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交的天命往耳順之路──TSO大師系列《殷巴爾與角野隼斗》
6月
05
2024
殷巴爾與角野隼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3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殷巴爾掌舵,並邀請在蕭邦大賽獲獎、接連來台皆造成票房旋風的網紅鋼琴家角也隼斗聯手演出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搭配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來慶祝五十五週年團慶,這場音樂會無論是演出者、曲目都是一時之選,加上樂團團慶的好兆頭,啟售之後一票難求。

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樂團聲部間,尤其弦樂的高低音聲部音量略顯不平均,殷巴爾不羈地帶領樂團,讓每句樂句的收尾也顯得不夠完美,但木管與弦樂的音色卻有很好的融合搭配。角也的鋼琴獨奏進場之後,顯得樂團與獨奏相互襯托得有些尷尬有些硬,筆者也覺得鋼琴連續的八度高音,音樂並不能流暢地畫圓,樂團與獨奏家也沒能理想地貼合,筆者在現場,感受樂團成員給予音樂,總在指揮的指示與聆聽獨奏家之間猶豫,樂團與獨奏家再相互影響,使得音樂無法很自然地被呈現出來。而角也在呈現蕭邦漫長的樂句,尤其是如同花腔歌詠的小音符,更是顯得綁手綁腳,然而當角也隼斗單獨演奏沒有樂團,或是樂團單獨演奏時,音樂便能瞬間回歸流暢,頗為可惜。第二樂章巴松管的優秀的獨奏片段,令筆者印象深刻,聲部之間音色的融合度更高,彼此之間的歌唱性也有更好的表現,尤其在樂章末段的過門獨奏後,樂團鑽入其中,並完美收尾,讓舞台上能呈現出完美的音樂時刻。承襲了第二樂章的成功,角也也在第三樂章中表現了比先前更明顯的力度變化,整體的音樂呈現也更為灑脫。安可曲角也隼斗呈現了自己改編的生日快樂歌,角也在這人人皆曉的旋律上,展現了自己音樂處理的靈動與輝煌,並且在音樂張力與緊湊度皆有靈活的變化,音樂如同潮水,看似消退後的全速前進,讓聽眾毫不吝嗇地給予滿堂喝采。

誠實地說,筆者在台灣曾經刻意錯過數次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的演出,只因這部作品除了是作者心中最喜愛的交響作品之一,同時筆者是藉由柏林、維也納等天團的現場演出進入布魯克納的宇宙,深曉演出的指揮與樂團如果沒有將黑洞之門打開的能力,聽眾只會將這部神曲誤認為零碎冗長的窘作,這次是否要聆聽北市交的布魯克納,說實話也是猶豫許久,但好險演出並沒有讓筆者失望,甚至可以算是筆者聽過北市交最好的一次演出。


殷巴爾與角野隼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第一樂章開始不久,樂團便昭示了自己全開的火力可以有多少,下半場的音樂會團員幾乎沒有技術上的失誤,詮釋上殷巴爾整體採用偏快的速度來演繹,甚至有時聽起來已像是完全另一首曲子,當力度為強時,音樂一句接一句地聽起來非常緊湊,但當力度減弱,會覺得略少一絲方向感。而樂團音色上,整體非常相互融合,唯獨高低音銅管之間的比例仍不是最理想,並且有些直硬,低音銅管的起音與換音也不夠細膩(但世界上能要求奏出彈性音色的銅管樂手一直是鳳毛麟角),但下半場數處強音收尾,北市交甚至展現了幾分德國樂團的堂皇音色,讓筆者相當驚艷。

本應是透過同樣音型慢慢堆疊至高峰的第二樂章,在殷巴爾的飆車處理下,音樂因快速產生的緊湊感取代了緩慢下刻意演奏出的濃郁,但在成百上千次的累積之下,當鈸聲響起之時,筆者還是渾身雞皮疙瘩。第三樂章的詼諧曲對於筆者而言,樂團整體演奏稍微緊繃不自在,同一動機不斷出現,從單一聲部到全體,卻少了一些由小見大的過程。第四樂章弦樂展現了相當舒服的音色,木管與華格納號,皆有值得誇讚的表現,音樂也同樣保持高度的緊湊度,樂團也用漂亮且和諧的音色展現出燦爛的光彩結尾。

十年之前或許誰也沒想過,一位從歐洲邀請來的「馬勒專家」,會成為這個樂團的繼任總監、並且帶給台灣很完整的馬勒、布魯克納、蕭斯塔高維奇系列,筆者也見證了樂團在其中的成長與改變,然而樂團管理者也應持續保持遠見,思考再十年之後樂團該成為什麼樣子?誰可以來掌舵完成這項任務?雖然感受得出來現在北市交對於殷巴爾還是充滿服氣與期待,但一想起大師已經八十八歲高齡,先前也曾經有過不確定是否能繼續領導的紀錄,北市交思考下一步棋切實列為當務之急。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與角野隼斗》

演出|指揮:殷巴爾(Eliahu Inbal)、鋼琴:角野隼斗(Hayato Sumino)、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24/05/1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