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解構愛的科幻浪漫《機器人情歌》
3月
20
2018
機器人情歌(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4次瀏覽
林穎宣(自由文字工作者)

加籍華裔的知名唱盤藝術家DJ Kids Koala,擁有刷碟、音樂製作、繪本作者、電影配樂作曲等多重身份,尤其以跨界、多元、風格獨具的音樂創作聞名。於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特別帶來結合劇場、電影、偶戲和現場音樂的實驗性作品:《機器人情歌》,以超現實的敘事手法,帶給台灣觀眾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影經驗。

節目改編自DJ無尾熊小子2003年出版的同名原創劇本,多達350頁的圖像小說,如同目睹一部電影躍然紙上。這一場場女孩與機器人的科幻愛情,特別邀請以《雲端情人》(Her)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K. K.巴瑞特的擔任影像導演。為能將繪本中的人物、場景如實呈現,整場節目約90分的演出,動員了包括操偶師、音樂家、DJ無尾熊小子本人等共15人團隊協力合製而成。40隻木偶、20個微型場景以及各種不同角度的艱難攝影技術。搭配阿菲亞拉弦樂團四重奏(The Afiara Quartet)的現場搭演奏,乍看有如電影音樂會的表演形式,但卻實為聚焦在一個微型劇場,轉以投影讓觀眾看見藏在魔鬼中的各個細節。《機器人情歌》涵括了鋼琴、弦樂現場演出、唱盤混音和鬼斧神工的操偶與場景,成功將繪本中的動人故事投影搬演上台,帶領觀眾們目睹、經驗一部電影的完成:從拍攝到剪接、從配樂到燈光,在這場實驗性的操偶演出之中,DJ無尾熊小子巧妙地解構了愛的方程式,用多元的角度,單純而直白地述說一個浪漫的故事、一份愛情,一切於是栩栩如生。

十年後從平面進化的《機器人情歌》劇場版,身為DJ,無尾熊小子為確實掌握現場氛圍、特別在開場前以賓果遊戲引領台下觀眾聚焦演出。每位觀眾手上皆有一張特別為節目設計,以繪本中出現的各種角色與圖像:如女主角Malorie、象徵未來的旅行機票,共25個圖像所拼成的nufonia bingo card,透過簡單的遊戲除了成功熱絡氣場,也讓觀眾同時「參與」了這場圖像式的預告。

《機器人情歌》演出中,由於操偶的掌握和攝影師運鏡的無法絕對精準,作為樂手和統籌角色,必須眼觀八方、適時調整速度、全憑靠默契和臨場反應保持作品的完整度和連貫性,因此每一場演出於團隊於觀眾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呈現,而不同的觀眾對故事劇情、安排的情緒起伏和反應,也為作品帶來全然不同的情歌樣貌。

身處於科技重度成癮的時代,近年以未來主義、愛上人工智慧為題的作品層出不窮,如電影《雲端情人》、著名系列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等,從心理學角度觀察,這些故事皆無獨有偶地緊扣關於重新自我接納、避免過度幻化現實與關係、生活的真正價值觀等重大嚴肅議題。在《機器人情歌》演出結束後,散場音樂令人驚喜地選播了美國知名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於首部執導電影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York)中所創作的主題曲Little Person,不禁讓人同時聯想起1999 年由同為導演擔任編劇的經典電影: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尤其劇中同為操偶師的主角身份,和《機器人情歌》的演出跨形式、跨情節、跨風格地巧妙呼應,兩相共鳴。總自詡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或許DJ無尾熊小子在創作故事最初原型的同時,也向編劇大師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致敬:作為一個電影人,透過跨界的藝術實驗演出形式,DJ無尾熊小子為自己譜寫出這首浪漫的機器人情歌,以影像、聲光與偶戲,精彩打造了一齣屬於數位時代的美麗童話。

《機器人情歌》

演出|DJ無尾熊小子、K. K.巴瑞特
時間|2018/03/16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菲亞拉弦樂四重奏與操偶師們一同合作的跨界演出,將此劇的音樂和場景音效全數都由現場即時性的演奏,當場景、環境氣氛的塑造,或是操偶師在操作木偶頭部轉動、手部擺動時,音樂和音效也隨之而來。(戴源宏)
3月
20
2018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