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真實,從愛情到生活的投射《現代浪漫》
5月
09
2024
現代浪漫(20%實驗劇坊提供/攝影葉韋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6次瀏覽

文 高于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在學生)

由20%實驗劇坊推出,系列製作「幸福祭」之一《現代浪漫》,以紅、黑、白三色為宣傳主視覺設計,不僅呈現愛情中,陰影與光亮的二面性,也象徵人終其一生尋找的「另一半」。

此次演出,由蔡東翰導演執導,周平(兼製作人,劇中亦名周平)及陳俊宇(兼音樂設計,劇中無提及姓名)二位演員出演,可大致分為三部分:「戲中戲的排練」、「約會實境秀」及最後「真實故事陳述的收束」,其中以影像、聲音呈現希臘哲學、神話故事(如:厄洛斯、奧菲斯等)作為穿插。

充滿矛盾、想像的愛與生活

進到劇場,環形舞台、紅色舊式公車椅、捕蚊燈、木製沙發和兩台方型老電視,我感受到的是,一點也不現代,「復古」氣息的場景,進一步拆解劇名「現代浪漫」,「現代」與「浪漫」透露衝突,對比「現代」,讓人聯想到文明的拘束有序感,「浪漫」則使人想起古典神話情懷與自由奔放,呈現出充滿矛盾的戀愛想像。

誠如導演在訪談影片中【1】所述:「這齣戲會讓人喜歡上,生活上所遭遇到的一切碰壁的、每一個無限迴圈,享受這個過程,討厭它、批判它,但沉浸在裡面。」

個人認為,回應導演所言,就敘事層面上,其以不同距離的媒介,由虛到實,層層剝開生活中的愛情面貌,於此「愛情」並非單純的「愛情」,「另一半」做為自身情感、生活狀態的投射,更可延伸至對於「理想生活」的追尋嚮往。

排練、揣摩,質問文本的想像

第一部分,以兩名演員在場上,排練不同年代愛情文本橋段(如:《羅密歐與茱麗葉》、《傷痛遊樂園》等)為主軸,「戲中戲」作為再現中的再現,除了試圖探討情感關係中相處的矛盾,演員們更直接在排練過程中質疑文本「不太對勁」,對於愛情的「想像」及「再現」,是否過度理想化?

從較為疏離冷靜的視角觀看,愛情如何被文本演譯及詮釋,身為觀眾的我,頗有「旁觀他人痛苦」的喜悅,也使我思考,當這些片段,被放回既有文本完整演出時,觀眾經由頭尾俱足的引導,得以同理文本中的角色,情節上便不會如此荒謬,但當它經過節選,試著打破文本之間的疆界,一切被翻轉,愛情顯得可笑,以不同文本切片作為「排練」內容,看似斷裂,卻直指共同核心,一次次質問「戀愛中的他們到底在追求甚麼?」反而堆疊出更強的批判性。


現代浪漫(20%實驗劇坊提供/攝影葉韋辰)

實境秀,真實與想像之間的虛無

第二部分,則以「約會實境秀」方式進行,演員周平列出她的擇偶條件,期待能找到人生伴侶,並指定三位自願觀眾,分別上台和她來場約會實境秀,男演員在旁給適時給予觀眾下一步該做甚麼的提示,觀眾則透過男演員和舞台道具(如:筆記本上的文字等)提示,被動執行約會。三場約會看似順利,最後卻都無疾而終。

個人覺得「實境秀」的呈現,相較第一部分的「戲中戲」更貼近現實,卻尚未抵達現實,反映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異,不僅還原了約會、關係的不可預測性,製造生活中被認為理所當然的行為,是需要經過磨合、安排的反差。此外,從被挑選觀眾的神情及表現,感覺應是未經過安排的,但有些橋段又發生的非常自然,身為觀眾對於安排過與未安排過的猜測,符合實境秀的特性,藉由人們對於真實與戲劇效果的渴望,吸引觀眾,亦十分值得玩味。

身為觀眾的我們,更是能透過三場約會,探討不同的地點、形式和風格的約會,及其對「浪漫理想」觀念上的差異(像是:讓女生走在馬路內側,或者寫油腔滑調的情書);也展現現代社會中,面對五花八門的愛情選擇和方式,「愛」更難成立。

當我們試著拉遠來看,交友軟體、社群都是一場場實境秀,我們獲得許多關注也被關注,但回過頭來給予觀眾、使用者的,不僅是對現實、真實的期待,更是虛無的開始,進入一段段關係,不斷地和各種價值對話,卻兜兜轉轉仍停留原地。

回歸真實,打破社會二元性

第三部分,周平先是感嘆自己大學畢業後單身多年,對關係的付出和追尋總是徒勞,她感到挫折,認為心情上的生理期會需要人陪,但又轉念一想人本來就一個人,開始主張「單身最好」。

我覺得於此,非單身和單身的二元性,反映了現代社會中,慣於為萬事萬物貼標籤歸類的狀態,要維持其中一種,就會需要用力地去討厭另一個。但建立在二元下的解答,卻並非真正的解答,所以我們時常在各種命題之間感到掙扎,被逼著要做出選擇,進而迷失自我。

接著周平開始訴說,二個「真實」愛情經歷為主軸,帶出伯父伯母,看似完好無缺,相知相惜最後卻走向離婚的柏拉圖式戀愛,及父母柴米油鹽,平庸寫實的浪漫,相較前二部分又更貼近日常生活。周平思考,小時候讀過的童話,幸福快樂之後呢,並提出如果最後都會分手,那是不是愛情本身,即是作為學習相處的方式之觀點。

回應前段,我覺得此處透過「愛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到達的是,既不否定亦不肯定愛情的情緒,也收束至愛情,甚至是生活的多面性。

劇末,他們唱起《現代浪漫》【2】,聽起來五音不全歇斯底里,歌詞簡單粗暴,搭配絢爛繽紛的聲光效果,營造狂歡式的迷幻氛圍,觀眾得以感受到一種對於生活樣態的自由和放逐,轉化前面的悲傷,帶著被療癒的心情離場。


現代浪漫(20%實驗劇坊提供/攝影葉韋辰)

不只是浪漫愛情,更是對於生活的投射

我認為,就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就內容上,綜觀全戲,周平一直想要找到「伴侶」,世界給予她對於愛情、浪漫的想像,她開始用力追尋,活得掙扎。回應一開始所述,「伴侶」代表的不僅是「伴侶」,而是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當我們試著把「愛情」代換為「生活」,一切似乎也說得通,種種再現皆是對社會中「理想生活」的指涉,我們都被期待並亟欲成為某些特定的樣子,同時充滿挫折。觀眾得以透過三大部分,步步解構對於理想愛情、生活的想像及投射,反思自我在這之中的位置,思考該如何在這紛擾的社會中自處。

或許,一切並不總是美好,但也不算太糟。答案在各種生活情境間流動,很難下定論,我們一次次詮釋世界的各種再現,回過頭來望見自己,仍會徬徨、仍會寂寞,還是想要浪漫,悲喜交加仍要向前。不過沒關係,這就是愛,這就是生活。


注解

1、20%實驗劇坊,《現代浪漫》導演蔡東翰 訪談

2 、20%實驗劇坊,《現代浪漫》KTV字幕

20%實驗劇坊,《現代浪漫》KTV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ia5wz0tsY。

《現代浪漫》

演出|20%實驗劇坊
時間|2024/03/23 14:30
地點|神不在場(台中市中區平等街34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