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開康輔大門《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
7月
04
2017
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20%實驗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1次瀏覽
張議(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如果能悄悄地溜進遊戲中,你想要踏入什麼樣的國度?《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從童話、電玩、武俠故事中,串起一場無厘頭的辯證,每個角色在各自的困境中,詼諧地勇闖天外飛來的挑戰。故事的隱喻與其說是借古諷今或是借劇場諷時事,更多的是藉由康輔劇的遊戲世界,引領觀眾進入虛擬故事,暫時忘卻現實的挑戰。演員更藏身於電玩角色中,藉由吐槽自身,抒發劇場產業的無奈以及低迷。

臺中新生代劇場工作者組成的20%劇團,善於運用喜劇說故事,作品類型包含:漫才、即興表演等,這次結合康輔劇本創作《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經由三位劇場導演,結合三齣不同風格的康輔劇〈馬利歐為什麼要去救公主〉、〈神周鳥俠侶和他們的孩子在神周鳥俠侶之後發生的事〉、〈大人國之大白雪公主〉邀請觀眾參與一場穿越古代、虛擬與現實的旅程。

《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收集學生時期舉辦迎新、營火晚會時演出的康輔劇劇本,並以專業的劇場演員加以修改與演繹,試圖碰撞出新的火花。從觀眾踏進觀眾席門口,演員彷彿觀眾們的小隊輔列隊掌聲歡迎,營造學員(觀眾)們進場的氛圍,接著在觀眾坐定位後,以帶動唱方式引領觀眾們唱捕魚歌(白浪滔滔),緊接著一連串的「愛的鼓勵」變化型,對於開演前的鋪陳十分用心。最後燈控人員竟戴上墨鏡,黏上值星官的值星帶,以訓話的方式帶領觀眾宣示劇場規定,更是耳目一新的結合,營造即將開始的康輔劇,觀眾進場的設計橋段是恰如其分且引人入勝。

「康輔」是康樂輔導的簡稱,康就是健康,樂就是快樂,康樂活動是使人身體健康,心情快樂的活動。康樂活動的原文是Recreation(再造),是生活的準備、再造與交換【1】,而康樂輔導定義為「輔導康樂活動」【2】。因此康樂活動與劇場密切相連,皆是生活的再造,而〈馬利歐為什麼要去救公主〉、〈神周鳥俠侶和他們的孩子在神周鳥俠侶之後發生的事〉、〈大人國之大白雪公主〉皆是讓人心情愉快的喜劇,反觀劇中並無出現演員引導、輔助觀眾的橋段,表演安排上,演員不時跳脫角色、評論自己,或是為觀眾發聲,達成疏離效果,儘管〈馬利歐為什麼要去救公主〉中演員邀請觀眾上臺,基本上仍維持觀眾與演員的距離,相較於入場時小隊輔的親切感有著強烈隔閡,因此雖名為康輔劇,戲劇的呈現方式與之連結相較薄弱。

三齣戲皆試圖挑戰起承轉合的敘事模式,在故事冒險中,演員仍不時吐槽角色,讓觀眾既笑演員也笑角色,但當關鍵劇情推進時,觀眾易於產生疏離感,不再跟隨精心設計的劇情笑料,戲劇學者許瑞芳指出:「布萊希特從不否定『佈局』是戲劇的靈魂與核心,唯有苦心經營的戲劇結構,才有可能牽動觀眾的心,集中而又強烈的戲劇衝突才能引起觀眾的『內模仿』,渲染觀眾緊張的情緒,進而造成懸念,催化觀眾『入戲』的可能性。」【3】。

戲劇節奏緊湊,在畫面呈現上,臺上的電玩服裝以及逗趣地表情肢體,在視覺上目不暇給的快速轉換,但當觀眾尚未參與角色的心境之前,集中而強烈的衝突來自打破第四面牆而非劇情邏輯,觀眾尚未猜想之前,演員已吐槽角色或是找到奇異的解決方式,因此觀眾在劇情與劇場往返間,已分散「從劇情上得到角色正在犯下愚蠢錯誤的優越感」【4】,以致降低觀眾入戲的可能性。

此外,劇場結合電玩遊戲達到嶄新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在沒有超大型絢麗螢幕製造奇幻效果,沒有光彩奪目的聲光設備,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闖關或發動角色招式時一切由「黑衣人」穿梭舞臺製造幻覺,包含馬利歐踩烏龜得金幣、RPG(Role-playing game 角色扮演遊戲)扣血方式等,回到劇場的本質「現場性」,運用「黑衣人」在劇場爬上爬下,呈現緊張刺激的電玩場景。

《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重溫學生時期的回憶,提供康輔劇的新面貌,也提供新的電玩劇場形式,不僅成功地在觀眾進場時營造康輔的氛圍,並在劇場中找到一種電玩與劇場結合的可能性。

註釋:

1、張慶三(1984)。團體康樂活動論叢及運用。台北:崇文。

2、陳驥(1984)。又玩又唱(七版)。台北市:星光。

3、許瑞芳(2011)。《教習劇場與歷史的相遇:《一八九五開城門》與《彩虹橋》導演作品說明》。秀威資訊。

4、黃致凱(2014)。《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台北:平安。頁301。李國修:「如果你讓觀眾比角色聰明,就成了喜劇,因為觀眾知道角色正在犯下或即將犯下愚蠢的錯誤,所以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三導香鬆二:阿勒阿勒依》

演出|20%實驗劇坊
時間|2017/06/25 14:30
地點|台中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雅堂館C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