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實,靈活與畸形之並存《異形不在場?!》
5月
15
2015
異形不在場?!(薛姝瑀 攝,陳考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2次瀏覽
詹慈恩(民眾,兼差族)

於萬華走過了八十年的市定古蹟——新富市場,在進入六〇年代後,因為不敵周邊其他新興市場競爭,而沒落了數十年,至今歷經一番維護修整,於古蹟再利用的工程開工前,辦了場歷史回顧展與系列活動《新富八十好歲食》,包納錄像裝置、座談、工作坊等元素。五月二日於開幕音樂會上,主辦邀請了幾組風格截然不同的表演者同台,欲重現新富市場累砌至今的人文、地景記憶,藉年輕的創作者們,為古蹟注進一股新鮮。表演依序為:李佩玲的跨域身體表演、萬華當地老松國小鼓隊、富鄉土意識的勞動服務,最後,則是配合了理化兄弟8-bit電玩音樂與影像的行為表演者陳考齋,用充滿當下感與高度現場互動的遊戲形式,演出了《異形不在場?!》,為整場活動畫上一記玄妙游移的問號。

音樂響起,舞台一片空白,不見兄弟二人,考齋隻身拎了幾個大行李箱上台,漫步舞台四處,隨機貼上沒有標明數字的「大減價」爆炸圖示,行李箱打開,個個裝了滿滿的紙鈔,最後立起 「請用錢,砸我」兩塊厚紙板標語後,考齋拉了把椅子坐下,現場幾個小孩見狀都瘋了,紛紛鼓譟起來隨即衝上台,所有紙鈔瞬間灑遍全場,而後,考齋開始抓起一把把鈔票往衣服裡塞,孩子們便也如法炮製,抓起一落落碎紙片又丟又灑,也往自己衣服裡猛塞,大叫大笑著放肆玩鬧,幾分鐘後,表演者和孩子都被紙鈔塞成了半鼓起的畸形,散落滿地的鈔票上印著「地球人民銀行」,旁邊是用表演者和毛澤東合成的頭像,正突兀詭譎發著笑,對上理化兄弟鮮豔歪斜的8-bit電音與視覺,形成一幅強烈錯象。

考齋身著西裝褲,白襯衫,象徵現代人的普遍形貌,對襯背後螢幕上,理化兄弟做的七八零年代極簡八位元方塊影像,各種卡通化且高速閃動、錯亂的佛祖、耶穌、政治人物、與外星人頭像輪番更迭,明明不在場的理化二人,卻強烈擊打現場,做著男孩式半認真半嬉鬧的諷問,回應舞台上考齋那些「人類」的肢體與行為,或許也能想成,是藏在宇宙後方的異形,對地球人搖頭嘆息又訕笑的象徵。然而,現場觀眾大多不熟悉這樣的元素與表演形態,見滿舞台亂跳撒錢的小孩又笑又發怔,一旁幾位家長帶著柔軟的姿態,卡在舞台與觀眾席之間,看似不確定台上的孩子是在搗亂,或是正在做「合宜」的表演參與,想想,不也正是我們面對生活與社會時應該擁有,卻鮮少發出的疑惑嗎?

考齋介在人類原型與完全變態之間的尷尬身體,似乎也顯出了我們被裹在這以金錢、以消費為邏輯的社會之下,那非人,也非物的原型,在新富市場即將改建再利用,進入下一階段的場景之中,也又點出了,我們面對台灣現有的「文化」環境,普遍擁有的希冀與難免存在的猶豫恐懼。古蹟獲得保存與延續的價值,是太令人雀躍的事,然而,或許我們都難以避免的,怕了。關於再現歷史遺跡、以新包裝去重製古老的記憶......這些,於現下的環境條件中,似乎勢必會與「文化創意」——這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詞連上一塊。現存的「文創」環境,令我們難有空間再做更寬闊的想像,年輕的創作者卡在維持生活(物質需求?)與個人意志之間,努力要在集團與土地之間錯出更彈性的空間,取得環境與自身創作的平衡,而集團亦有集團共有的問題,我們就這麼卡在種種為難之間,無處安穩棲身,也絲毫撤退不得。

或許,以「撒錢」作為方式有些直接強烈,卻也讓人不避諱地直視這現狀,考齋藉由鼓譟、混亂、不確定的表演形式,拐了彎做出叩問,試圖引起觀者的任何反應,孩子即席的介入造成一股親和又帶點古怪的爆炸,同時肯定了表演本身,也於現場創造出些微落差與疏離感,小孩效法表演者往自己衣服裡塞錢這舉動,令我們尷尬,抑或被提點到了什麼?

然而,一切也不能用大是大非,或純粹用善與惡去分別。包含在這表演內裡的,是對物質的矛盾,與對現狀的困惑,我們總是深陷不可能被追溯整合的歷史之中,也勢必得組織出一套方法作為繼續往前的力量,去到那無法預見的未來,在一定程度上順應環境,找到縫隙與現實做角力。表演最後,考齋脫了衣服,被紙鈔撐得鼓脹的身體瞬間化為肉體,一個飛身,俐落躍下椅子。這段從西裝畢挺,進而到畸形,最後蛻回人類原型的過程,便是個清晰的指明,我們該如何在種種不得不之間,做出適當的妥協與順應,演化成讓自己相對感到舒適的畸形存在,卻又保有那層「人」的靈活樣態,或許也是現下每個人都得面對的事了。

《異形不在場?!》

演出|理化兄弟feat.行為表演者陳考齋
時間|2015/5/2 19:30
地點|萬華新富市場 (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