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之道—文化異化實踐下的地方再現
8月
07
2024
(編輯部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87次瀏覽

文    高千惠(藝評人)

沒有批判的歷史是惰性的;沒有歷史的批評是漫無目的的

——Hal Foster【1】

當代藝術評論暨藝術史者福斯特(Hal Foster),在他1985年出版的評論文集《重新編碼-藝術、景觀,文化政治》中,針對多元主義抬頭的「原始」(Primitive)之出現,替換了法農(Frantz Fanon)在1952年出版的《黑皮膚,白面具》一書標題,使用了「白皮膚,黑面具」一詞。【2】

在當代,重揭地方性與地方藝術,正面對了「黑皮膚,白面具」與「白皮膚,黑面具」的交叉視線。在不同必要與充分辯證的條件下,此狀態涉及了「地方」與「藝術」這兩個眾說紛云的邊界問題;其次,在「地方性」與「藝術性」上,面對了歷史唯心論與歷史唯物論的界定。之後,它進入了「以唯物史觀為名」,卻具「具菁英理念之實」的地方再啓蒙,藉地方性的文化異化之生產,試圖重寫政治正確下的地方史觀。

以下以矯正、矯情與矯飾下的地方文化再生產為視線,陳述「藝術的地方化」背後,如何以「菁英理念的史觀」面對或調理「群眾生活的環境」,以至於「當代藝術中的地方性」與「地方的當代藝術」在異化實踐中,被重新編碼與被重新建構。


《重新編碼-藝術、景觀,文化政治》書封

一、矯正-從藝術源起,思考地方藝術的形成

發生在地方的藝術,實際指的是地方生活文化。為藝術而藝術的「地方藝術」,在過去並不存在。

正如原民文物、歌舞、儀式等活動是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並不是以藝術之名而產出。屬於民間的「地方民俗事物」進入「非實用」的「審美」領域,出現所「地方藝術」的概念,或奠基於階級品味的擴張。

美國歷史唯物的社會學家范伯倫(Torsten Bunde Veblen,1857—1929)在《有閒階級論》一書,認為藝術文物被重視,乃來自「有閒階級」的活動—— 如戰爭掠奪、政治活動、運動比賽、學術研究和宗教工作等具有榮耀的事務。【3】過去的藝術史,恰恰附屬於這個階級世界。當常民開始有機會仿擬有閒階級品味,以及有閒階級下鄉搜刮民間文物之後,才有「地方藝術」的價值認知,並因成為人類社會學的研究材料而增值。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二、矯情-從文化進程,思考地方性的上下互動

「藝術的地方性」之強調,來自後設的理念,並需要上層的「啓蒙」或「覺醒」介入,而得以形塑。

近現代民眾藝術逐漸取代菁英藝術,大眾化與地方性成為新前導藝術的泉源,此皆蘊含著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交錯狀態。

雖然文化發展的觀念形態與實踐形態之間存在諸多具體的差異,但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競爭下,官方政府相信由地方文化實踐帶動的軟實力,可以與經濟、政治實踐相融,共同提昇族群發展。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互影響、滲透、交融下,遂有了官方認同的前衛形態之文化實踐。此認知下的觀念與實踐,多透過藝術作品、教育活動,文化產業、大眾傳播等模式,塑造出一地的文化內涵。以前衛實踐的自主性看,藝術應該是參與主體的自覺自願活動,具有非重複和預見式的創造性。然而,在資源者的鼓勵下,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乃朝向了具功利的美學形態、具政治使命的壯觀訴求,以及具形象集中的主題迎合。

「藝術為社會」的使命感下,在當代藝術介入社會或是參與式的文化行為,以及計劃型與合作型的文化行動模式,被視為具前衛色彩的文化實踐,旨在參與地方文化的再建構。然而,藝術文化界對「地方藝術」的創生想像,多接近將「過時的鄉野」與「現代的社會」接軌。然而,在「地方性」的藝術形式之轉進上,社區營造中的社區文化,包括了因遷徙而失去生活與日常儀式的共同核心。今日所謂的「在地性」,其實已失去了邊界。

是故,為轉型正義或矯正文化史觀的地方文化再生產,很難迴避刻意引發集體動情的矯情(over-emotional)表現。它必須是一種設計式的方案,甚至配合國家資源與論述力量去營造。這些來自理念式的計劃實踐,以非自然的啓蒙、誘導、互動等方式,想把「地方變好」。「地方性」成為流動的版圖,並以「創生」之名,有了脫胎換骨的正當性。而「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的文化實踐,也正如同「黑皮膚/白面具」與「白皮膚/黑面具」的互生,有了「無間之道」的共識。


(編輯部提供)

三、矯飾-從文化實踐,思考地方性的異化

地方性的異化,來自新文化實踐中,地方當代藝術的矯飾行動。而由理念主導的文化實踐,更透過重新編碼的行動,再現了地方性的異化景觀。

文化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與物質力量,離不開其實踐形態的認知。附屬於「地方知識」的收集,以及用來抵抗全球化與都會化統一尺度的「地方性」,遂進入一種矯正、矯情與矯飾下的異化實踐狀態。

