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的第三天,在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大風雨中,外圍環流讓觀演成為種挑戰,觀眾與表演者不畏風雨來到光復鄉的光復商工,參與活動本身即有其行為藝術的象徵意義,⋯⋯一場看似即興、卻又結構嚴謹的「行為藝術家的認同再思考」,似乎為本次國際行為藝術節做了一個批判性質濃厚、發人省思的總結。(張懿文)
10月
21
2021
《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的行為藝術演出,已經遠遠超越了「民眾劇場」的時代特質,藝術家們各自獨立的表演,已不再單單處理冷戰或是戒嚴的歷史,而是針對台灣當代的多元脈絡提出獨特地建言,在這些行為表演中,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友人不同文化背景的凝聚,彼此乘載著各自的傳統底蘊,和現代文明社會交織的迴響,透過行為藝術成為最好的表達媒介,開拓出一種多元發聲的台灣當代性。(張懿文)
7月
08
2020
這次的作品較為完整,也表現情感與詩性,但卻好像沒有陳孝齊以往行動藝術作品中,在街頭與人直接衝撞的企圖。⋯⋯沒有直接與藝術家正面交談的機會,也許觀眾會因為恰巧欣賞到一段前衛的表演而感到幸運?或是因為這樣超現實的情境,而深思其中的情感?(李敏如)
1月
08
2020
此作品是藉由集體編創的排演發展內容,片段式地呈現出演出者的學藝歷程、舞蹈身體經驗⋯⋯奠基在企圖融合視覺展覽形式的觀演概念上,這是筆者認為值得稱許的實驗精神,但同時也是作品完整度仍待加強的一大主因之一。(陳考齋)
1月
0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