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專題
影視音
人物
我要投稿
註冊
|
登入
中文
|
EN
評論
全部
音樂
戲曲
戲劇
舞蹈
非特定
全部
音樂
戲曲
戲劇
舞蹈
非特定
篩選
欄目
全選
全不選
投稿評論
不和諧現場
深度觀點
當週評論
長度
全選
全不選
短評
專題
全選
全不選
專題撰文
套用條件
深入了解
簡麟懿
如低語般悄然《風》
在雙人、群舞等能量不斷的堆疊下,筆者認為《風》的輪廓已然成形,只不過那仍然是典雅而俊美的芭蕾之風,舞者與創作者的穩定都在觀賞者的意料之內,我們沿著戴鼎如鋪排的軌道,看見了許多飄逸和悄然而逝的美好,但卻未必能悄悄出走,看見不一樣的角度與面向。或許作品之中還需要更多的寂靜、空白與空氣感,隨後的舞步才能夠更加強烈?又或許是之前疫情與排練時間的影響,才導致不可避免的保留?筆者至此尚未能定論。(簡麟懿)
8月
19
2021
舞蹈
專案 2021
專案評論人
康士坦丁
戴鼎如
林育誠
王語薇
當週評論
簡麟懿
芭蕾
風
高雄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
黃筱哲
1554
深入了解
楊宜樺
各異又相互較勁的《風》
當擷取民俗文化之素材或靈感,經由創作者對於琵琶音樂語彙不同程度的熟稔與想像,轉化為琵琶作品之時,越加考驗演奏者的理解與詮釋能力。(楊宜樺)
9月
25
2019
音樂
Tanbur
劉德海
吳凡棋
國樂
孫晶
專案評論人
布農族
張譽馨
彈布爾
從斯堪地那維亞吹來的吼風
春蠶
曾慶蓉
林煒傑
林靖婷
楊宜樺
楊瑜
演奏廳
瀾滄春曉
王直
王範地
琵琶
琵琶雅集
當週評論
花腰甩腔
謝宜芯
謝文彬
賴秀綢
音樂藝術化
風
黃璿蓉
1717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