部分,並且在每首樂曲換場中播放,透過快問快答訪問作曲家,深入作曲家的家中進行居家訪談。生活化的影像呈示了音樂家們的日常,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在談笑風生的對話中,了解樂曲創作構思,幫助引導觀眾進入聆聽狀態,表達順暢無冷場,是深具巧思的影像敘事與導聆形式。另外舞台空間透過竹籬笆與燈泡,表現如家般的溫馨,也同時呼應笙來自竹子所製作而成的原生態,在空間營造上緊扣笙態樂園的雙重意涵。

當代趨勢以跨界製作為顯學的同時,實則更加需要思考各種媒材的必要存在價值與交互主體性,如何服膺在同一概念之下,發揮各自所長達到最佳效益,而非淪於譁眾取寵的噱頭。「笙態樂園」提供了值得分享的經驗,音樂的主體性在影像敘事、空間營造上被強化表達,多樣的形式是為了幫助觀者更能身歷其境、感同身受的理解整場音樂會欲傳達的目的與概念。也讓人期待日後「笙態樂園」帶來更多笙樂發展的創作與可能性。

《笙態樂園-朱樂寧笙獨奏會》

演出|台北市立國樂團、朱樂寧
時間|2017/04/24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