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十二月
15
2022
300
十一月
10
2022
312
她喚女孩們來堆積木,然後忘了遊戲、在堆滿垃圾的箱子裏頭翻找自己也不確定要找什麼的什麼。老人與女孩們在《日落》之間不斷錯身的節奏距離,詩意又痛徹地表現出失智者與正常世界之間的時差。
十月
21
2022
249
雖成功讓馬偕「沒有現身,而更顯無所不在」,但同時卻也化作無可名狀的高大身影,從主角到歌隊都盲目追隨;然而《馬》又確實是一部成功的跨界製作,不僅僅是音樂的動聽細緻,更藉著各種元素的交匯撞擊,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欣賞體驗。
九月
24
2022
119
九月
14
2022
340
拉縴人的聖詠歌聲自兩側包廂流瀉,在一片帆布底下的FOCA表演者們逐漸站起,在微弱的燈光下彼此堆疊蠕動,那姿態猶如幼獸撐開羊膜、爬出產道一般,揭露了世界的誕生。(蔡孟凱)
九月
12
2022
430
八月
25
2022
325
「作為『偵探機器』的劇場,劇場本身就是最大的表演者」。《偵探學》實踐這句話的作法,是運用許多大型的升降機具、投影設備,以一種異於尋常的極近距離與觀眾互相交流、試探。(蔡孟凱)
八月
10
2022
291
最終《他》所呈現出的,無疑是創作者和藝術家在各種或虛或實的外在侷限下如何堅持創作、燃燒自身,一種跨越時空、古今無異的灑脫和浪漫。(蔡孟凱)
八月
03
2022
281
七月
25
2022
400
然而若我們把聽覺獨立於其他五感之外,這些跨領域的嘗試,是否真的成功地再造觀眾聆聽音樂和進入樂曲的方法,幫助音樂獲得更多元的可能或是更奇異的樣貌?(蔡孟凱)
七月
14
2022
1006
《蔥仔開花》無論是旋律平實的直敘韻白,或是具詠嘆調性質的抒情歌曲,皆展現了旋律與腔調的編織緊密,讓本土語言的聲腔之美,能以古典美聲為載體盡情地揮灑。(蔡孟凱)
七月
13
2022
520
黃立騰在曲目設計上,以不同時代的樂人匠心反覆爬梳琵琶音樂的獨特語彙,其理念其實十分「古典」。當我撥開《妖.野》炫目的視覺景觀,讓自己掉進眼前連通耳道的兔子洞,看見的仍是古老樂器的本來面貌——(蔡孟凱)
六月
25
2022
393
演奏家所展現的舞台魅力和豐沛能量,對於當代音樂特有的嚴肅性格起了很好的調和作用。而其解構器樂的再造過程,更是讓藝術意義上的「重造輪子」顯得如此浪漫不羈、綺想連篇⋯⋯(蔡孟凱)
六月
10
2022
639
四月
24
2022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