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不和諧創作・第二講 「從身體原鄉出發 ── 如何觀看原住民文化脈絡下的當代劇場創作」
10月
16
2015
TT不和諧對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1次瀏覽

創作X評論X觀察

多方交鋒・異聲共振

台灣原住民藝術發展經年,我們是否有能力建立和討論台灣原住民當代劇場史的問題?原住民編舞家在經歷當代舞蹈的訓練和洗禮之後,如何回看自身文化和身體處境?取材原民舞蹈步法或精神,他們如何從創作與自己、與觀眾對話?評論人又該從何基礎與框架去觀看、處理、詮釋相關創作和舞蹈現象?是否能從中期待一種身體美學?身體的原鄉也許在步法裡、也許在身分認同、也許在土地,也許在一個還未曾被深入討論、細膩思索的舞蹈領域。本次對講將從原住民編舞家的當代舞蹈創作,進行此主題的觀察、省思與切入,開展相關評論的可能。


日期:10/22(四),下午五點開講~晚上九點

(歡迎隨時入座、擦槍走火)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三樓排練場

(免費參加,現場備有茶水,歡迎自備環保杯)

線上報名:http://ppt.cc/6rNd6


與談名單

創作人:路之・瑪迪霖(蒂摩爾古薪舞集團長)、瓦旦・督喜(Tai身體劇場團長)

評論人: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吳思鋒(劇評人、柳春春劇社團長)

觀察人:莊國鑫(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團長)

主持人:紀慧玲(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

主辦單位:表演藝術評論台

合辦單位:牯嶺街小劇場


「TT不和諧對講」焦點座談由表演藝術評論台策劃希冀跳脫評論單向發聲,在各抒己見、雜聲異言中,開展思辯的深與廣每季一回,由評論、觀察、創作多方對話不求一致和解,為論述和創作打開天窗說亮話活絡議題/意見交流,創造聚焦/失焦形塑和諧/不和諧的公共討論空間。


延伸閱讀:

蒂摩爾古薪舞集團

網站

http://tjimur.weeb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jimur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E8%92%82%E6%91%A9%E7%88%BE%E5%8F%A4%E8%96%AA%E8%88%9E%E9%9B%86

影像連結

原民台〈排灣古調舞思念 蒂摩爾登國家劇院〉

http://titv.ipcf.org.tw/news-10357

〈前進愛丁堡藝穗節 表演團體踩街〉

http://titv.ipcf.org.tw/news-14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eB12Fo0TU

《Kavaluan的凝視》宣傳影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8PGfDnzDA

《umaq・烏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Csu5wZIlU

2012《kavulungan˙會呼吸的森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cULc1tSfc

2010《勇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cOfcMos_s

2009《舞動生命舞琉璃系列 首部曲 Kurakuraw、戀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fhyQl_OU8

Tai身體劇場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IBodyTheatre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tai%E8%BA%AB%E9%AB%94%E5%8A%87%E5%A0%B4

國議會線上誌

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556&id=558#

思鋒部落格〈瓦旦•督喜與Tai身體劇場--寫在《Tjakudaiy我愛你怎麼說 》演出之前〉

http://reader.roodo.com/oui0723/archives/26052022.html

〈在傳統與現代之中建構的「原住民劇場」〉

http://mypaper.pchome.com.tw/allen34/post/1326733374

原民台〈TAI身體劇場 舞說部落變遷衝擊〉

http://titv.ipcf.org.tw/news-9744

影像連結

http://titv.ipcf.org.tw/googleResult.jsp?search=TAI%E8%BA%AB%E9%AB%94%E5%8A%87%E5%A0%B4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TAI%E8%BA%AB%E9%AB%94%E5%8A%87%E5%A0%B4

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E%8A%E5%9C%8B%E9%91%AB%E5%8E%9F%E4%BD%8F%E6%B0%91%E8%88%9E%E8%B9%88%E5%AF%A6%E9%A9%97%E5%8A%87%E5%A0%B4-462443587124538/

舞出去的堅持-「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

https://www.flyingv.cc/story/64

講義雜誌-莊國鑫創辦原住民舞蹈實驗劇場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22/217438/web/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9546

影像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8%8E%8A%E5%9C%8B%E9%91%AB%E5%8E%9F%E4%BD%8F%E6%B0%91%E8%88%9E%E8%B9%88%E5%AF%A6%E9%A9%97%E5%8A%87%E5%A0%B4

