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以《靠近.荀貝格》為音樂會主題,直搗抽象美學的藝術精神,就是試圖拉近大家與荀貝格的距離,也指引觀眾「破門而入」荀貝格的音樂世界,而這場音樂會就像是一個「敲門磚」,讓抽象藝術散發出耐人尋味的迷人氣息。(劉馬利)
10月
12
2021
台灣的觀眾對於這些詩句或許少了翻譯便難以進入狀況,但這場音樂會石易巧亦透過自己的歌聲為這幾部作品著色,就算演唱的語言並非聽眾的母語,單獨欣賞其中聲樂技巧亦然有聽頭。(徐韻豐)
9月
16
2021
莫札特的這兩首鋼琴四重奏,可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讓聲響脈絡化,也賦予演奏家與聽眾用耳朵自由解構的餘地,能夠在這「微解封」時刻聆聽四位優秀演奏家再現這兩首經典之作,是在今年夏末時分,既純淨又豐盛的安慰。(劉馬利)
8月
27
2021
當然單單一場獨奏會本來就不可能完整地展開夜曲的全貌,重要的是顏華容看待、彈奏這些曲子的「態度」相當地健康,前頭提到的教育意義也正是在此:她似乎並無意要透過夜曲抒發個人的情感與審美觀(而像傅聰與白建宇便屬於這種類型),而是和觀眾平起平坐地一同思考,推敲曲子,讓這些音樂盡量如其所是地呈現。(顏采騰)
6月
09
2021
在「長笛主奏與合作鋼琴」的樂曲中以及作曲家特別指出「為長笛與鋼琴所作」的「雙主奏」中,體現出作曲家們在樂曲編排上的細膩巧思,也能夠在音樂中,呈現出其固有角色的特別之處⋯⋯(葉柏增)
2月
24
2021
比起如古樂大師史戴爾(Andreas Staier, 1955 -)那樣殫精竭慮地吸納時代風格與傳統、把曲子丟進一個由音樂學研究層層推擬出的過往時空,周善祥所做的反倒是直接將巴赫的作品攤在當代的光線之下,和作曲家平起平坐,甚至撒野式地在《郭德堡變奏曲》上盡興遊玩、激發他的演奏創意⋯⋯原曲雖只有三十段變奏、六十個段落,聽眾卻彷彿見識了一百二十個境況各異的風景。(顏采騰)
1月
22
2021
從近年臺灣箏樂專題音樂會來看,本場傳統曲目的比重是較高的,吸引古典愛樂迷親臨現場;超越經典詮釋相對困難,卻是年輕箏樂演奏者必須經歷的挑戰,必須兼顧右手運指觸絃及左手作韻特色,細膩演奏詮釋出各樂派的風格,才能得到樂界專家學者肯定其資質及能力。(葉娟礽)
8月
03
2020
《誤讀聲響》大部分的樂曲仍然多所著墨於跳脫原本演奏形式的聲響實驗,在樂音和噪音的衝撞和並置中探索樂器音色和演奏技巧的可能性。然而,如果誤讀的對象僅限於音色本身,是否「誤讀」的概念在此仍過於狹隘?(蔡孟凱)
7月
17
2019
在這場獨奏會中,觀眾在台下聽的不僅是聲音或音樂。樂器作為人的延伸,藉由樂器來傳遞演奏家自身所欲表達,而非單純詮釋他者。(邱思笛)
1月
23
2019
鋼琴奏出鐘鳴般的和弦,雙聲雙聲的響著,小提琴回應以高度緊密、緩慢的長弓奏出的長音,和弦與長音結合製造出的層層泛音,在空間中碰撞迴響,這一刻好似看見右上方正有面玫瑰窗,撒落七彩格紋的光芒,最後結束在一個靜謐神性的時刻。(林惟萱)
6月
21
2018
下半場的表現令人連呼嘖嘖,拉威爾奏鳴曲的三個樂章成功的征服了現場觀眾的心,這兩位音樂家除了更加的合作無間外,也溫柔的強化這首樂曲的不協調性來產生聲響上的對稱。(劉馬利)
4月
17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