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就算是傳統的鏡框式舞台演出,觀眾一個閃神沒注意到的某個伏筆或來不及消化的情節就變成謎了,更何況是無法一窺全貌的沉浸式劇場呢。(蔡沂蓁)
9月
14
2022
張議  
挑戰起承轉合的敘事模式,在故事冒險中,演員仍不時吐槽角色,讓觀眾既笑演員也笑角色,但當關鍵劇情推進時,觀眾易於產生疏離感,不再跟隨精心設計的劇情笑料。(張議)
7月
04
2017
此劇除了改編台詞,藉以諷刺台灣教育與政局之外,在整齣戲呈現上沒有驚喜,沒有清楚的特色,未超出觀眾對本劇的詮釋與表現方式之預期與想像,老教授的世故,狡猾且邪惡,與年輕學生的好奇心和朝氣成強烈對比,但是角色詮釋扁平而理所當然,各方面都未深入。(陳元棠)
8月
05
2015
演員無法兼顧情感於是動作流於形式,甚至有被動作困住之感。導演為求好、求精緻卻少了一些膽量去挑戰邊界,使得這齣戲保守節制,更「髒」或許力道會更強。(陳元棠)
4月
03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