人會在階級社會中被異化,在於不對等的控制和剝削之發生。對馬克思(Karl Marx)而言,「異化」指的是人的能力與類屬性,被直接地視為資本、科技、市場、歷史規律和神祇之類的對象。【4】而後,盧卡奇(Georg Lukács)在《歷史與階級意識》引述了馬克思《資本論》的部分章節,有了「物化」(reification)一詞。【5】盧卡奇的物化,指的是「商品的形式」烙印在人類的意識,自身的內涵與能力不再是人格中的有機部分,而是變成可以「擁有」與「放棄」的物品,人也被附屬於這個物化過程,成為這些功能成立的材料與力量。

在資本社會,所有人都會被異化;只是其可能表現出的症狀,取決於階級架構中的位置。而在自由民主社會,配合國家公共事務所出現的群策群力,一方面產生分化、干預與異化民間概念的社會力量;另一方面,也加強了藝術勞動的階級性。例如,藝術生產依附於上層,為不同機構單位效勞或肯定,出現了以經費、金額作為社會地位的依據。或是,當藝術創作試圖將日常事件化時,模糊的往往不是藝術與生活的邊界,而是藝術與生活的異化關係。而「由下往上」的文化實踐,也不代表地方庶民的生活活動,取代或平行了有閒階級的文化位置。

波蘭後現代主義理論家鮑曼(Zygmunt Bauman)認為,文化實踐形態會激發文化的內在矛盾。【6】作為實踐的文化,傾於將文化實踐置於社會總體實踐的位置。因此,文化既是失序的動力,也是秩序的工具;既有過去的因素,也具有是不朽的條件;它也兼具了創造性與規範性的矛盾框架。前述「被對象化」的「地方性」,其文化藝術生產即屬於這種另類的、非自然的創生模式。過程中,它必然要因設定的行動、方法或慣習強調,進行矯飾化(mannered)的再建構。

四、轉譯-對象化的「地方性」之再生產

當對象化、程式化的假定、虚擬、抽象概念形成「地方性」的邏輯認知,其錄製出的觀念化與視覺化之「地方性」,不可不謂為是一種異化下的文化生產。

儘管「文化實踐」一詞在當代成為氾濫的用語,但很少人意識到,無論是政府或民間啓動的「文化實踐」,都旨將「地方性」對象化。當「地方性」被對象化後,「地方文化實踐」活動本身,自然也極大可能進入「異化」狀態。

異化是一種客觀情況,根植於階級關係中。在今日,如果文化活動在於營造出某種維持控制的力量,那意味著這種將自己投入於社會結構、社會關係、商品、機制組織下的文化勞動,多具有「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ur)和「政治異化」(Political Alienation)之物化情境。【7】勞動異化,原指人類勞動以一種非自然的方式發生,當它轉變為統合社會的力量,將會隨著活動被物件化、對象化,並搖身一變地產生新形式,並且也因介入視覺文化史而再製出歷史。

此對象化的「地方性」錄製,形塑出了具目的性的矛盾文化實踐。在矯正、矯情與矯飾下,地方性的文化異化實踐下,已逐漸轉化成一種歷史性的、自然性的發展現實。透過採集與重組,地方文化機制以此來彰顯在地文化與群族意識;文化菁英有了新話語權的展演正當性。因為朝野上下層的衝突性降低,當代「地方性之再創與再生」亦打破了「黑皮膚,白面具」與「白皮膚,黑面具」的對立性。此「無間道式」的新地方藝術景觀生產,自然會進入地方史與藝術史裡,直到有更大的內部自我批評出現。


注解

1、原文History without critique is inert; criticism without history is aimless,Hal Foster,"Polemics, postmodernism, immersion, militarized space".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Volume 3,Interviewed by Marquard Smith,2004

2、參見Hal Foster,Recodings:Art,Spectacle,Cultural Politics,Chapter:The “Primitive”Unconsciouos of Modern Art,or White Skin Black Masks,P. 181-210,Bay Press, 1985

3、范伯倫在書中指出,有閒階級制度的初期分化中,凡是受到尊敬的業務,都可被歸到侵佔行為那一類;而那些必要的日常工作則不受尊敬。這種對工作的區別,如對僕役工作的慣性輕視和厭惡,至今仍極其頑強地存在於現代生活中。參見Thorstein Bande Voblen,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An E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中譯本《有閒階級論》,錢厚默譯,南海出版社,2007

4、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即承載著異化論的詳細論述。參見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Prometheus; First EnglishEdition,1988

5、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盧卡奇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於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的分析,描述的正是物化的過程。參見Georg Lukács,因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1923) ,English editoion,The MIT Press; MIT Press edition,1972

6、波蘭後現代主義理論家鮑曼(Zygmunt Bauman)在《作為實踐的文化》一書,曾把文化分為三種基本類型:作為概念的文化、作為結構的文化、作為實踐的文化。參見齊格蒙特‧鮑曼,作為實踐的文化,譯者鄭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勞動異化(Alienation of labor),是指被異化的勞動者與他自己的生產活動、勞動目標、生產過程分離。隨著流水線作業和分工,勞動者感到自己失去對自己從事勞動的控制的狀況。在政治學中,政治異化(Political alienation),是指此現象指選民的冷漠,公民個人對現行政治制度的疏遠感或排斥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