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動作術語與理論名詞的隔閡
4月
03
2024
舞劇《郵差2.0》排練中(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5次瀏覽

文    陳品秀(舞蹈評論人)

「動作術語」是我盡量不使用的字群。

舞蹈的抽象表現手法較難用文字描述,各種風格的「動作術語」便常成為描寫動作的方便門。然而,術語背後承載的專業知識,常反而成為一般觀眾閱讀的門檻。如果還需要用文句解釋術語的意思,疊床架屋,就離文章的主旨更遠了。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記得我曾經用過「阿拉伯姿」,來形容舞者單腳高高往後抬起的動作,自以為大家都懂。但這個詞的原文Arabesque,原本是用來形容伊斯蘭式的蔓藤花紋,捲曲、繁複的風格。如果不是舞蹈人,其實很難將它跟芭蕾舞專指「手臂前伸,單腳往後伸直並高高抬起」的高雅動作相連結。更何況,Arabesque在台灣出版的《舞蹈辭典》裡,就撰寫了11個詞條,分別定義「阿拉伯姿」的各種流派與動作變化。單用一個「阿拉伯姿」來形容,並不能更精確表達文章要傳達的意象。

光一個術語就已經有溝通的困難,代表舞蹈技巧派別的名詞所引發的認知偏差會更大。舉一個例子,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動作技法contraction and release。年輕時候不懂,就把contraction直譯為「收縮」。不只意思射偏,根本是箭掉地上了。

1974年,瑪莎.葛蘭姆舞團首次來台演出,是轟動藝壇的大事,連日大篇幅報導,介紹葛蘭姆的舞蹈藝術。報導中引述葛蘭姆介紹「她技巧中的最重要兩事:『縮』和『伸』」,「做一個人,每天都不能缺少伸與縮(呼吸),否則就不能活下去。」但這僅是概念的層面。【1】實際以身體實踐Contraction動作時,這個從外表看起來像是「吐氣縮腹」的動作:需要維持肩到骻兩點間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吐氣,同時使脊椎彎曲,讓身體如同拉撐的弓弦。動作的重點在讓身體出現飽滿的張力,與中文「收縮」的字面意思相差甚遠。

相較之下,戲劇大師俞大綱先生對葛蘭姆技巧的認識更深入精髓。當年他解析葛蘭姆的技巧時,特別注意到她對人體、醫學的理解。他在文章中寫道:葛蘭姆「使肢體延伸、屈曲時,張力與縮力達到最高程度;不違反生理,將人的體能發揮到極限。」短短幾行,不得不讓人佩服,這位謙稱自己「不是舞蹈專家,只是一個喜愛藝術的人」對舞蹈理解的透徹。【2】


還有一類跟「動作術語」相似的不使用字群,是來自學術的理論名詞。

理論名詞都有它所代表的思考脈絡。若要在評論文章中使用,需要仔細評估讀者對理論的理解程度,並在文章中加以說明這個理論與作品的適用關係,或為什麼非引用不可。倘若單單只寫出學術名詞而不加以說明,便是事先過濾讀者。尤其,翻譯名詞常是一般人沒聽過的創新詞語,還經常會使用「-」、「/」等符號,多半會讓讀者更有距離。

比方最近讀到一篇介紹當代視覺藝術與舞蹈跨域交會的文章,學到一個詞「展演性─編舞轉向」(performative-choreographic turn),用來表示視覺藝術加入現場表演的趨勢。僅管中譯已經盡量貼近原意,但若要在評論中引用這個觀點,仍需要進一步的解釋。

台灣劇場舞蹈的發展脈絡,原本就來自西方,動作術語或理論的引用與翻譯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上述的經驗讓我在使用這些語詞之前停筆,思考它的必要性;或如何不用這個詞也能傳達同樣的評論觀點?或用它,但同時審慎簡短地介紹這個字詞的概念。


注解

1、引句出自1974年8月30日,《中國時報》,〈葛蘭姆談舞蹈者  重視能力與才氣  不在乎膚色種族〉。

2、引句出自1974年10月9日,《中國時報》,〈我們從瑪莎葛蘭姆吸取些什麼?〉,俞大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