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因為詞彙的同質、語言的氾濫、服裝及舞台等西式符號的低效調度,反而將創作者本來要藉創作去呈現原住民「本來的樣子」,去社會大眾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變成了自我消費,去脈絡的奇觀化。(吳思鋒)
4月
10
2017
包裹在悲情與控訴之外的,是大量的笑聲和嘲諷,那些點中觀者笑穴的橋段,來自於演出者對語言正統的遊戲與挪移。令觀者感染上表演者如嘉年華會一般的狂歡氣氛,也目睹身為原住民族的演出者,不容被規訓的慾望,甚至逆勢歪斜正統的企圖。(盧宏文)
4月
06
2017
說母語的她於社會上宛如弱勢團體,最後在追尋自我過程中,才發現讓她重拾自我、建立自信,一直都是回憶中長輩的歌聲及臉龐;用親人作為題材情感投射十分具體。(陳信祥)
12月
02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