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視覺與聽覺《奧塞羅》
11月
20
2014
奧塞羅(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7次瀏覽
賴志光(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在職班)

2014/11/15 19:30

觀眾席的燈光剛暗下,在所有人都毫無預警的狀態下,「碰」的一聲嘎然巨響,瞬間鴉雀無聲;就在觀眾還驚魂未定之時,接著奧塞羅(Hans Kesting飾)與阿伊古(Roeland Fernhout飾)的裸體,再度刺激著臺灣觀眾的視覺神經。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Amsterdam)演出的《奧塞羅》,一開場就成功地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也預告著接下來的演出,將會持續地刺激觀眾的視覺與聽覺神經。

第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便是海上暴風雨的場景,導演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只用了工業用的大風扇,再加上幾塊藍色的布幔,就成功地製造了海上狂風暴雨的效果。轟轟的風扇聲,猶如狂風的呼嘯,伴隨而來的強勁風力,相信坐在前排的觀眾應該也可以隱約的感受到;而狂亂飛舞的藍色布幔,則如同海上的波濤洶湧般,任意地飄蕩著,最終受不了強勁的風力而落下,隨後出現的便是即將帶來悲劇的舞台。

接下來直接刺激觀眾視覺神經的便是演員間的互動。黛斯迪蒙娜(Hélène Devos)先是用腳踹了一下奧塞羅的下體,隨之雙手戲謔地捏了一下他的奶頭,再嫵媚地貼近愛人;而奧塞羅回以熊抱,將她直接抱起壓在地上,兩人開始熱吻了起來。這看似私密的親暱動作對於歐美國家或許習以為常,但對大多數的臺灣觀眾來說,相信是不小的震撼,深刻地刺激了觀眾的視覺神經。

伊阿古懷著恨意設計灌醉凱西奧(Robert de Hoog飾),並教唆士兵與凱西奧發生衝突,這一發不可收拾的混亂場合,以及下半場伊阿古派了個爪牙到酒吧殺了凱西奧的場面,導演只用了背景音樂:拳擊場的打鬥與觀眾呼叫聲和如雷貫耳的搖滾夜店音樂來表示;只用了環境的聲音,就完整個交代了整個事件發生的畫面,完全不需要額外的道具與多餘的演員,更不需要因此作舞台的更動。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聲音,便是代表奧塞羅對黛斯迪蒙娜不貞疑慮的加深:一個單純的低音,由遠而近、由小而大,以同樣的頻率出現,但每一次的力道都比上一次強,就有如奧塞羅的心跳,因著對妻子的疑慮加深而起伏漸大,不但大大地加強了戲劇的張力,更緊緊地牽動著觀眾的情緒。

最讓全場觀眾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最後在玻璃屋發生的事件:裸體的奧塞羅用枕頭悶死了同樣裸體的妻子。一個因憤怒和一個因掙扎而緊繃的身體,少了衣服的遮蔽,直接且強烈的表現出相異的兩種血脈賁張,加上急促的呼吸與呼叫聲,讓觀眾有參與命案現場的臨場感。在驚魂未定之時,伊阿古掐死愛蜜莉亞(Janni Goslinga飾)的部分,則因為後者因掙扎而踢打玻璃窗發出的聲響,讓人再次的感受施暴者的粗暴殘忍,以及受害者的垂死掙扎。到這邊就結束了嗎?不,導演最後趁勝追擊,奧塞羅將伊阿古的臉壓在玻璃窗上,扭斷他的脖子,鮮血就這樣在玻璃上流下;這就像把所有的觀眾的頭壓在玻璃窗的另一端,強迫觀眾觀看這血腥的一幕一樣,伊阿古瞪大的眼睛與觀眾四目相交,再次讓觀眾極度震撼、停止呼吸。

雖然導演只用了簡單的舞台和精簡的聲響,卻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且印象深刻的效果。除了挑戰臺灣觀眾的接受度,更直接地刺激了觀眾的視覺與聽覺神經,緊緊扣住觀眾的心,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奧塞羅》

演出|阿姆斯特丹劇團
時間|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私密、卻又四面透明的臥室,在舞台上始終是整齣戲的核心。最後一幕,死前的人緊抓著窗簾做最後的掙扎,如此地觀看視野將觀眾進入第四面牆,彷彿只是在隔壁人家一樣如此地貼近觀眾的生活。(郭靜美)
11月
21
2014
褪去衣物的妻子代表了其清白如純白色的床單,而褪去軍裝的先生,則代表了失去理性思考,著了魔,等到他重新著裝軍裝,才重新回到理性思考面,選擇畏罪自殺。「裸體弒妻」所代表的是除了是對觀眾的挑戰也是對社會輿論的宣戰。(陳美君)
11月
20
2014
導演與荷蘭籍摩洛哥裔劇作家重新翻譯了莎士比亞的劇作,強化了該劇種族歧視的環節,讓讓莎士比亞的文本在愛情、權力、種族間擺盪出經典外的另一章節。而舞台、燈光、音效的配搭,更豐富了這齣舞台劇的細膩質地。(彭待傳)
11月
19
2014
波瓦札的譯本非常明顯標示出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之間的對立:自911事件後全球發動的反恐戰爭,將回教、阿拉伯人、恐怖份子劃為一邊,所製造出來的仇恨、對峙、恐懼、殺戮,是導演與劇作家重新詮釋莎士比亞的原作,與現當代社會、政治、全球的局勢所做緊密的聯結,不言而喻。(葉根泉)
11月
18
2014
玻璃屋特地拉到距離觀眾非常近的舞台邊緣,讓觀眾更貼近也更清楚地觀看這個事件的發生,伴隨著黛斯迪蒙娜的尖叫求救與艾蜜莉亞僵硬、用盡全身力氣呼喊的身影,成功讓觀眾的心情持續性的緊繃並且到達極限,確信這件事正在我們眼前發生。(富于庭)
11月
17
2014
用裸裎的亞當夏娃探討純愛的可能與不可能;用軍服呈現權力和榮譽如何影響人的理智判斷;用透明玻璃暗示一切真相都被慾望所屏蔽。姿勢、服裝、場景、聲音,在精心的構思調度下,凸顯了這個劇本在大眾熟悉的嫉妒主題之外,豐富的延伸意涵。(鴻鴻)
11月
17
201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