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父親的缺席/已死,在《波》劇中的意義不只是倫理或生理上的角色匱缺,更反響了存在/信仰層次上關於上帝缺席/已死的時代喪鐘。包貝透過巧妙的舞台語言,向觀眾確實告知了此事。(陳峻毅)
1月
14
2016
兩位文藝復興巨人的影子站在雨果這位法國大文豪的肩膀上:義大利的馬基維利 以及英國的莎士比亞。也許對今日吾人而言,十九世紀巴黎與十六世紀威尼斯的歷史對照組同樣都遙不可及,但馬基維利所提倡獅威狐詐之登龍術,以及揭櫫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的性惡論,依然是超越時代,引發熱論的亙古命題。(王寶祥)
12月
3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