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劇團,你究竟要開往何方?《關於一段季節的故事》
6月
06
2012
關於ㄧ段季節的故事(台東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2次瀏覽

演出:台東劇團

時間:2012/06/01 19:30

地點:台東表演藝術館黑盒子劇場

文 薛西

繼去年「後山戲劇節」第四週給新人的創作空間後,今年台東劇團再度策劃由九名新進團員(準確來說是八名,較資深的陳栩奕之所以列名其中,是被賦予領頭、穩定結構的作用)聯合進行以「季節」為題的接力式創作,而非主題、內容各表。

開始時鋪陳出海浪拍岸的拂曉時刻,每個人站在各自的cube上緩緩伸展肢體,靜心地迎接一日之計、一年四季的開端。較資深的團員陳栩奕負責第一節單人段落,從上舞台的左中右三點拉紅線至觀眾席,左右兩點以斜角方式交叉拉直,先行架構出交纏繚繞的俗常人生。接著進入春天的生機盎然、夏季的熱情澎湃,然後在春與夏的結束,陳栩奕再度出場,重覆說著「六年前,我們曾經聊天到聊凌晨四點」這句話,聲量由小至大,由緩和至驚恐,像是陷入了甚麼不願回想的往事,接著將手上的相片等懸掛至交纏的線上,其餘演員陸續跟進入場,懸掛相片、明信片、花圈等物件,於是這三條線便滿佈了指涉情感、記憶之蕭瑟寓意的展示物(秋季就以這樣的方式被描述),同時強調了線的空間調度意義。冬季和秋季一樣,未以明顯的方式被描述,而是交由兩位原住民團員,帶出族群文化傳承的意涵,並且邀請觀眾上台共舞,試圖表現生生不息,樂觀期待的力度。

這組接龍式的創作結構,形式發想雖然有趣,但就表現的結果而言,癥結叢生。從身體觀點看,只有頸部以上被運用,而那是為了要說出預設的台詞,陷於身體完全服膺於語言的狀態;但若改換角度,探究語言文本,過於重視修辭的語言從經驗新嫩的演員口中唸出又顯得極不自然,而這些語言看來也並非演員自行寫下,那麼使用這些語言的合理性便令人質疑。兩者加乘,讓整部演出趨近朗讀而非表演,顯見在演出的前端訓練是不充足的、不完整的。

去年11月我看完台東劇團在該團策辦的「後山戲劇節」,以三名創作新人的「SOLO獨角戲」為主題的作品時,曾寫下「作品對於社會現象的跟隨,接近,掌握,幾乎都是消失的。」以及「由於缺乏觀點的介入,較屬於描述性的故事,可是情節又有點流俗,手法上也未見特異,因此看是看了,卻難留下深刻印象。」的觀感。今年再看此作,問題仍然一樣。

劇場不只是如何說一個故事,更是表達(交流)價值觀的場所,在作品與創作者的各種價值觀之間有著本然的密切的關係。這幾年看台東劇團的作品,卻喪失與外界連結的力度,多半僅屬於個人心情的抒發。這樣的力度並非要求創作者必須對社會現實議題表態,而是走出封閉的自我,看看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惜在這次的演出,依然看不到這些。即便以「季節」的主題檢視,春天仍與新芽、出發;夏季仍與炎熱、熱血的平常印象連在一起,詮釋上未見新意,表現形式也過於單調。

我不知道曾發展出《後山煙塵錄》(1993)、《鋼鐵豐年祭》(1994)、《曹七巧》(2005)等備受好評的作品的台東劇團到底怎麼了?真的因為同時經營台東表演藝術館、台東鐵道藝術村、台東青年志工中心,以及各項專案(譬如「藝教於樂」、「藝術介入空間」等)的忙碌現實中被消耗殆盡,導致完全喪失「創作一個好作品」的能力與動力了嗎?做為一個在花蓮居住五年的人,我可以想像台東劇團在花東當代劇場環境薄弱的現世結構中的含辛茹苦、披荊斬棘,不過台東劇團可是經營超過20年的劇團,沒有道理一再做出基本功盡失的作品。

欸,台東劇團,你究竟要開往何方?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
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林真宇)
6月
30
2022
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林真宇)
6月
29
2022
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林真宇)
6月
08
2022
瓦旦試圖奠基在真實且當下的觀察之上,持續創生屬於自己的當代語彙。於是乎在瓦旦的作品中,我們似乎無須擔憂文化標籤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餘創作者的路將走得多遠,並且能走到何方而已。(簡麟懿)
4月
21
2022
除了少量的骨子老戲之外,更多的今人之作是一種現代議題的戲曲化表達,其內在的主題已經與老戲截然不同⋯⋯我並不認為「忠孝節義」的主題在今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價值本身與今日現實的媒合之處。(王逸如)
3月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