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交的天命往耳順之路──TSO大師系列《殷巴爾與角野隼斗》
6月
05
2024
殷巴爾與角野隼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7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殷巴爾掌舵,並邀請在蕭邦大賽獲獎、接連來台皆造成票房旋風的網紅鋼琴家角也隼斗聯手演出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搭配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來慶祝五十五週年團慶,這場音樂會無論是演出者、曲目都是一時之選,加上樂團團慶的好兆頭,啟售之後一票難求。

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樂團聲部間,尤其弦樂的高低音聲部音量略顯不平均,殷巴爾不羈地帶領樂團,讓每句樂句的收尾也顯得不夠完美,但木管與弦樂的音色卻有很好的融合搭配。角也的鋼琴獨奏進場之後,顯得樂團與獨奏相互襯托得有些尷尬有些硬,筆者也覺得鋼琴連續的八度高音,音樂並不能流暢地畫圓,樂團與獨奏家也沒能理想地貼合,筆者在現場,感受樂團成員給予音樂,總在指揮的指示與聆聽獨奏家之間猶豫,樂團與獨奏家再相互影響,使得音樂無法很自然地被呈現出來。而角也在呈現蕭邦漫長的樂句,尤其是如同花腔歌詠的小音符,更是顯得綁手綁腳,然而當角也隼斗單獨演奏沒有樂團,或是樂團單獨演奏時,音樂便能瞬間回歸流暢,頗為可惜。第二樂章巴松管的優秀的獨奏片段,令筆者印象深刻,聲部之間音色的融合度更高,彼此之間的歌唱性也有更好的表現,尤其在樂章末段的過門獨奏後,樂團鑽入其中,並完美收尾,讓舞台上能呈現出完美的音樂時刻。承襲了第二樂章的成功,角也也在第三樂章中表現了比先前更明顯的力度變化,整體的音樂呈現也更為灑脫。安可曲角也隼斗呈現了自己改編的生日快樂歌,角也在這人人皆曉的旋律上,展現了自己音樂處理的靈動與輝煌,並且在音樂張力與緊湊度皆有靈活的變化,音樂如同潮水,看似消退後的全速前進,讓聽眾毫不吝嗇地給予滿堂喝采。

誠實地說,筆者在台灣曾經刻意錯過數次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的演出,只因這部作品除了是作者心中最喜愛的交響作品之一,同時筆者是藉由柏林、維也納等天團的現場演出進入布魯克納的宇宙,深曉演出的指揮與樂團如果沒有將黑洞之門打開的能力,聽眾只會將這部神曲誤認為零碎冗長的窘作,這次是否要聆聽北市交的布魯克納,說實話也是猶豫許久,但好險演出並沒有讓筆者失望,甚至可以算是筆者聽過北市交最好的一次演出。


殷巴爾與角野隼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第一樂章開始不久,樂團便昭示了自己全開的火力可以有多少,下半場的音樂會團員幾乎沒有技術上的失誤,詮釋上殷巴爾整體採用偏快的速度來演繹,甚至有時聽起來已像是完全另一首曲子,當力度為強時,音樂一句接一句地聽起來非常緊湊,但當力度減弱,會覺得略少一絲方向感。而樂團音色上,整體非常相互融合,唯獨高低音銅管之間的比例仍不是最理想,並且有些直硬,低音銅管的起音與換音也不夠細膩(但世界上能要求奏出彈性音色的銅管樂手一直是鳳毛麟角),但下半場數處強音收尾,北市交甚至展現了幾分德國樂團的堂皇音色,讓筆者相當驚艷。

本應是透過同樣音型慢慢堆疊至高峰的第二樂章,在殷巴爾的飆車處理下,音樂因快速產生的緊湊感取代了緩慢下刻意演奏出的濃郁,但在成百上千次的累積之下,當鈸聲響起之時,筆者還是渾身雞皮疙瘩。第三樂章的詼諧曲對於筆者而言,樂團整體演奏稍微緊繃不自在,同一動機不斷出現,從單一聲部到全體,卻少了一些由小見大的過程。第四樂章弦樂展現了相當舒服的音色,木管與華格納號,皆有值得誇讚的表現,音樂也同樣保持高度的緊湊度,樂團也用漂亮且和諧的音色展現出燦爛的光彩結尾。

十年之前或許誰也沒想過,一位從歐洲邀請來的「馬勒專家」,會成為這個樂團的繼任總監、並且帶給台灣很完整的馬勒、布魯克納、蕭斯塔高維奇系列,筆者也見證了樂團在其中的成長與改變,然而樂團管理者也應持續保持遠見,思考再十年之後樂團該成為什麼樣子?誰可以來掌舵完成這項任務?雖然感受得出來現在北市交對於殷巴爾還是充滿服氣與期待,但一想起大師已經八十八歲高齡,先前也曾經有過不確定是否能繼續領導的紀錄,北市交思考下一步棋切實列為當務之急。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與角野隼斗》

演出|指揮:殷巴爾(Eliahu Inbal)、鋼琴:角野隼斗(Hayato Sumino)、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24/05/1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若對照團隊宣稱的「讓故事不再凝止於船難時刻」,本作恰恰陷入另一種凝視困境:當所有藝術手段都服務於「重現」而非「重構」,當形式實驗壓倒敘事深度,歷史記憶反而被禁錮在當代劇場的美學裝置中。
5月
13
2025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