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三》所展現的,是一種雜草般的生命狀態,正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不管是基於客觀外在環境條件的反向思考,還是源於主觀潛在創作思想的反骨意識,有所警覺的與劇場生產線工廠保持安全距離。(黃佩蔚)
6月
13
2017
這三人的集體創作,事實上也是在面對身處個體化的社會,如何結成群體之艱難。謝幕說明了這一切如何艱難又如何必須?——他們並排站立,手緩緩升起,牽住彼此,然後彎腰致謝。當下的氣壓低如時間黏滯。我們都是被事件拋棄的人。(吳思鋒)
6月
07
2017
與其說是粗糙,不如說它們更像在其初始狀態,還未產生論述,還未與其他思想碰撞,待入口門關上了,劇場的魔力,雜訊的洪流進駐,這才形成了論述與思想,它是一個戲劇產生發酵的過程。(涂東寧)
6月
01
2017
「群眾運動」場景中,遭到警察驅離、壓制;演員演出極盡的嘶吼,是反抗運動;是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件,像雨後春筍般向立志當個積極好公民的青年們襲來的無限鎖,也是台灣目前走不出自己佈設的僵局的無限鎖。(陸慧綿)
5月
29
2017
 
舞台上僅有一台工地台車,簡約的架構,便是要觀眾特別關注於演員的肢體運用與能量傳達,全戲轉換流暢,毫無緊迫之感,在以劇情為主流的劇場生態裡,是目前難見而出色的表演形式。(曾達元)
5月
24
2017
羅揚  
充斥著大量的敘事拼貼,欲以隱晦的敘事角度來解構一場肢解的懸疑案件,以至於觀眾得在各個看似不相關的劇情片段中,必須抓緊若有似無/若即若離的細微線索,稍有不慎則線索似斷線風箏般隨風而去。(羅揚)
5月
23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