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平歷史的好用「文化」
4月
11
2024
《天王降臨多久川》,2022(僻室 House Peace提供/劉璧慈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83次瀏覽

文    汪俊彥(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哪些字在當代藝術書寫中看起來最具共識?哪個概念可以獲得現代國家的一致擁護?什麼字即便含糊不清但用起來正氣凜然?什麼東西在精神與靈魂的保守下,實則持續以物質自我生產(以及生產自我)?當我們談及當代藝術的各種創作時,每每也同時賦予創新、實驗的期待,藝術彷彿代表的是一套超越現況、不受陳規限制的力量;然而,另外有一套宛若鏡像相對的理念,則是某種美學的絕對狀態:它穩定而精確,能在更迭的時空中維繫純粹,後者往往以「文化」為名。

如同「種族」(race) 這個字的發明,在十六世紀前的歐洲,這個字從來沒有被用來指涉「某一群具有共同祖先或起源的人」,隨著以物質技術的開展為基礎的世界版圖重新劃分,一套以科學為名、中性而客觀為標榜的分類系統,成為接下來幾個世紀至今的準則,各種異質的生存樣態,也旋即被收攏、歸納至可透過辨識而判別的差異之中,「文化」(culture)則成為弭平前述這一整段特定歷史生產最好用的符號。也就是說,當我們輕易地將原先各種無法簡單化約的事件或狀態,進而以諸如文化差異與民族性來解釋時,在這裡,「文化」非但沒有幫助我們進一步察覺問題,反而重複指定了一條同樣的路徑,在原路回返之中,一再鞏固這一套認識論的限制/陷阱。

上述這種可以「辨識而判別」的方法,外顯於諸如膚色、體型等,內化則如語言、聲音、動作,無論俗如日常生活的實踐,或雅如精緻廟堂的操演展示,都可以透過這個方法,統整出對於「文化/藝術」的體認與掌握。換句話說,儘管分析過程中再多的討論,也往往以對於「文化」應有的表現歸結;這種以「文化」為前提的觀點,其訴求也會一再進入「雖然可以創新,但更重要在於提醒創作者與觀看者應該如何尊重文化,才算是理解美學」的套套邏輯。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在這裡,權力指的不是任何上對下、領導與命令,甚或是統治與壓迫、侵犯與歧視的關係,因為這種關係往往是最單一,也是最容易理解、最具說服力,也最能召喚的。相反地,權力更應該被視為無法掌握的、不斷流變的,而不能輕易指涉方向的。換句話說,自「文化」開始,一旦可以對於權力有新的想像,就等於重新具有分析的能力,進而提出評論的問題意識。

一組與「文化」共同生成的詞彙,對我來說,還有如:現代、當代、傳統、文明、自我、他者、主體、身分、在地等,或許我們不妨將這個列表繼續延伸至:西方/東方、歐洲/亞洲、國家/民族、中國/臺灣等。但這張彷彿無盡的表列,真真切切不是在於以所謂的去中心、解構、顛覆或多元,再一次歸類與切分表徵;恰恰相反地,如果去中心的方法,仍舊依賴既有的分類與認識工具,只是創造出嘗試以認同安置實踐的更多中心,也就重複弭平藝術實踐中的不平整與不可化約,最終一再呈現(其實更多的是欲望)出一幅對等而均衡的權力圖像。

晚清時期,兩種國族主義共同被當時提出來作為連繫人民的群體方法:「血緣」與「文化」。表面上看起來,前者依賴狹義而侷限的種族意識,後者則彷彿廣泛地包含了認同與精神。但批判地說,前者所謂的「血緣國族主義」從來不是真正透過全民「驗血」的實踐來確認,後者所謂的「文化國族主義」也其實無異於訴諸同一套對於收束身分與集體認同的權力論述。「文化」在現代性的治理中,成為最隱微又實則最為有效掩飾異議的方法。想想,當我們說出「你有沒有文化?」時,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