布拉瑞陽舞團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E5%B8%83%E6%8B%89%E7%91%9E%E6%8F%9A%E8%88%9E%E5%9C%98

冉而山劇場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E5%86%89%E8%80%8C%E5%B1%B1%E5%8A%87%E5%A0%B4

《鄒先生》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9%84%92%E5%85%88%E7%94%9F-Tsou-393707830811903/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E9%84%92%E5%85%88%E7%94%9F%EF%BC%8Ctsou

金山高中《鄒先生》-在皇民化的刀口下,我們留到最後。

http://blog.udn.com/jabbar66/24264219

原舞者

評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tag=%E5%8E%9F%E8%88%9E%E8%80%85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簡單歸納財劃法的修法效果,即2026 年起,國家會將更多的總稅收分給地方政府,使中央政府可支配的稅收將縮減,地方政府分得的財源則相對增加。但國家總體資源沒有增加,理想上地方政府則必須承擔更多公共政策的責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要商討,隨著財劃法改動,中央有什麼公共任務必須移交由地方政府執行。而主計總處也指出,在中央政府不另闢財源的前提下,各部會預算將平均刪減 28%,以因應中央政府減少的收入。
9月
05
2025
補助的初衷,是要為文化公共價值撐出空間。但當它成了唯一的航道,便失去了讓創作自由航行的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另一種制度想像──一種願意長期共擔風險的補助機制、一種能讓藝術在市場之外存活的社會支持系統。
8月
29
2025
有別於ESG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在環境面引用各種檢測數值簡明易瞭的作為溝通渠道,文化藝術對外溝通時,需強調藝術以人為本的精神,著墨其所衍伸的價值和影響力,透過工具方法適度引導,讓參與者將藝文體驗當下的愉悅感、情感刺激或非自主性生理反應,體驗後的印象、反思和啟發等感受,以文字、圖像、聲音或肢體表達方式留下紀錄,刻畫記憶,創造共同回憶。從個人內在經驗的美感、幸福感和滿足感,轉化為企業理念認同、價值傳達、社群共識凝聚,進而促進公民參與、豐富社群生活和社會共榮,以表演藝術為媒介帶動企業永續發展。
8月
22
2025
於是,回到何以辨識一項行動或作品是打造還是拆解文化體制之敘事的問題,或許其中一個核心區辨在於:如何安置那些被遺忘的?又如何記得?
5月
05
2025
「在內部」,台灣小劇場「運動」如果遺缺左翼(視角),運動性必然可疑,除非保守與排除是藝術及人類世界的未來。
4月
28
2025
癥結在於:當舞台上出現任何對地下黨人物的簡化、矯飾或情感濫用,倘若僅是調動觀眾惻隱之情而缺乏思辨深度之際,是否就必然被視為背離左翼,並遭扣上「右派」或為統治集團宣傳等保守主義帽子?
4月
21
2025
小鎮日落時分,圍繞著一座被各種物料折疊過的山,兩位樂手從敲奏大鼓到鳴擊不同刻紋的磁磚。楊祖垚的《索弗洛尼亞素描》取材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中兩個半邊的城市,陳省聿則透過三頻道銀幕,回應與主旨有所呼應的自然/城市景觀——既是生機勃勃又是死氣沉沉,有的建設有的是毀壞,或是永恆塵埃落定或是隨時連根拔起。太陽墜下的最後一刻,倆人在大鼓上好不容易堆疊建立起聳高的積木,下一秒卻又在黑暗吞噬前被轟然推到落地。
3月
21
2025
看來《罪與罰》的文學身影在《內在的聲音》處處留跡,是後者在超驗上的對位法,包括神之有無,但我並不認為「界址創作」對imagine的懸欠得全然求助於文本探討或詮釋,反而這個字義的物質性才是,攸關如何將劇本的文字轉化劇場的重要「引子」(primer),因為幾乎所有的物質都跟它發生聯繫
3月
16
2025
源自於同樣的「àn身體」,以丹田為家的發力方式,劉俊德和劉昀卻展現了完全不同的動態感與協調性。這就更清楚說明林宜瑾長期鑽研的「àn身體」,實為原則性身體、是可以由舞者各自體現的概念性身體,但她並不企圖將此身體觀以「形」收束,像過去雲門的太極導引形象,或是無垢的躬身緩行。
3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