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量「笙」打造的樂曲分別突顯各種形制笙的特性與張力,觀者也在這樣的過程裡享受音樂,並對笙擅長駕馭不同曲風的可塑性感到驚嘆。(齊于萱)
5月
02
2017
作曲家製作概念似乎是藉由這些竹樂器不同音色、技巧,將萬物生靈意象化,藉由音符轉化彼此共同的形象,再把彼此差異性表現出來,詮釋在音樂作品中,讓觀眾能感受到這共同的美感。 ( 齊于萱、呂冠緯)
12月
28
2016
以「水」為創作核心,邀請編舞家胡予欣共同參與製作,將環境聲音、舞蹈肢體、多媒體影像和笙音,自然地融合著「自然」,緊扣著蘭陽在地精神。(梁津津)
1月
26
2015
在此次演出中,角色造型大致保留了簡單的西方樣貌,導演雖然亟欲將當時期的遙遠年代感淡化,然而上半場中,台詞佔據了極大的份量,在說話節奏偏快和咬字不全的狀況下,關鍵訊息時常如同流水消逝於一瞬間。(梁津津)
4月
17
2014
三位演員皆負擔了極重的份量;除了得精準地接住每一句快速往返的台詞,還必須在多個角色和情緒中快速轉換。從寫實表演到風格化詮釋角色,演員們在肢體和聲音表現上相當優異。(梁津津)
10月
29
2013
傳統國樂與流行樂的跨領域創作手法,筆者認為屬於「cross」的折衷態度,可看出傳統國樂雖然已經跨入流行音樂的音樂領域中,但整體還是可以聽出以流行樂為主體,繞著和弦跑的國樂伴奏則變成了客體。(齊于萱)
10月
1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