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與愛雙雙失落《貓脖子上的血》
4月
03
2015
貓脖子上的血(20%實驗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03次瀏覽
陳元棠(靜宜大學兼任講師)

當舞台上人類都被外星人菲比咬死,那些歪斜的身體、眼神與錯置的語言、派對(戲)的結束,方是外星人菲比即將稱霸地球的序幕。劇作家以習得語言表達的菲比,映照人類語言溝通的無用,似乎隱隱表示新的溝通方式即將誕生,而觀眾應當警醒。

劇情分為三部分,一是獨白,二是兩人在某一情境下的狀態與最後眾人派對,外星人菲比在第一部分為語言旁觀者,第二部分成為語言學習者,在複誦語句外也習得語句之情緒表達,有如格言金句一般煞有其事複誦著,如人類語境之鏡像反射,而第二部分為快速切換人類生活情境切片,並非要觀眾深入了解每個角色,而是在每個生活切片保持清醒,疏離的對於劇中狀態保持評價,從觀眾在戲後回應感想中回應戲中這樣的切換「觀眾覺得資料量太大難以吸收」,劇作家在此卻也恰好回應當前資訊爆炸時代,人因刺激過多於是麻木的現象。

演出中藉場景與動作抒發之獨白呈現出的效果讓我激賞,例如戲中寡婦的獨白片段,在健身房跑步機上邊跑邊崩潰痛哭然後跌下,動作與獨白互有隱喻,演員藉力使力將情緒推至飽滿,然而其他片段我感到是否演員無法兼顧情感於是動作流於形式,甚至有被動作困住之感。導演為求好、求精緻卻少了一些膽量去挑戰邊界,使得這齣戲保守節制,對於劇本中描寫人性的暴力、羞辱、寂寞以及兩性權力等可以更深刻逼人,更「髒」或許力道會更強。開頭結尾以投影描述外星人菲比的降臨與最後的學習成功,而整齣戲也像一份優秀認真的作業。本製作的確把握了劇本,展現了劇本的迷人結構,然而少了粗野狂妄,未臨人性深淵,演員同樣也是認真好學生類型,因此雖有性愛自慰等場面,依然如同演員們說的那台詞:「我好寂寞,好孤單。」時流於表面的幾聲嘆息,情境理所當然,情感少了層次角色近乎樣板,口口聲聲的孤單與愛都失落。劇場設計運用了倉庫空曠蒼涼的特質,舞台蘊含鐵鍊、鐵桶與廢棄木箱等元素,垃圾袋中幾顆閃爍不定的燈泡成為換場之間唯一光線,似有似無的成為每個短篇間的連結,然而雖素材粗獷,整體構成仍精簡節制,整個團隊在此次演出中缺少的「狂放」,或許可在下一齣戲中突破。但另一方面來說,此劇的演出狀況如此「節制」正又符合了劇本中「情感無法交流」的內涵。

20%實驗劇坊組成成員均非戲劇科系出身,是喜愛戲劇的一群社會人士聚集組成的台中在地劇團,搬演此劇付出心力甚多,同樣藉此劇拓展眼界與能力,具有永續經營的遠景與野心,證明台中雖無戲劇科系,暗藏市民心中的戲劇因子,與潛在的爆發力,可見台中民間自發之藝術力道。

位於台中市火車站後站的20號倉庫為一鐵道倉庫藝文再生空間,使用已經十餘年,場地規劃為藝術家創作場地並還有一處台中少有的實驗劇場,由於主要經營單位更迭,這個地方起起落落,實驗劇場的演出時有時無,期盼未來能更重視此空間對於台中人的意義,以及實驗劇場存在的重要性。

《貓脖子上的血》

演出|20%實驗劇坊
時間|2015/03/28 14:15
地點|台中20號倉庫藝術特區21A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