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在「策展」作為一個動詞,逐漸以流行符號般的姿態,進入表演藝術界,取代「藝術總監」、「導演」、「製作人」等名稱之際,我們應該期待什麼樣新的「表演策展」?
12月
05
2022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點子鞋》在 2022 年邁入第 19 屆,今年推出四位創作者的新作。從舞者和創作者名單看來,一波新人輩出的局勢更甚於以往。
1月
29
2022
在雙人、群舞等能量不斷的堆疊下,筆者認為《風》的輪廓已然成形,只不過那仍然是典雅而俊美的芭蕾之風,舞者與創作者的穩定都在觀賞者的意料之內,我們沿著戴鼎如鋪排的軌道,看見了許多飄逸和悄然而逝的美好,但卻未必能悄悄出走,看見不一樣的角度與面向。或許作品之中還需要更多的寂靜、空白與空氣感,隨後的舞步才能夠更加強烈?又或許是之前疫情與排練時間的影響,才導致不可避免的保留?筆者至此尚未能定論。(簡麟懿)
8月
19
2021
前三支作品(〈我虧欠你一生的快樂〉、〈配色〉、〈獨角〉)的配置,反映了《點子鞋》作為芭蕾展演實驗平台的適切性,但若要異於作品發表會的形式,最後一支壓軸的〈百態〉,則可謂自幕起的第一個八拍,就不凡地暗示了今晚絕不只是一個「發表平台」。(李貽峻)
1月
15
2020
芭蕾雖已是通行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但它畢竟是源自西方文化的產物,當〈Alone Together〉由同是東方的身體演譯時,兩組舞者的技巧與身形都不相上下,差別之處只在於微妙的個別詮釋風格。(戴君安)
1月
31
2019
編創團隊善於利用動作編排、道具、服飾顏色、燈光設計去凸顯部分典範化、並具有代表性的芭蕾動作,貫穿於舞作中,使得極富當代感的編創手法飄散著芭蕾韻味。(徐瑋瑩)
1月
22
2019
要強調芭蕾為核心的創作演出,最關鍵的是培養一批專業的芭蕾舞者,讓她們不論穿不穿硬鞋,舉手投足都散發著芭蕾氣息,而後,才能在此堅實的基礎上創新芭蕾或以芭蕾技術、美學為反思對象來「反芭蕾」。(徐瑋瑩)
2月
12
2018
由舞者拉出的平行紅線,在投影看起來像是跑道,且舞者是沒有辦法跨越到另一個跑道的,但從平視來看卻發現,低空爬行或者高處飛躍就能到達他方,平行線上的兩者不再沒有交集。(邱華廷)
8月
23
2017
戴鼎如本人的獨舞,她的表現頗令人驚豔,無論是狂亂的情感釋放,或是無奈的寂靜狀態,她的掌握都相當平穩,編創與表演兼具的未來成就十分可期。(戴君安)
2月
06
2017
整齣舞劇編排手法平鋪直述,演員與舞者似乎跟著劇本一句話一個動作平淡又白話的說著故事;三位主角分別飾演哪吒,多以武功動作為主,缺少角色詮釋,在武功與舞蹈間尚難拿捏得宜。其他芭蕾舞者與國劇演員更是壁壘分明互不相干,可見兩位編舞者並未充分溝通,最終拼湊出中西不協調的畫面。讓我帶著一臉的疑惑和遺憾離去!(梁瑞榮)
4月
1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