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之鄉的洄游藝術節——噶瑪蘭小戲節2023《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
10月
12
2023
歡迎來到旅遊勝地(2023噶瑪蘭小戲節提供/攝影王一樵)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60次瀏覽

文 楊禮榕(專案評論人)

豪華套裝輕旅行

「2023噶瑪蘭小戲節」總共包含一齣遊走式劇場匯演、四場校園戲劇工作坊、三場劇場推廣講座和青少年戲劇營。【1】筆者參加的是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以下簡稱《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演出場次是八月二十七日的10:00、13:00、16:00,一日三場,只有一天。林陸傑與拾陸製作的〈年少時光〉,是善用劇場敘事的魔術秀;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的〈知夢〉,是以app為媒介的數位科技漫遊劇場;石頭人製造劇團的〈歡迎來到旅遊勝地〉,則是有熱情導遊的雪隧巴士之戲劇演出。魔術秀、數位漫遊與戲劇演出,串接成了套裝行程。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化失敗為轉機的魔術少年

第一站的〈年少時光〉是林陸傑的單人魔術表演,地點在台階式的高臺上。觀眾近距離俯視表演的每個細節,渴望破解魔術的秘密。密封紙袋中自動破解的魔術方塊、少年賭神般滑順的撲克牌、表演者矇著眼睛卻能和觀眾一起完成棒球塗鴉畫等等魔術。有趣的是,這場魔術秀的戲劇文本,卻是表演者苦澀的青春回憶。喜歡圍棋,下圍棋卻總是輸;喜歡畫畫,卻畫的不怎麼樣。在飽嘗挫敗的迷惘青春後,才在高中遇到魔術,跌跌撞撞直到成為獨當一面的魔術師,並朝向拓展戲劇與魔術共融的創新領域。他盡力嘗試,面對失敗,將挫敗視為轉機,積極尋找下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這場尋找自我的單人魔術,以戲劇敘述結合青春苦澀和魔術技巧。以魔術方塊、撲克牌和棒球等青少年物件,建構出魔術少年在人生意義與魔術技藝上的雙重探索。


年少時光(2023噶瑪蘭小戲節提供/攝影翁得雋)


撿拾台灣記憶的大地漫遊

第二站 〈知夢〉是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以街區劇場APP「Urban baker」為圖像和聲音媒介的無人台語漫遊劇場。從主人翁與閻羅王的對話開始,逐步撿拾起因為失智症而失落的過往。夥伴藏身的神秘建物、躲避警察圍捕的籬笆樹叢、伐木專用的貨運鐵道、人生關卡般的鐵閘、必須喘息一會的板凳、隱身躲藏的拱橋下等等,被賦予故事性的園區角落。再以尋找外送員孫女的契機,把白色恐佈的歷史現場,連結回到當下時空。〈知夢〉透過全台語的聲音文本,將文化工場實際地景,結合白色恐佈雙面諜的複雜歷史與失智症的照護。透過消失的歷史與消失的記憶之雙重隱喻,以漫遊劇場的沈浸感,撿拾失落的台灣記憶。另外,從觀眾手環的顏色推測,〈知夢〉應該還有另外一條故事線。內容為何,令人好奇。


知夢(2023噶瑪蘭小戲節提供/攝影王一樵)


歡迎回家的徒步遊覽車

第三站〈歡迎來到旅遊勝地〉是石頭人製造劇團的雪隧巴士旅遊戲劇。在表演者的引導下,觀眾徒步走過紅燈停、綠燈行的雪隧,坐上隱形觀光遊覽車。在遊覽車卡拉ok的導遊歡唱中,遇見了長期往返宜蘭台北的每週回家少女,以及在追尋自我與家人期望中掙扎,不敢回家的離家少年。這場徒步巴士旅遊最有趣的地方,是充滿矛盾。號稱漂浮巴士,卻徒步而行、席地而坐。標題是歡迎光臨,內容卻滿滿是歸家路途。厭棄「宜蘭是台北後花園」之說,卻選擇旅遊作為戲劇主題。表演氣氛相當歡樂,潛在情緒卻充滿鄉愁的痛。而跑馬燈似的雪隧光景,則是滲透宜蘭青年們血液中,一體兩面的機會與孤獨。


歡迎來到旅遊勝地(2023噶瑪蘭小戲節提供/攝影王一樵)


旅人之鄉的創作者洄游

宜蘭是旅遊之鄉,也是旅人之鄉。宜蘭不只是旅行者愛去的地方,在資訊與文化資源的落差下,許多宜蘭青年長期過著宜蘭和台北的雙重生活,都是頻繁往返家鄉與他地的旅人。而觀光客讓他們的回家之路變得更壅塞、更漫長。

「2023噶瑪蘭小戲節」就是這批洄游的青年戲劇創作者行動力的具體展現。以「戲劇的自我賦權意義」為策展概念,進行展演、講座、工作坊到戲劇營等多種戲劇行動。以「寫給家鄉的情書」的核心精神,展現拓展宜蘭戲劇教育的企圖心,和以戲劇行動叩問社會的氣魄。而《蘭城漂浮巴士》更具體的展現,洄游創作者以兼具組織性和多元性的戲劇匯演,把自己和表演藝術,一起帶回家鄉落地生根的企圖心。

漫遊劇場的旅行樂趣

《蘭城漂浮巴士》是一場愉悅的旅行戲劇。首先,套裝旅行團的匯演模式,創造歡快的觀眾氛圍。其次,在暖陽的午後草地漫遊的觀戲方式,讓筆者獲得久違的放假閒散感。最欣賞的是,三齣戲的展演形式不同,在表現上也有各別的藝術價值。〈年少時光〉在近山、靠海與綠草的蘭陽暖風中,高臺、日照與風力等自然因素,似乎大幅提高魔術的難度。宛如有靈的撲克牌,一離手就失控亂飄。還好,表演者臉上波瀾不驚的自信笑容,有著小覷的魔力。

〈知夢〉作為撿拾台灣記憶的大地漫遊,只有聲音和圖像的數位表現,在觀眾體感上比較清淡。但是,在主題層面拉出從實景到想像,從宜蘭到台灣,從當下到近代史的跨度。讓整體匯演擁有跨域與跨時空的宏觀視野。〈歡迎來到旅遊勝地〉的徒步雪隧行,恰好與〈知夢〉相反。將鄉愁議題反覆深化、縝密思辯,挖掘出隱藏在日常的內在矛盾。〈年少時光〉的藝術家精神、〈知夢〉的數位應用與歷史視野,以及〈歡迎來到旅遊勝地〉的劇場性思辯。共同匯集出表現多元、議題深刻的特色漫遊劇場。

《2023噶瑪蘭小戲節〈歡迎來到旅遊勝地〉》

演出|石頭人製造劇團
時間|2023/08/27 13:00
地點|羅東文化工場

《2023噶瑪蘭小戲節〈年少時光〉》

演出|林陸傑、拾陸製作
時間|2023/08/27 13:00
地點|羅東文化工場

《2023噶瑪蘭小戲節〈知夢〉》

演出|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時間|2023/08/27 13:00
地點|羅東文化工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