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真好《許奈德鋼琴三重奏》
11月
29
2017
許奈德鋼琴三重奏(Sony Music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8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貝多芬音樂紮實的結構性,以鋼琴為聲響的中心,由絃樂不斷延伸,模仿、擴增、開展、堆疊,是不愠不火的二元對立,就在競奏、追逐、平行、交融裡,造就了貝多芬每個時期鋼琴三重奏創作上的不斷突破。

在十八世紀前半,鋼琴三重奏就是鋼琴獨奏的延伸,拓展了鋼琴音樂在聲響上的可能性,而小提琴與大提琴當時僅為鋼琴助奏的配角。但到了貝多芬的手中,他融合了海頓在鍵盤樂器上的表現力及莫札特在樂器之間的異中求同,產生出豐富的音色變化,因此在他的鋼琴三重奏作品中造就了室內樂藝術的最高峰。所以要將貝多芬的每一首鋼琴三重奏作品演奏到面面俱到,除了是個人技巧考驗外,更重要的是演奏家之間默契的一大挑戰。

許奈德鋼琴三重奏成立至今不過五年,已成為相當活躍的室內樂演奏團體,他們的舒伯特鋼琴三重奏專輯,也被譽為「新的指標性錄音」。他們年輕、勇於嚐試,對於音樂有獨到的見解。現場的觀眾雖量少但質精,適時的給予他們熱烈的回饋,而使得偌大的音樂廳增添了音樂與人的溫度,不再感到空洞冷清。今年是貝多芬逝世190週年,為國內的觀眾呈現貝多芬三首風格獨特的鋼琴三重奏,也可看出貝多芬從創作早期到成熟期的轉變過程。

雖然貝多芬在1798年所寫的作品第11號的《俚歌》絃樂的重要性早已大幅提升了,但貝多芬仍將音樂最核心的部份留給鋼琴,在鋼琴家許奈德的引導下,兩位絃樂演奏家楊克與尼分奈傑也與之呼應,整首曲子充滿豐富的生命力。

作品第70-1號的《鬼魂》是貝多芬中期的作品,創作於1808年。整體來看,貝多芬已將音樂的主導性更為平均的分配給三件樂器,不論是第一樂章活潑燦爛的快板,如同秋風掃落葉的激昂熱烈;在第二樂章的慢板裡,他們小心翼翼的處理每次出現的動機並不斷堆疊,產生的張力似乎是永無止盡的無限延伸。但細部探究,由於貝多芬加重了大提琴的「戲份」,所以大提琴的支撐力似乎還可再加強,有時還會影響到音準,尤其在慢板裡,絃樂與鋼琴雖仍舊為對比性的狀態,但大提琴常常與小提琴彼此呼應,兩件絃樂器的力度不宜有太多的落差,在整體的和聲的重心略感不足。

作品降B大調的《大公》,是貝多芬成熟期的作品,創作於1811年,在和諧與對比之間,交織出音樂的立體感,猶如「三國鼎立」般旗鼓相當。譬如在第二樂章的詼諧曲,大提琴家率先「舞出」以三拍子的連續三個級進上行的動機,並以突強長音迎接小提琴反向的主題,再以賦格的手法此起彼落持續前進,鋼琴再托起這個動機,不斷開展,貫穿全曲。他們的合作無間,看見每一個抑揚頓挫細微的處理,聽見異中求同音色的融合性。不論是第三樂章的主題與變奏,如歌唱般的行板,或第四樂章令人欣喜的快板,皆展現每位演奏家獨立的技巧性。在力度的拿捏、和聲節奏的律動與樂句的進行,皆明顯看出彼此的默契十足。

這三位來自瑞士的演奏家的整體演奏風格是含蓄細微的,精雕細琢於音樂的每個細節,他們減少了絃樂的揉音,讓音樂線條更為明晰,聲響更為清澈,用內斂的情感表現音樂的本質,完全不落窠臼。再次證明唯有懂得謙和的音樂家,他所表現的音樂的才能真正收放自如。筆者樂觀其成他們的演奏生涯,必能持續在音樂界擁有一片天,也衷心期盼他們下次來台時,國內的觀眾朋友能用票房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及支持。

《許奈德鋼琴三重奏》

演出|許奈德鋼琴三重奏(Oliver Schnyder Trio)
時間|2017/11/2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5月
1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