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紅色青春》與其他白色恐怖戲劇作品不同的地方正在於,它清楚地交代了195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在「受難」前所發生的事。⋯⋯故事儘管是虛構的,但其實在歷史上「皆有所本」,主要的案件原型是1950年爆發的「台灣省工委郵電總支部案」。(張智琦)
12月
22
2021
參與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筆者能夠了解青少年的困境,也肯定劇團願意為之發聲,只是我懷疑這齣戲帶著參與式劇場的民主面具,手段已不清楚,更參雜太多說教意味,這是另一種「壓迫」。(程皖瑄)
7月
17
2019
露西亞與《尋找露西亞》劇中,以「教習劇場」為出發的論壇演員,表現的應是:行動與性格之間的「矛盾性」。這是演出後,值得提出的反思。因為,矛盾所產生的動能,讓劇場和論壇發生辯證關係時,以世界為中介,生產舞台與觀眾之間,從一塊衣被連結上百數千塊衣被,所形成的一塊表現出「露西亞們」結構性面貌的「百衲被」。(鍾喬)
5月
14
2019
誠實卻不暴力的呈現國家內部與國家之間,對勞動者的壓迫議題,扭轉目前論及東南亞移工議題多仍以台灣為主體作為論述的侷限,這齣戲故事是屬於移工的,訴求是屬於他們的,話語權是屬於他們的。(徐耀璇)
12月
28
2017
我是否可以期待,舞台上的新住民‭/‬移工並非止於一種角色的身分標記,一種政治正確或是異國情調化的展演,而是有著完整的生命與獨特的個性,徘徊在夢想與失望、選擇與無法選擇之間,與我們有所不同,但卻讓我們照見自己,甚至擴延「我們」的界限‭?(陳韻文)
12月
26
2017
論壇劇的主要功能並非是在讓觀眾看到體制翻轉後的困境化解,而是希望藉由觀眾實際採取行動之後,看到對於這議題更多的面向與可能性,進而推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反思原來是有哪些因素或阻礙導致這些社會困境的產生。(李宜漢)
11月
14
2012
所有在場觀眾,對派遣契約的適用範圍和勞基法相關規定其實所知有限,而劇組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進一步說明或解釋法令問題,以致於一涉及法理部分就形同虛談。(林乃文)
11月
0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